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语文古诗词试题

1.古诗文试卷越多越好内容要精华题目多

中学生古诗文比赛试卷 (部分) 2004-12-14 10:18:44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汉朝 B。

唐朝C。明朝 D。

清朝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A.元宵节 B。

端午节C。中秋节 D。

重阳节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A。《采桑子》B。

《天仙子》C。《生查子》D。

《鬼谷子》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A。荣誉 B。

盛装C。光阴 D。

女子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A。蓬莱、峨眉、方丈B。

蓬莱、方丈、瀛洲C。 瀛洲、峨眉、九华D。

峨眉、方丈、九华6.《书愤》的作者是:A。王维 B。

杨万里C。陆游 D。

杜甫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

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C。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D。

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A。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A。

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C。

安徽境内 D。 山东境内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A。

李商隐 B。秦观C。

周邦彦 D。元稹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A.风波 B.风雪C.风雨 D.风浪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A。

大海 B。渡口C。

湖泊 D。道路14.《狱中赠邹容》的作者是:A。

康有为 B。梁启超C。

章炳麟D。顾炎武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A。

《浣溪沙》B.《雨晴》C.《谒金门》D.《定风波》 1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A。 六一居士 B。

易安居士C。青莲居士 D。

东坡居士17.“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A。心有灵犀一点通B。

走马兰台类转蓬C。分曹射覆蜡灯红D。

画楼西畔桂堂东18.“莫谴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A。草地 B。

苔藓C。浮萍 D。

爬山虎1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中的最后一句是:A。断肠人在天涯B。

月是故乡明C。愁见河桥酒幔青D。

独怆然而涕下2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曹操 B。

周瑜C。诸葛亮 D。

刘备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 21.赠范晔诗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 )。

(柳花春叶梅)22.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窥看见望瞻)23.不见梅花陈与义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想得苍烟玉立,都()江上人家。

(长在开藏住)24.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危石,日色()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响撞咽轻轰)(暖照盖染冷)25.三台春曲许非 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雾()寒。

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晓清风轻淡) 26.渔歌子刘基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

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满船。(吹雪积落铺) 注:瓷瓯引满:斟满一瓷瓯酒。

瓷瓯,一种酒杯。睡觉:一觉醒来。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每题2分) 27.江上即事郭武绿水桥边酒家,白鸥沙上渔家。山前山后()雨,江北江南落花。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季节的字。) 28.农家六言杨万里插秧已盖田面,疏苗犹()水光。

白鸥飞处极浦,黄犊归时夕阳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动词。) 29.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颜色的字。) 30.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 (在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形容词。)

31.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请从三、四句中各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 鼠好夜窃粟。

有人置粟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

人教以术,乃以糠易粟,浮水面。 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 32.有人置粟与盎盎()33.鼠恣啮啮()34.人教以术术()35.乃以糠易易粟()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36.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37.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

2.小学古诗词选择题50道(附答案)

②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之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

20、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追述往事,说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颔联形象地抒发其关于世事人生的深沉慨叹,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也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对世事人生失去信心。

C、颈联叙写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处境。这两句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感染力极强。

D、尾联笔锋陡转,表达作者身陷绝境时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A、这首诗描绘山西村美丽富饶,村民淳朴好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之乐的向往。

B、三、四两句,隐含诗人受挫不馁的精神,有不断进取的意趣。 C、“箫鼓追随春社近”的意思是:农民击着鼓,奏着乐一队一队地走过,原来是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社日盛会。

D、这首诗写于诗人因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而被罢官回乡时,所以诗中含有悲观失意的情调。 2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长期遭贬谪的悲凉、愤懑的心情,同时又袒露出作者豁达豪放的襟怀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B、一、二句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置于巴楚这荒远凄凉的地方,已有二十三年了。 C、三、四句写作者借吹笛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回到家乡后衣着破烂的落魄情景。

D、五、六句作者虽以“沉舟”、“病树”自比,但不消沉,写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参考答案1、A 2、C 3、A 4、C 5、C 6、A 7、C 8、D 9、C 10、A 11、B 12、C 13、C 14、A 15、B 16、A 17、D 18、D 19、D,C 20、B 21、D 22、C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小学语文古诗归纳MouseHappy小学语文古诗归纳。

美图。7。

送别诗。8。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9。描写鸟的诗:10。

托物言志的诗:10。寓理的诗:11。

描写太阳的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3。

描写风的诗:14。描写花的诗:15。

描写雨的诗:16。描写树的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

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二)杨宇桐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二)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二)七、选择题1。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五、按要求写诗句。 (8分)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趣味填空。

古诗里的夏天tnj660630古诗里的夏天。“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这是诗人秦观在《三月晦日偶题》中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两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两句诗是赵师秀的《约客》里面的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句诗出自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望湖楼醉书五绝》。夏天在诗人的诗句里显得多么有韵味,多么优美啊!小升初古诗总复习NICO的图书馆。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来。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望洞庭(刘禹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忆江南(白居易)。

3.古诗文复习题精选答案

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描写夏天的诗:诗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秋天的诗:诗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冬天的诗: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中考50篇古诗文题目

新教材(七———九年级)七年级(下)黔之驴(柳宗元);黠鼠赋(苏轼);狼(蒲松龄);蝶恋花(伫倚危楼)(柳永);浣溪沙(一曲新词)(晏殊);采桑子(群芳过后)(欧阳修);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苏轼);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一剪梅(红藕香残)(李清照);论诗(其二)(赵翼);凉州词(王翰);题都城南庄(崔护)八年级(上)公输(《墨子》);两小儿辩日(《列子》);曹刿论战(《左传》)(第三段);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张元?郑?);诉衷情(当年万里)(陆游);丑奴儿·书

博山道中壁(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夜雨寄北(李商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横塘(范成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竹枝词(刘禹锡)八年级(下)活板(沈括);陈涉世家(司马迁)(第一段);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第二段);小石潭记(柳宗元);花非花(白居易);过零丁洋(文天祥);梅花绝句(陆游);早梅(张谓);蜀相(杜甫);步出夏门行(其二)(曹操)九年级(上)孔孟论学(前四则);勉学(颜之推)(第二段后半段);熟读精思(朱熹);黄生借书说(袁枚);问说(刘开);冷泉亭记(白居易);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朱熹);满江红(岳飞);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九年级(下)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出师表(诸葛亮);桃花源记(陶渊明);捕蛇者说(柳宗元)(第四段);登泰山记(姚鼐);木兰诗(《乐府诗集》);兰溪棹歌(戴叔伦);和《淮上遇便风》(苏舜钦);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5.【古诗文题目春1、《春》一文中,朱自清先生引用志南的诗句()来

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春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求助

首先,如果是炼字型的题(比如,那个字用的好了),分为三个步骤,先解释这个字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赏析来描摹画面,最后就分析诗句来表现的思想感情,如果分数在3,4分就可以不用分析感情然后就是如何分析诗词表现的诗人感情,注意诗的题目和注释,有时候会帮助你了解诗人所处的朝代历史背景和他的简介,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思乡,哀叹自身怀才不遇,时光易逝,前途渺茫,怀古伤今,题目不会出的太难,多注意诗人描写的意象,他们最拿手的就是借景抒情,诗人是含蓄的啊,接着就是表达效果的分析,就往描写方式和抒情手法上想,经常是借景抒情啊,绘声绘色,视觉听觉,动静结合,反衬,只要有历史就是用典,平时稍微注意一下答题的术语,什么幽静的环境,惆怅的爱国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