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绵》全文诗经·大雅——《绵》 绵绵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溪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 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 乃立冢土,戎丑攸行。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 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帨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2.求诗经《绵》原文的现代汉语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译文]绵延不断小瓜藤,好比人民开初生.自从杜水到沮漆,那是古公亶父兴.快乐快乐住窑洞,那时没有家和室.文王祖父是亶公,来建周朝来迁徙.循着漆水西边行,东行来到岐山下.改换娶妻姜氏女,速来考察建房屋.周原肥美又宽广,堇菜茂盛又甘甜.开始改易开始谋,改易相聚灼我龟.说是停留说等待,此地建房最吉祥.可以居住可逗留,可以帮助可保佑.可以划疆可治理,可立标准理田垄.从西到东分阡陌,周密改换把事理.召来司空管建筑,召来司徒行教化.要使众人立家室,准绳一定要正直.捆束木版来施工,建造大庙来遮护.铲土装筐人众多,计算声音闹轰轰.筑墙之声登登响,多次借刀来削墙.百堵高墙皆筑起,鼓声不胜筑墙声.可以立起大宫门,宫门高大又雄壮.可以立起宫正门,应门立起响铿锵.可以立起大土坛,众人相助把祭行.展现不断其怨恨,也不失对他问候.柞棫灌木已动摇,行道修通人喜悦.夷人已经跑远了,只有疲困倦喘息.虞芮两国对质成,文王疾行感他们.我唱已有疏通有归附,我唱归附有先亦有后.我唱远人有奔有来奏,我唱我们有御抗外侮.[题解]这是周人记述其祖先古公亶父事迹的诗.周民族的强大始于姬昌时,而基础的奠定由于古公亶父.本诗前八章写亶父迁国开基的功业,从迁歧、授田、筑室直写到驱逐混夷.末章写姬昌时代君明臣贤,能继承亶父的遗烈.。 3.诗经《绵》全文诗经·大雅——《绵》 绵绵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溪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 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 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 乃立应门,应门将将。 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 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混夷帨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4.诗经《绵》的写作背景这是周人记述其祖先古公亶父事迹的诗。 周民族的强大始于姬昌时,而基础的奠定由于古公亶父。本诗前八章写亶父迁国开基的功业,从迁歧、授田、筑室直写到驱逐混夷。 末章写姬昌时代君明臣贤,能继承亶父的遗烈。《大雅·緜》以热情洋溢的语言追述了周王族十三世祖古公亶父自邠迁岐,定居渭河平原,振兴周族的光荣业绩。 作为农业民族,土地是其根本。能否占有并支配广阔丰美的土地,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 周人历史上著名的五次迁徙,抛开社会政治、军事历史的因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肥沃丰饶土地的追求。方玉润云:“故地利之美者地足以王,是则《緜》诗之旨耳。” 5.诗经 绵蛮 翻译《小雅·鱼藻之什·绵蛮》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译文 毛茸茸的小黄鸟,栖息在那山坳中。道路漫长又遥远,我行道路多劳苦。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叫那随从的副车,让他做上拉他走。 毛茸茸的小黄鸟, 栖息在那山角落。哪里是怕徒步走,只怕太慢难走到。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叫那随从的副车,让他做上拉他走。 毛茸茸的小黄鸟, 栖息在那山丘旁。 哪里是怕徒步走, 只怕不能走到底。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叫那随从的副车,让他做上拉他走。 赏析 微贱的劳苦者在行役途中感叹自己命运的漂浮不定,怀疑自己有无能力坚持下去,盼望有一只援助只手来拉他一把,从而继续走着漫长而艰辛的行旅只路。 其实正可把这位劳苦者的境遇看作是我们的人生之旅的一个缩影,是我们人生之旅的真实写照。从生到死,是一个完整而漫长的过程。谁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谁不可能漂浮不定?谁不渴望有一只上帝之手拉自己一把?谁没有感到疲惫得即将倒下得时候?谁没有感到前途迷茫、找不倒出路得时候?谁没有痛不欲生、彻底绝望得时候?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几乎满世界都会听到各种各样得感叹。如果有谁说自己从未有过痛苦、悲哀、疲惫、绝望、彷徨、厌恶、烦闷 、畏惧、孤独、恐惧、战栗等等,那倒真是匪夷所思得怪事。只要我们孩未走到死亡得尽头,就不可能摆脱人生之旅上这一切真切得体验和内心得感悟。 6.诗经 绵 赏析从诗的内容上来看它是歌颂周朝开国建帮之后的一系列事迹,诗经里常出现这样的诗,用于大型庆典的雅歌。 可以透过这些来了解当时周朝的民风,政治思想,以及社会意识形态。诗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古公亶父迁居事迹,周人是古老的农业部落,兴起于今陕甘一带。 传说其始祖名弃,为姜姓有邰氏女姜嫄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号后稷。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 传至不毂,因夏政衰,失官而奔于戎、狄之间。其孙公刘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发展农耕,势力渐兴。 后又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因受薰鬻、戎狄的进攻,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周原土地肥美,宜于农作。 商代晚期,古公亶父在那里兴建城郭房屋,划分邑落,设立了官吏机构,国号为周。古公亶父后被周人追称太王。 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是为公季,后周人追称王季。周国势发展,季历同商朝属下的任姓挚氏通婚,加强了与商朝的关系。 商王武乙末年,季历入朝,武乙赐以土地及玉、马等物品。随后季历征伐西北部落鬼戎,俘获“十二翟(狄)王”。 可能是由于周的强大,引起同商朝的矛盾,季历终为商王所杀。季历之子昌继位,即周人追称的周文王。 文王曾与九侯(一作鬼侯)、鄂侯一起为商王纣的朝臣,九侯、鄂侯遭纣杀害,文王也被囚禁。他得释后向纣献洛河以西土地,请除炮烙酷刑,为纣所许,封为西伯。 诸侯多叛商归周。文王连续征伐犬戎、密须(在今甘肃灵台西)、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邗(在今河南沁阳西北),最后攻灭崇国(在今陕西长安西北),在其地沣水西岸兴造丰邑,迁都到那里。 文王时期,周已相当强大,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侯国。这首雅歌的前七段着重描写古公亶父在岐山南部的周原上规划田亩,建造宗庙宫室房屋的功绩,第八段则突然转述周文王继承先祖,威震四方,使虞芮两国对质而和解,确实是继承了古公亶父的思想和精神。 7.<翻译>诗经1、瓞(迭dié):小瓜。 诗人以瓜的绵延和多实比周民的兴盛。 2、土:读为“杜”,《汉书o地理志》引作“杜”,水名,在今陕西省麟游、武功两县。 武功县西南是故邰城所在地。邰是周始祖后稷之国。 “沮”、“漆”都是水名,又合称漆沮水。古漆沮水有二:一近今陕西邠(宾bīn)县,就是后稷的曾孙公刘迁住的地方;一近今陕西歧山,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太王迁住的地方。 以上二句是说周民初生之地是在杜水、沮水和漆水之间。 3、古公亶(胆dǎn)父:就是前注所说的太王。 古公是称号,犹言“故邠公”。亶父是名。 4、陶:窑灶。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 复、穴都是土室。这句是说居住土室,像窑灶的形状。 5、家室:犹言“宫室”。以上二句是说亶父初迁新土,居处简陋。 (本住豳地,因被狄人所侵迁到歧山。) 6、朝:早。 走:《玉篇》引作“趣”。趣马是驱马疾驰。 这句是说亶父在早晨驰马而来。 7、率:循。 浒:厓(牙yá,旧读yái)岸。 8、岐下:岐山之下。 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以上二句是说亶父循西来之水而到岐山下。 9、姜女:亶父之妃,姜氏。 10、胥:相,视。 “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 11、周:岐山下地名。 原:广平的土地。膴膴(武wǔ):肥沃。 12、堇(谨jǐn):植物名,野生,可以吃。饴(移yí):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 堇菜和荼菜都略带苦味,现在说虽堇、荼也味甜如饴,足见周原土质之美。 13、契:刻。 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龟甲先要钻凿,然后在钻凿出来的空处用火烧灼,看龟甲上的裂纹来断吉凶。 占卜的结果用文字简单记述,刻在甲上。契或指凿龟,也可能指刻记卜言。 14、曰止曰时:“止”言此地可以居住,“时”言此时可以动工,这就是占卜的结果。 15、乃:古文为“乃”。 慰:安。这句是说决定在此定居。 16、乃左乃右:这句是说定居之后又划定左右隙地的用途。 17、疆:画经界。 理:分条理。 18、宣:言导沟洫(续xù)泄水。 亩:言治田垄。 19、自西徂东:西东指周原之内,举西东以包南北。 徂(殂cú):始。 20、周:徧(遍的异体字)。 以上二句是说周原之内无人不担任工作。 21、司空:官名,营建的事属司空职掌。 22、司徒:官名,调配人力的事属司徒职掌。 23、缩:束。 版:筑墙夹土的板。载:读为“栽”。 缩版以载:言竖木以约束筑墙的板。 24、庙:供祖先的宫室。 翼翼:严正貌。 25、捄(揪jiū):聚土和盛土的动作。 陾陾(仍réng):众多。 26、度(夺duó):向版内填土。 薨薨(轰hōng):人声及倒土声。 27、筑:捣土。 登登:捣土声。 28、屡(楼lóu):古“娄”字,读同“偻”,隆高。 削屡是说将墙土隆高的地方削平。冯冯(凭píng):削土声。 29、鼛(皋gāo):大鼓名,长一丈二尺。敲鼓是为了使劳动着的人兴奋。 以上二句是说百堵之墙同时兴工,众声齐起,鼛鼓的声音反不能胜过了。 30、皋门:王都的郭门。 31、伉(抗kàng):高。 32、应门:王宫正门。 33、将将:尊严正肃之貌。 34、冢土:大社。 社是祭土神的坛。 35、戎:兵。 丑:众。攸:语助词。 这句是说兵众出动。出军必须先祭社,所以诗人将两件事连叙。 36、肆:故。殄(舔tiǎn):绝。 厥:其,指古公亶父。愠:怒。 37、陨(允yǔn):失。问:名声。 以上二句是说古公避狄而来未能尽绝愠怒,而混夷畏威逃遁,仍然保持声望。 38、柞(做zuò):植物名,橡栎之一种。 棫(域yù):白桵(蕊ruǐ),小木,丛生有刺。 39、行道:道路。 兑:通。以上二句言柞棫剪除而道路开通。 40、混夷:古种族名,西戎之一种,又作昆夷、串夷、畎(犬quǎn)夷、犬夷,也就是犬戎。駾(退tuì):奔突。 41、喙(惠huì):困极。以上二句言混夷逃遁而窘困。 42、虞:古国名,故虞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芮(瑞ruì):故芮城在今陕西省朝邑县南。 质:要求平断。成:犹“定”。 相传虞芮两国国君争田,久而不定,到周求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平断。入境后被周人礼让之风所惑,他们自动地相让起来,结果是将他们所争的田作为闲田,彼此都不要了。 43、蹶:动。生:读为“性”。 这句是说文王感动了虞芮国君礼让的天性。 44、予:周人自称。 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 疏附:宣布德泽使民亲附之臣。 45、先后:前后辅佐相导之臣。 46、奔奏: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 47、御侮:捍卫国家之臣。以上四句言在文王时代我周有这四种良臣。 [全文翻译] 拖拖拉拉,大瓜连小瓜,当初我们周族,杜水沮漆是老家。古公亶父,把山洞来挖,把地洞来打,那时候没把房子搭。 古公亶父,早晨赶着他的马,顺着西水岸,来到歧山下。和他的姜氏夫人,来找地方重安家。 周原土地真肥美,堇菜苦菜都像糖。大伙儿有了商量,神的主张刻在龟板上,说的是:“停下”、“立刻”,“就在这儿盖起房。” 住下来,心安稳,或左或右把地分,经营田亩划疆界,挖沟泄水修田塍。从西到东南到北,人人干活都有份。 (塍:音成chéng) 叫来了司空,叫来了司徒,吩咐他们造房。 8.诗经中含有“芊”的句子芊就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 ,如:芊蔚(草木茂盛的样子) ;或者指碧绿色,如:仰视山巅,肃何芊芊.——《文选·宋玉·高唐赋》. 诗经里 真没有 1、芊蔚何青青 唐 陈子昂 《感遇三十八首》 2、墙下草芊眠 唐 冯延巳 《喜迁莺·雾濛濛》 3、深林杂树空芊绵 唐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4、露湿草绵芊 唐 李白 《对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