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李白作品的诗句

一、有关李白的古诗词及感悟

引用自李白原著《秋浦歌》一首.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染上这秋霜的.秋浦,在今天安徽省贵池县西.公元753年李白游历到此,创作组诗《秋浦歌》,共十七首.上面的为第十五首.小小的读后感:李白,酒中仙,文豪,诗中圣者.这里仍然没有要补充的资料.《秋浦歌》同昨天的《静夜思》一样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作品.在曾经的传说中有人因为悲伤而一夜白发,诗里人不知道何时已满头白发,虽然没有一夜白发的沉痛,但是那三千丈的白头发,却比前者更夸张,愁意似乎也比前者更深更浓.这也是李白写诗的一个特点.夸张,甚至夸张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谁见过三千丈的头发?就算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也没有.但是就因为这样的修辞,诗人让人们明白了他心底的忧愁是那样深厚,可是又不会因为这样而使人觉得诗句全是在向人埋怨,这忧愁是诗人自己的,他不愿和读者分担,只是希望你了解罢了.可是文字天生就有影响力,不论作者如何胡言乱语,对看得人总会有影响,就算最后你觉得这个人写得东西根本不值一提,对他的文章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作者对你的影响(猜得,只能这样自圆其说了.).可能对忧愁这种情绪诗人也很发愁,所以有了“缘愁似个长”的说法.他心底在奇怪‘我的愁绪为什么那么深那么长呢’吧,连下一句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何处得秋霜”的进一步疑惑.这是一个承递的疑问,也是进一步表达心底的忧愁.或许因为篇幅的局限,古代名诗人中许多都在写诗的时候用递进的逻辑,读得古诗到了一定程度您就会发现.递进明显是一种精炼的写作方法.当然读者也许会说“缘愁似个长”根本不是一个疑问,可是我的古文知识里有关于“缘”字的一种说法,就是有 “缘”字的句子通常都会是疑问句,因此我作出了上面的结论.(况且这样理解好像更文学些.)读者明白了李白大诗人心里的忧愁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一样深一样浓烈就好,为什么非计较这忧愁如何表露呢?所以这一段您可以认为我完全是在乱讲,是牵强俯会而已.三千丈的白发没有,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哀乐,就算在家里也有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人生的常识.所以小女希望人们在过日子的时候别对着镜子发呆,也别像文学作品中的李白一样对着明镜问自己的白头发是从哪儿来的.您应该这样,即使生活让我们落泪了,我们也要在脸上绽开美丽的微笑,即使生活使我们忧心忡忡了,我们也要给别人真诚的温暖.可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我这个人就是看到电视剧里感人的场面也会潸然泪下,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呢?嘿嘿.。

二、李白古诗词14首

1、《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越中览古》

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1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三、李白的古诗20首

古风五十九首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 【上日下文】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其二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入紫微。

【虫带】【虫东】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其三 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 挥一作飞 ) 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

扬波喷云雷。 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

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其四 凤飞九千仞。

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

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

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

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

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 ( 首一作手 ) 羽驾灭去影。

飚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

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

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

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

长与韩众亲。 其五 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

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

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

( 启玉齿一作忽自哂 ) 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

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

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

永与世人别。 其六 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 固其然一作其固然 ) 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

【虫几】【歇欠换鸟】 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其七 五鹤西北来。

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

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

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

( 一作举首远望之) 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

寿与天齐倾。 ( 此诗另有一作 客有鹤上仙。

飞飞凌太清。 扬言碧云里。

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 飘然下倒影。

倏忽无留形。 遗我金光草。

服之四体轻。 将随赤松去。

对博坐蓬瀛。) 其八 咸阳二三月。

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

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

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

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

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

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

但为此辈嗤。 其九 庄周梦胡蝶。

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

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

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

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

( 故一作固 ) 营营何所求。 其十 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其十一 黄河走东溟。

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

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

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

年貌岂长在。 (年貌一作颜色 ) 吾当乘云螭。

吸景驻光彩。 ( 上二句一作 谁能学天飞。

吸景驻光彩。 ) 其十二 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

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

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

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

冥栖岩石间。 其十三 君平既弃世。

世亦弃君平。 观变穷太易。

探元化群生。 寂寞缀道论。

空帘闭幽情。 驺虞不虚来。

□□有时鸣。 【上狱下鸟】【上族下鸟】 安知天汉上。

白日悬高名。 海客去已久。

谁人测沈冥。 其十四 胡关饶风沙。

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

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

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

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

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

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

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

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

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

岂知关山苦。 ( 一本此下有 争锋徒死节。

秉钺皆庸竖。 战士死蒿莱。

将军获圭组。 四句 ) 李牧今不在。

边人饲豺虎。 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

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

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

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

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

千里独徘徊。 其十六 宝剑双蛟龙。

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

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

飞沉失相从。 风胡灭已久。

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

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

神物会当逢。 ( 当一作相 ) 其十七 金华牧羊儿。

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

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

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

( 蕊一作蕤 ) 可以炼精魄。 其十八 天津三月时。

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

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

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

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

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

( 西上阳一作上阳西 ) 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

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

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

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

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

清管随齐讴。 。

四、李白的代表作中著名诗句有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李白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早已不只是一个诗人那么简单。他变成一则如风的传奇,吹拂着我们,使我们拾不得睁开现实的眼睛。

念他的名字,四壁间便彷佛溢满酒香。 念他的名字,胸怀里便彷佛擂动着豪气的鼓。

念他的名字,尊贵的帝王御手调羹。 念他的名字,掌权的高傲奴才也为他脱革化。

低声,念他的名字,他们看见水月轻晃,连死亡也也因为他变得浪漫,柔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请暂且放下一些琐事,让我们同天上谪仙人——李白,共醉一场绝美不似人间的酒宴。

2.生平梗概: 李白(七0一~七六二),字太白,出生在碎叶(唐朝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今哈萨克境内),生于唐武后大足元年,卒于肃宗宝应元年,年六十二岁。大约五岁那年,李白随父迁居到蜀中的江油,年少;的李白博览群书,很快学会了写诗作文。

那时,苏 为益州长史,对李白的才华相当讶异,他说:「是子天才奇特,稍益以学,可比相如」。大约二十五岁,李白开始漫游蜀中的名胜古迹,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春,李白告别四川,沿长江而下,漫游各地,他说自己年轻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又曾在今湖北安陆住过相当长的时间,所谓「酒隐安陆」,在此期间,他既和友人元丹丘,元演在中原到处游览饮宴,更「学剑来山东」,寓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等会徂徕山,酣饮纵酒,号竹溪六逸。

可见其生活的一斑。李白的这段漫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他的许多诗都已充份显示他的艺术才华。

天宝初年,他应召八京,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玄宗对他很重视,让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诏诰。后来李白被高力士所谗,玄宗赐金让其还山,浮游四方,与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队伍,想协助他平乱,从来,肃宗忌之,杀李璘,李白因「从逆」被补,理当杀头,由于得到朝中大将郭子仪的营救,才免除死罪,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遇赦而还,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漫游。

这次漫游历时三年多,地点主要在今安徽省南部。相传他醉欲捞水中之月,因溺死。

3.代表著作: 春夜宴桃李园序:本文选自李太白集,虽名为序,但与序跋不同,应属杂记类古文。李白的散文虽然不多,但往往独辟蹊径,颇具特色。

春夜宴桃李园序写的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宴酒咏诗的寻常场景,但李白却下笔不凡,于诗情画意中别见一番豪迈之气。 文章开篇,既不写春,也不点宴,而是宕开一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两句整饰工丽的骈文,抒写天地之博大,光阴之永恒。「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写如梦之人生,面对着永恒的时空,不禁感叹起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以「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两句,将人们从悠悠的玄思拉入桃李芳园纵情欢娱的场景,召「群季」,集「俊秀」,把酒揽月,赏花咏诗,高谈畅饮之际,更当如惠连、康乐一般述志写情,一泄胸中奇才壮采。全文明快欢畅之音转为泪扬奔放。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诗人们任兴所趋,尽情地诉说自己生命的美丽、信心和渴望。

充满了对自我豪迈的肯定。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措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长相思: 『长相思』,乐府『杂曲歌辞』旧题。题意取自古诗:「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

五、李白都写过哪些诗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现在李白全集收录1010首

(6000-9000首那是陆游的成绩。)

一共1010首

李白全集

第一集(古诗五十九首)

第二集(乐府三十首)

第三集(乐府三十七首)

第四集(乐府四十四首)

第五集(乐府三十八首)

第六集(古近体诗二十八首)

第七集(古近体诗五十三首)

第八集(古近体诗四十三首)

第九集(古近体诗二十四首)

第十集(古近体诗三十二首)

第十一集(古近体诗二十五首)

第十二集(古近体诗二十五首)

第十三集(古近体诗二十六首)

第十四集(古近体诗三十四首)

第十五集(古近体诗二十一首)

第十六集(古近体诗四十四首)

第十七集(古近体诗三十三首)

第十八集(古近体诗三十二首)

第十九集(古近体诗六十首)

第二十集(古近体诗三十六首)

第二十一集(古近体诗五十八首)

第二十二集(古近体诗四十七首)

第二十三集(古近体诗六十三首)

第二十四集(古近体诗八十八首)

第二十五集(补遗三十首)

六、李白的古诗有哪些

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乐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五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七绝·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七绝·题北榭碑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五律·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词·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乐府·长门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七古·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七、李白的诗有那些,要经典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八、李白写的很著名的诗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