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在《春望》中借物来描写“国破”之伤感的诗句是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理解为:A、这两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B、这两句诗句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与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所以应该就是这句诗了.。 2.古诗名句国破山河在《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破的意思是沦陷的意思.“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因为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年纪老迈,杜甫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稀少了.烽火遍地,国都残破,家书不通,眼望面前一片荒凉的景物,使杜甫伤痛不已,不禁搔首踌躇.在搔首之际,竟发觉头发稀疏,几乎连簪也插不下了,这便是诗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句中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在国家动乱中的忧虑.。 3.形容家国破败的诗词【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家国破碎不得不提李后主——李煜,下面有几首他的词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望采纳,谢谢 4.有哪些诗词是描写国破人亡的1、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唐·汪遵《长城》) 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清·杨鸾)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清·赵翼) 2、关于二乔的典故,大家都知道的。曹操修铜雀台,曹植作《铜雀台赋》,中有“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的句子,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说曹操父子是侮辱东吴无人,要打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 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烧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回去锁在铜雀台了。 同时,一般怀古伤今的古诗都有托物言志的意味,“国破人亡在此朝”这句实属平淡,不但不能为全诗增色,反而还会使整首诗篇变为毫无特色的咏古诗,而“铜雀春深锁二乔”虽没有明写亡国之殇,但是就通过“铜雀台”和“二乔”写出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以警君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5.有关国破的古诗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杜牧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关于祖国的诗句有哪些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 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 刘禹锡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众鸟高飞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孤云独去闲.日出江花红胜火, 遥望洞庭山水翠,相看两不厌,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只有敬亭山.能不忆江南. 鹿柴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乌衣巷 王维 李 白 李 白 刘禹锡 空 山 不 见 人,日照香炉生紫烟,天门中断楚江开,朱雀桥边野草花, 但 闻 人 语 响.遥看瀑布挂前川.碧水东流至此回.乌衣巷口夕阳斜. 返 景 入 深 林,飞流直下三千尺,两岸青山相对出,旧时王谢堂前燕, 复 照 青 苔 上.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一片日边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7.形容报国的诗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8.关于国字的诗句《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兹字》 苏颋 肃肃金殿里,招贤固在兹。 锵锵石渠内,序拜亦同时。 宴锡欢谈道,文成贵说诗。 用儒今作相,敦学旧为师。 下际天光近,中来帝渥滋。 国朝良史载,能事日论思。 《郊庙歌辞61仪坤庙乐章61永和》徐彦伯 猗若清庙,肃肃荧荧。 国荐严祀,坤兴淑灵。 有几在室,有乐在庭。 临兹孝享,百禄惟宁。 《仪坤庙乐章61永和》 徐彦伯 猗若清庙,肃肃荧荧。 国荐严祀,坤兴淑灵。 有几在室,有乐在庭。 临兹孝享,百禄惟宁。 《比干墓》 徐彦伯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 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 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 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 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 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 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 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刃。 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 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 已矣竟剖心,哲妇亦同殉。 骊龙暴双骨,太岳摧孤仞。 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 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 驻罕歌淑灵,命徒封旅榇。 自尔衔幽酷,于嗟流景骏。 丘坟被宿莽,坛戺缘飞磷。 贞观戒北征,维皇念忠信。 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 代远恩更崇,身颓名益振。 帝词书乐石,国馔罗芳衅。 伟哉烈士图,奇英千古徇。 《中和乐九章61歌储宫第六》 卢照邻 波澄少海,景丽前星。 高禖诞圣,甲观升灵。 承规翠所,问寝瑶庭。 宗儒侧席,问道横经。 山宾皎皎,国胄青青。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