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善于表达的诗句

1.

1.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的《 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2.韩愈在《马说》中表达了对统治阶级不识人才的愤懑之情,写出几句你所了解的关于人才的语句:(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龚自珍 (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作者):李白3.我们所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包含深刻的哲理,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再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并写明作者.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王之焕 仅供参考.。

2.形容“一个人不善于语言表达”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一个人不善于语言表达”的诗句有:

1、宋 柳永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唐 李白 《三五七言》: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3、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4、唐 李商隐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5、元 徐再思《蟾宫曲·春情》: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6、宋 李冠 《蝶恋花·春暮》: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7、唐 陈陶《陇西行四首》: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8、唐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宋 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3.形容一个人不善于表白的诗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 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 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69锺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朱彝尊《高阳台》 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71多情只有。

4.形容孩子善于表达的句子

关于天真年华的经典句子 我会记得一些岁月,我们喜欢一件事,就能够勇敢而认真却花很多时间去做。

很多时候,只要喜欢就好,不去管它的结果怎样,做喜欢的事情就是幸福。 对我们好的人,我们也会加倍地对他们好,冷漠我们的人,我们也会一样的冷漠他们。

听过一句话,利益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但自己却不会和不喜欢的人一起。 讨厌就是讨厌,曾经冷漠我们的人,即使以后对方变好了,我们依旧会记得从前的冷漠。

喜欢就是喜欢,一直陪着我们的人,即使以后疏离了,也会一直记得曾经的我们。 有时候,一辈子都不愿意改变,有时候,对某一些地方,对某些人,会非常的留恋。

致那认真又天真的年华,认真是纯净的,天真是明媚的,或许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我们。

5.描写名人的诗句

杜甫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

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

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

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一)。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

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看到?车(即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今属甘肃)去。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

唐代,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接着出现的是李琎之。他于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

然而好景不长,开宝五载适之为李林甫排挤,罢相后,在家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却不免牢骚满腹,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旧唐书·李琎之传》)“衔杯乐圣称避贤”即化用李琎之诗句。“乐圣”即喜喝清酒,“避贤”,即不喝浊酒。

结合他罢相的事实看,“避贤”语意双关,有讽刺李林甫的意味。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精心描绘李琎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很耐人寻味。

三个显贵人物展现后,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

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

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韵味。接着写苏晋。

司马迁写《史记》擅长以矛盾冲突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杜甫也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以上五个次要人物展现后,中心人物隆重出场了。 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也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兴酣落笔摇五岳”(《江上吟》)。

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习以为常,不足为奇。

“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

“天子呼来不上船”,虽未必是事实,却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杜甫是李白的知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

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张旭。他“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杜臆》卷一)。

当时人称“草圣”。张旭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

他无视权贵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脱帽露顶王公前”,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不拘礼仪!它酣畅地表现了张旭狂放不羁,傲世独立的性格特征。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

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