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激励的古诗词激励人的古诗词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 2.形容诗人的古诗词一、《赠孟浩然》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二、《梦李白》唐 杜甫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调张籍》唐 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七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翼,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3.【描写日的诗词古诗词一定要完整.】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 1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1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1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15.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 1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4.形容“很累”的诗句有哪些1、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出自清代林则徐的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意思是: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 他忍辱负重,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被发配到新疆伊犁。诗人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 这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逆来顺受,其实心底却埋藏着巨痛,细细咀嚼,似有万丈波澜。 2、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出自唐代元稹的《织妇词》。 意思是:织妇为什么忙呢,原来蚕种三卧之后就要老了。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为《乐府古题》十九首之一。 虽然属于“古题”,却合乎白居易对新乐府的要求。 即“首句标其目”,开宗明义;“其辞质而径”,见者易谕;“其事核而实”,采者传信;“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此诗以荆州首府江陵为背景,描写织妇被剥削被奴役的痛苦。 全篇仅一百一十字,却由于层次丰富,语言简练,显得义蕴深厚,十分耐读。 3、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溪居》。 意思是: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 诗歌表面是写在此生活的惬意自适,其实是强写欢愉,将被贬的郁愤之情隐晦写出。 4、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出自唐代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二》。 意思是: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梦李白二首》这两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 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 杜甫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两首诗。 5、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出自宋代谢枋得的《蚕妇吟》。 意思是:杜鹃鸟于四更时分啼彻窗外,唤醒养蚕妇人起身关照蚕宝宝们,担心着这几天桑叶不够影响了蚕宝宝吐丝结茧。 这首诗用以表达蚕妇之辛苦,将玉人和蚕妇置于同一时间内,因身份不同而苦乐不均的情况。 但评论亦认为和歌女对比起不到辛辣讽刺之效果,玉人歌舞并非自己纵情享乐,亦为身不由己。 诗人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 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扩展资料: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句,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 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 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