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明代的

1.明清诗歌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约略可以分作四大时期、十个阶段:所谓先秦,是它的萌生与成熟时期。

经历了绵亘数千年的原始诗歌,只可称作前艺术;文明之幕拉开,约当夏商两代逾千年,诗歌仍处于萌生状态。直到殷周之际,以迄战国末期,才开拓出《诗经》与《楚辞》两条文化史路,成熟为真正的诗歌。

抵春秋战国早期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基本上形成了以华语为载体的华夏文化,涌现出儒、道、屈骚不同流派的诗歌美学意识。这样便奠定了中国诗歌流变史的光辉起点。

明清诗歌从明初开始至清末。“明清八大家”依次为明代刘基(明代开国文臣,道德文章第一)、归有光(唐宋派之旗帜,韩、欧阳之后继)、王世贞(后七子派巨子,饱学兼擅诗文),清代顾炎武(清代学术开山,古文雄厚无敌)、姚鼐(桐城文派代表,义理、考据、文章)、张惠言(阳湖文派领袖,经术辞赋俱工)、龚自珍(不立文派大家,震撼晚清文坛)、曾国藩(开创湘乡文派,拓宽桐城堂庑)。

此八大家的散文创作代表了明清不同时期、不同文派的最高水平,亦反映了明清两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丛书汇集了明清文派的各体佳作,也展现了明清散文的多元风格,足以开阔读者的眼界。

2.有哪些明朝的诗歌明朝的诗哈

〔明〕 程相 游少林寺 杖屦徒登礼少林,乱山佳气郁森阴。

松杉色露真如相,禽鸟声传梵国音。 可笑九年间面壁,却怜二祖与安心。

西来一曲调终古,白雪阳春和到今。 〔明〕 朱衡 宿少林寺 初祖开此地,香台空碧岑。

双泉湫德水,五叶散珠林。 钟定禅关夕,山寒宝塔阴。

空堂一片月,曾印折芦心。 〔明〕 黄晖 题钵盂峰二祖 涧响藤枝百折秋,万峰苍翠钵盂收。

轘辕鸟迹空山下,河洛龙光天下流。 石怒乱随狮子掷,塔灵高许雁王投。

眼看浩劫长如此,谁道真僧有去留。 〔明〕 李梦阳 少林寺 林深谷暝客子入,钟鸣叶落秋山空。

烟云细袅石涧底,峦岫乱积松窗中。 唐碑汉碣藓字剥,虎啼猿啸罗灯红。

独坐悠悠息尘想,少室影下月出东。 〔明〕 李梦阳 宿少林寺次韵 万山微暝一钟鸣,古寺深秋倦客情。

僧本折芦番面壁,人非骑鹤故吹笙。 寒催乱木风交响,白动虚岩月自生。

惭愧劳劳不成寐,丁丁卧听早樵声。 〔明〕 李昌祺 游少林寺 少林聂岧峣,有路达葱岭。

半生怀胜概,老乃践其境。 缁流远见迓,偏袒仍露顶。

升高纵遐观,颇觉痴缘屏。 蒲风翻卷帙,艾色侵衣领。

掇蔬僧具供,饮骑童汲井。 自拈清浮香,作礼蓺古鼎。

超超昔神师,顺寂同溟 。 而于片石上,留此不灭影。

竺夏虽异辙,皆贵能猛省。 寒崖许分坐,禅定毕余景。

〔明〕 黄洪宪 游二祖庵遇雨 迢递青山暮,崚嶒石磴斜。 孤云生杖履,细雨湿袈裟。

古井遇双柏,烟岚散五花。 何年辞轩冕,此地学丹砂。

〔明〕 黄洪宪 游达摩面壁洞 蹑屐上层岑,千峰带夕阴。 芙蓉青嶂合,芳草白云深。

洞回迷人径,坛空只梵音。 相看面壁处,聊足洗烦襟。

〔明〕 袁宏道 望嵩少 客程行尽太行山,又见嵩高紫翠间。 料得有人山上笑,红尘如海没朱颜。

〔明〕 周梦旸 登炼魔台眺望 二祖崖既奇,炼魔台益矫。 石磴上盘云,曲径羊肠绕。

扪萝陟其巅,身入星辰表。 四壁势削成,巉崖碍飞鸟。

把杯瞩远天,翻觉神州小。 黄河昆仑来,经过细入沼。

亦有伊洛流,茫茫一线渺。 西华与东岱,仿佛烟村杳。

中多白玉膏,服之轻且袅。 清晨如露溥,饮此世绝少。

我志爱餐霞,坐待天将晓。 〔明〕 俞安期 少室 嵩高中断并神邱,杖底泉开颍水流。

低度岚阴连太室,远分山色绕中州。 挂衣春树三花满,拥幔晴云舞彩浮。

遥傍星楼天半宿,少微永夜在峰头。 〔明〕 吴三乐 九日重游少林寺 少林佳丽地,乘兴又重游。

九日禅堂静,千年古洞幽。 群山苍翠合,孤峙白云浮。

故友黄花共,陶然一醉留。 〔明〕 公鼎 少林观僧比武歌 震旦藂林首嵩少,苾蒭千余尽英妙。

战胜何年辟法门,虎旅从兹参象教。 我度轘辕适中秋,晓憩招提到上头。

倏忽绀园变茇舍,缁徒挺立如貔貅。 袒裼攘臂贾余勇,抗声鼓锐风雷动。

蜂目斜视伏狙趋,距跃直前霜鹘竦。 迅若奔波下崩洪,轻若秋箨随轻风。

崖目高眶慑猛兽,伸爪奋翼腾游龙。 梭穿毂传相持久,穷猿臂接毚兔走。

李阳得闻下老拳,世随取偿逞毒手。 复有戈剑光陆离,挥霍撞击纷飙驰。

狮吼螺呜屋瓦震,洞胸斫胫争毫厘。 专门练习传流古,凭轼观之意欲舞。

自从武德迄当今,尔曹于国亦有补。 隅来初地听朝音,观兵何事在祗林。

棒唱岂是夹山意,掌击宁观黄蘖心。 彭泽载酒悃出赏,桂崖高梧对策爽。

一时佛渭散空华,庭音满院风泉响。 〔明〕 程绍 少林观武 暂憩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

刚强胜有降魔力,习惯轻挟搏虎能。 定乱策勋真证果,保邦靖世即传灯。

中天缓急无劳虑,忠义毗卢演大乘。 〔明〕 傅梅 游少室五峰 望洛峰 山头瞻洛水,滔滔日向东。

洛京兴废事,都在逝波中。 石笋峰 山形真似笋,谁赐以嘉名。

常作含苞色,不闻解箨声。 明月峰 山本无消长,月自有盈亏。

此中觅少趣,月明山静时。 紫霄峰 高峰连紫霄,转眄别昏晓。

因见日月流,方知天地小。 灵隐峰 有山无人隐,山灵转自骄。

我向山林语,山林亦市朝。 〔明〕 傅梅 过少林寺 二室漓岏一径通,少林寺在翠微中。

地从梁魏标灵异,僧自隋唐好武名。

3.明清诗歌有什么

1、明代:于谦

《除夜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释义:

请捎个信去告诉居住在远方的友人,眼前尽管天气寒冷,这点寒冷算不了什么,不必为它发愁。

春风已经吹来,离我们不远了,就在我们房屋的东头

2、明代:夏完淳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山河 一作:河山)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释义: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3、明代:唐寅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释义:

深闭房门听窗外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美好愉快的心情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

整日里都是眉头紧皱如黛峰耸起,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行走时想念您啊,坐着时也是想念您!

4、清代: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释义: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5、清代: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释义: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6、清代:郑燮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释义: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4.明代诗词 明代诗词有哪些 明代诗词有谁 明代的诗词

明代诗歌的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明初洪武、建文年间。明初诗人虽然有的已表现出模拟唐人的趋势,但基本上还能“各抒心得”,做到“隽旨名篇,自在流出”。

其中成就较大者是一些经历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诗人,刘基、高启最为著名。刘基以雄浑奔放见长,高启则以爽朗清逸取胜。

高启对诗歌的看法也较为全面,认为“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独庵集序》),做到体裁、内容、艺术的有机统一。

他主张创作应“兼师众长”,力争最后“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同前)。所以他的诗歌虽说“学无常师”,但还能自成一家。

这种诗歌对扭转元末纤弱萎靡的诗风起了良好作用。但面对明初文网渐密、文士动辄得祸的政治形势,许多诗人开始回避社会现实,更多地发出“位卑谏勿直,直谏君心疑”(杨基《感怀》)的个人感慨,抒写“世路剑关险”,“吾志在山林”(张羽《写怀》)的退隐情怀。

当时诗人除刘基、高启较有成绩外,像吴地诗人袁凯、杨基、张羽、徐贲,闽中诗人张以宁、林鸿,岭南诗人孙蕡,西江诗人刘崧,都是一定的创作特色。其时,诗人林鸿、高棅已以盛唐相号召。

长达百年之久的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实已朕兆于此。第二时期为永乐至天顺年间。

此时出现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歌。三杨均是台阁重臣,官高爵显,备受宠信。

所以他们的诗歌充溢着大量应制和颂圣之作。表面看来雍容华贵,实际内容极为贫乏。

明初诗歌还只是略有些不敢正视现实,而此时诗歌却是粉饰现实,点缀升平。明初诗歌尚能抒发心中磊落牢骚的情绪,而此时多数篇什是志满意得的无病呻吟。

艺术上也是平庸呆板,了无生气。这种诗歌几乎垄断了当时整个诗坛。

不为台阁体所困而显示自己创作个性的诗人只是少数,如于谦、郭登等人。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尚能透过升平景象看到社会明显的矛盾,对人民的悲惨命运有所同情。

第三时期为成化至正德年间。其时台阁体诗歌已为广大诗人所不满,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攻之于前,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反之于后。

李东阳论诗,推崇李白、杜甫,想以深厚雄浑之体,来替代啴缓冗沓的台阁体诗歌末流,他善长乐府,有些篇什笔力尚属雄健。但其论诗更多注意的是声调音节,认为“学者不先得唐调,未可遽为杜学也”,视此为开启诗歌奥秘的钥匙,实际上未免舍本逐末。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内容亦有“覃研不足”(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的贫乏症,调子实际上与台阁体诗歌相去不远。李东阳也是台阁重臣,周围有一批门生故旧学他的诗,如石珤、邵宝、顾清、罗玘、罗铎、何孟春等。

由于茶陵诗派在理论与创作上都存在弱点,所以并未能真正消除台阁体诗歌的影响。待到前七子崛然兴起,才完成了这个任务。

台阁体、茶陵诗派主要靠其首领官居极品而发生影响,前七子则主要以自己提出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而引起人们注意,故其影响范围较为广泛、深入。恰如胡应麟所说:“一时云合景从,名家不下数十”(同前),其中最著名的除李梦阳、何景明外,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他们重视民歌,认为“真诗乃在民间”(李梦阳《诗集自序》)。推崇汉魏、盛唐诗歌。

在他们看来,要创造兴象造拔、神意雄丽的作品,必须复古。他们所定目标有一定号召力,但是所指的创作途径却大有问题,李梦阳甚至认为复古就是临摹古帖,连何景明也大为反感。

何景明认为拟古应“领会精神”,“不仿形迹”,做到“达岸舍筏,以有求似”(《与李空同论诗书》)。前七子大多是在政治上敢于与大官僚、大宦官作斗争的人物,所以他们能够面对现实,写出如《元明官行》、《岁晏行》等讽世之作。

就在前七子复古运动大盛之际,江南有一批画家兼诗人,如沈周、文征明、唐寅、祝允明,作诗不事雕饰、自由挥洒。虽不免失之浅露,但其中亦有些生趣盎然、才情烂漫的诗歌。

第四时期为嘉靖、隆庆年间。嘉靖初,前七子复古运动中所暴露出来的模拟倾向日趋严重,“后生英秀,稍稍厌弃”(陈束《高子业集序》)。

当时诗人薛蕙与杨慎论诗时就认为:“近日作者,模拟蹈袭,致有拆洗少陵、生吞子美之谑。”(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所以,其时开始出现一些渐渐不满前七子诗风、尚能卓然自立的诗人,如“沈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的杨慎,“直举胸情,独妙闻雅”的高叔嗣,“温雅丽密,有王孟之风”的薛蕙,“才高一时”,“婉丽多讽”的王廷陈。

他们虽然不走前七子模拟汉魏盛唐的创作道路,但并未从生活中吸取诗歌营养,仍然是师法古人,只不过对象不同而已。加之他们在诗歌理论上没有什么建树,因此影响不大。

待到后七子再度兴起,诗必汉魏、盛唐的复古主义又统治了诗坛。后七子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吴国伦、梁有誉、徐中行。

他们当中最早提出论诗纲领的是谢榛。他主张出入于盛唐14家之中,兼取众长,自成一家,取径较宽。

但随着李攀龙首领地位的确立,他却将复古理论推向极端,甚至鼓吹“视古修辞,宁失诸理”(《送王元美序》)。所以。

5.明清诗歌有哪些

“明清八大家”依次为明代刘基(明代开国文臣,道德文章第一)、归有光(唐宋派之旗帜,韩、欧阳之后继)、王世贞(后七子派巨子,饱学兼擅诗文),清代顾炎武(清代学术开山,古文雄厚无敌)、姚鼐(桐城文派代表,义理、考据、文章)、张惠言(阳湖文派领袖,经术辞赋俱工)、龚自珍(不立文派大家,震撼晚清文坛)、曾国藩(开创湘乡文派,拓宽桐城堂庑)。

此八大家的散文创作代表了明清不同时期、不同文派的最高水平,亦反映了明清两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丛书汇集了明清文派的各体佳作,也展现了明清散文的多元风格,足以开阔读者的眼界。

你的问题实在是太过宽泛了,为你提供人名,希望可以帮助你自行选择所需要的诗歌作品。

6.明清诗歌哪些比较著名

明代刘基(1311-1375)《水龙吟》

于谦(1398——1457年)《咏石灰》

文征明(1470-1559)《满江红》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陈子龙(1608-1647)《诉衷情·春游》

王夫之(1619-1692)《摸鱼儿》

朱彝尊 (1629-1709)《高阳台》

王士祯(1634-1711)《浣溪沙 红桥》

纳兰性德 (1654-1685)《蝶恋花》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临江仙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鹧鸪天》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挪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上一篇
诗经总集
下一篇
殷在诗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