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是广义的诗歌的一种形式吗,唐宋词也算作是诗歌吗诗源于歌,如《诗经》里的诗,就是殷末周初,史官收集的各地民歌加以整理而得。 歌又源于劳动号子,节奏性极强。正因为如此,诗经及其以前的诗,多为四言体,亦有三言体,只是少见。 直到汉代,诗与歌几乎难以分家,汉乐府就是用来唱的,而非象律诗要吟咏。律诗出现于魏晋后期,成熟于唐初。 律诗出现以后,才有诗词分家。或者说,律诗游离于诗歌。 至于词,乃是诗歌之曲调被固定被格式化以后,才被所谓填词文人所宠。特别是词牌成为宫廷乐曲之后,填词艺唱成了“词人”与“妓女”(古之妓女乃卖艺人,非卖淫者,卖淫者古称之为“娼”)的专长。 词牌到宋代已有上千首,主要为古乐发展而成,西域传入的中亚民族的歌曲,还有一部分乃词人自创。词之所以盛于宋成熟于宋,与宋代统治阶级爱好歌舞辞赋有很大关系。 宋代词已开始在“句式”“字数”“韵脚”方面被固定乃至格式化、甚至被纳入了格律。随后,词便逐步演变成一种新体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长短句诗,只不过人们为了把它与律诗区别开来,仍称其曰“词”而已,词者,歌词之意也。 宋后词人漫漫的都不会唱词牌原曲了,尤其明清两代乃至现代词人则无一会哼词牌原曲的。只不过在照固定格式写长短句而已,故词在诗词中常被称为“长短句”。 2.元曲和宋词的不同点、相同点相同点:都是带韵的文体体裁,或者说是广义的词。 不同点:宋词严谨,里面要很仔细的去押韵,还要考虑字节,还有固定的格式。按现代人看来就是“死板”。有的词分阙,有上阙,中阙和下阙;而有的词就直接分为上下阙了。字数有规定。少于五十多个字的叫小阙,在五十和九十八之间的叫中阙,多于九十八个字的叫长阙。 唐诗主要分为无言诗和七言诗。这你应该懂吧? 元曲是元朝人在宋词的基础上形成了,句子更灵活,生活气息更浓重,更接近口语化的词。是元人在高压统治下,以民间生活和事情为主要描写对象有文学作品,为后来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