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风古韵古诗词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 ————《倾尽天下》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16、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月下花影,笑看世间情恨,红尘千丈,诉不尽繁花似锦。 18、铃悬檐下,檐为铃守,铃不知; 风动铃心,铃为风歌,风不解;世人谓, 无情最是如风过; 我谓,檐痴铃傻风何错! 19、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0、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21、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为情动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 22、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23、这世界上一旦完全沉寂时,也不知它是在悲哀,还是在伤情。 24、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25、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26、你离开的这个季节,没有忧伤。 只有无休止的思念在漫延疯长。 27、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28、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29、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30、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31、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32、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 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33、暮霞如烟,浮云千幻,石竹清音枫铃杳; 闲人庄生诗酒仙,借酒一杯任逍遥。 郢都布衣,孤风诗月,去留无意梅梅鸟; 栀子花开土花翠,秋塘寒玉雨荷老。 34、眼前很自然浮现了人生浮沉人世匆匆的迹象,转身以及默然,远山以及流水,红尘以及日记,斑驳以及回忆,都在水墨样的涂染中掩饰 了更多人世的尘缘。 35、北城别。回眸三生琥珀色.西城诀。 转身一世琉璃白。 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风吹沙吹成沙漠, 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长的打坐。 与我相遇,注定了你的上穷碧落下黄泉。 36、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37、独坐窗台对镜容颜沧桑,人扶醉月依墙 38、如果真的可以千里婵娟 那又何必与你千里思念 纵是风月千年,万里江山 也不及与你对视的瞬间。 39、谁会真正与谁望断天涯,红颜白发,又或者是沧海奇葩。 40、灯影浆声里 天犹寒 水犹寒 梦中丝竹轻唱 楼外楼 山外山 楼山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 雁字回首 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 41、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42、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43、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44、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45、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6、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47、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 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48、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49、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50、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51、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 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52、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 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53、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54、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55、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56、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57、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58、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 59、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 60、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 2.求一本讲解古诗韵古词韵详细的书名1、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 以上两本非常不错,都是出自该方面的大家之手。 推荐买书细细品。通俗一点的,觉得买两本多的话,就买《诗词曲律说解》吧,张福有著。 北方妇女儿童设的。500多页。 价格20多点。但是该书轻诗重词。 词律是重要部分,还有百多页的曲律。诗的讲解最少。 具体怎么买,就看你的需要了。词方面的,还有一《词林正韵》上古有影印版,这是专讲词韵的。 《词林正韵》为清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戈世其家学,尤擅倚声之业。 他弃官不做,以词学终老,所撰《词林正韵》为世所重,为清中叶以后词家奉为圭臬。此书从道光元年至光绪十七年五次刊印。 《词林正韵》,是词的创作一般所应遵守的韵书。其韵比《平水韵》宽,至南宋及以后,词韵有了一些变化,但经编订,清后词的写作用韵开始得到规范,《词林正韵》由于各种优势,成为主要的词的韵书。 3.求一本讲解古诗韵古词韵详细的书名1、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
以上两本非常不错,都是出自该方面的大家之手。推荐买书细细品。 通俗一点的,觉得买两本多的话,就买《诗词曲律说解》吧,张福有著。北方妇女儿童设的。500多页。价格20多点。但是该书轻诗重词。词律是重要部分,还有百多页的曲律。诗的讲解最少。 具体怎么买,就看你的需要了。 词方面的,还有一《词林正韵》上古有影印版,这是专讲词韵的。 《词林正韵》为清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戈世其家学,尤擅倚声之业。他弃官不做,以词学终老,所撰《词林正韵》为世所重,为清中叶以后词家奉为圭臬。此书从道光元年至光绪十七年五次刊印。 《词林正韵》,是词的创作一般所应遵守的韵书。其韵比《平水韵》宽,至南宋及以后,词韵有了一些变化,但经编订,清后词的写作用韵开始得到规范,《词林正韵》由于各种优势,成为主要的词的韵书。 4.诗词有哪些韵古代诗词用韵,不同时期有差别。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且至今仍在使用的,诗韵为《平水韵》,词韵用《词林正韵》。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原书已经遗失。后又经过多次修改,到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其平声部分包括:上平十五部、下平十五部。仄声部分包括:上声二十九部、去声三十部。入声十七部。 【词林正韵】是清人戈载编纂的一部词韵书,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他的分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作词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这就是他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戈氏所分的词韵十九部,事实上也是进一步归纳诗韵即“平水韵”而来。 【韵的定义】: 1、通韵:古体诗写作时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2、窄韵:某韵部的字数很少。(宽韵与窄韵意思相反,略去不提) 3、出韵:应该按词谱规定用韵时,诗词里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叫做出韵。 4、和韵:在唱和别人诗词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作诗叫和韵。 5、次韵:也称“步韵”,既用原诗词相同的韵字,且前后秩序都必须相同。 6、用韵:既使用别人原诗中相同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秩序。 7、依韵:既用与原诗词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8、抱韵:既首句与末句押韵,第二句与道第二句押韵,以此类推向中环抱的押韵方式。 9、偶韵:既逢偶句才押韵 10、随韵:既一呼一应进行转换的押韵方式,一般是上句定韵,下句随押。 11、排韵:既从地一句到全章甚至全篇,每句都押同一种韵。 【古诗、古词用韵的不同点】: 古诗的用韵与古词的用韵有一些不同。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体律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律诗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2、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3、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齐梁体”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词的用韵可以在词谱里查,填词时的用韵不象格律诗那样要求一韵到底,在词韵允许范围内可以选择其它韵部使用,这样的做法称为“通押”。通押的韵部也不是可以自由使用的,依然还是词韵中规定的部分。 诗韵、词韵和曲韵都有所不同,可以从网络搜索中找到,这是知识全是古诗词创作时的必备工具,如想写出一首合格合律的古典诗词,就不得不依靠它们才能做到准确无误。毕竟诗韵的内容太多,我们根本记不住,所以,打印出来放手边,或者是购买一本书籍,还是最佳选择。 5.咏物言志的古诗词1.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2.《感遇》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3.《杨柳枝》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原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后两句是:“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全诗是说,园中柳树,枝叶繁茂,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在和煦的春风中,柳枝绽出细叶,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然而,这婀娜多姿的垂柳,却生长在荒凉冷落背阳阴寒之地,无人光顾,落得终日寂寞。诗人所抒发的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含诗人身世的感慨。全诗明白晓畅,咏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着痕迹,描写生动,当时就“遍流京都”,足见艺术力量感人之深。 4.《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5.《水龙吟》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咏物词,当作于苏轼贬黄州时期。其间,诗人的好友章质夫有咏杨花词《水龙吟》一首,盛传一时,诗人因依原韵和了这首词寄去,并嘱“不以示人”。词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咏物和写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望采纳~ 6.有关韵味的 古诗词〔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青玉案 作者: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 碟恋花 作者:【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纳兰容若(要说韵味,当是容若."爱君闭底有烟霞,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个"人生若只如初见,,一个"当时只道是寻常."都是极有味道的词.安意如的书很好,用故事的形态讲诗词.建议去看) 越人歌 (无名氏·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知不知? (唐·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要说韵味,相思最有味,红豆为最.爱情,酸甜苦辣,人生百味,不抵相思.) 河水见清幽 桑树见消瘦, 南来又南去的燕子带走相思豆。 人约黄昏后, 是种懒散的自由, 想起红豆, 放下思愁, 面容会依旧? 谁到鹊桥东, 望眼越重楼? 几步徘徊是种情愿的等候, 谁在鹊桥东, 望眼看不够? 四步一停, 三步一走, 两步一抬头… 背起行装, 忘记重量,挽起了衣袖, 相思红豆依旧, 能否再住一宿… 放下竹篓, 端起水酒, 是醉了的温柔, 别把红豆带走, 怕你远走, 迟迟不肯回首… 娟秀的云鬓, 旧涩的长裙, 物是人迁, 不过几年, 谁在此留名。 修葺的屋顶, 是片闭日的白云。 可以忘我, 不能忘情, 梦寐的风景 !!!! 7.古诗词赏析100字 30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朝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阙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 喜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啼。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喜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苏轼《杭州牡丹》有“月明惊鹊未安枝”. 首句中“别枝”之意,一直众说纷纭。 8.30句经典古诗词`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水的诗 作者:舟英 在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洪流里 却不知一沟绝望的死水 亘古荒诞有自得其乐的鱼游 李白的黄河 苏轼的长江 闻一多的死水 源出戏弄的逻辑 因为是水就不怕水淹! 现代没有重涉女英的洞庭波 瑶姬巫山的雨水云 但还归了汉之广矣 不可方思的水阔 和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水远 以及水之悠 水之涣 《诗》的生命水! 流淌六朝的风韵 澄江静如练 余霞散成绮 水经唐代的鲜美 桃花流水鳜鱼肥 碧波,凝翠……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 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 只能 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的诗 没有跟随西方哲人重返苏格拉底哲学 没有创造荷马英雄史诗前神话 而有涟漪荡荡! 水本无源,无流,无出口; 诗有形,有韵! 即使如一沟死水也是 死水死了即再生的丰沛: 澎湃的流, 浩瀚的出海口! 9.“咏物言志”的古诗词有哪些1、《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宋·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3、《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4、《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