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提出,《诗·豳风·七月》有“正笔”,有《豳风·七月》 《豳风·七月》出自《诗经·国风·豳风》,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可能是西周初期的作品。全诗生动地描写了奴隶在一年中的劳动与生活,真实地反映也这一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清人方玉润认为诗中“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如是”(《诗经原始》卷八)。方玉润的意见为后代多数《诗经》研究者所接受,《七月》的作者可能是奴隶或熟悉奴隶生活的下层士人。全诗八章。一章为总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全诗结构完整,章法严谨,写作上又运用对比、烘托、渲染等手法,描绘出一幅奴隶社会的生活画图,突出地表现出诗人的驾驭古典诗歌艺术技巧方面所具有的杰出才情。 2.谁能提供一点诗经里描写死去情人的诗句《绿衣》 诗经·国风·邶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翻译: 绿色衣服,黄色衬里。把亡妻所作的衣服拿起来看,妻子活着时的情景永远不能忘记,悲伤也是永远无法停止。细心看着衣服上的一针一线,每一针都是妻子深切的爱。妻子从前的规劝,使我避免了过失。想到这些,悲伤再不能停止。天气寒冷之时,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妻子活着的时候,四季换衣都是妻子操心,妻子去世后,我还没有养成自己关心自己的习惯。萧瑟秋风侵袭,更勾起我失去贤妻的无限悲恸。只有妻子与自己心意相合,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对妻子的思念悲伤,都将无穷无尽的。 《谷风》、《击鼓》(是思念,但貌似没死。) 希望对你有用。 3.《诗经•采葛》赏析采葛 先秦 佚名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此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仿佛能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那发自心底的呼唤。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拨动千古之下读者的心弦,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审美价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其艺术感染力的奥妙在哪里?蒋立甫《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此诗“妙在语言悖理”,意思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怎能与“一日”等同呢?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4.《诗经》中最有名的战争诗是哪首1、《出车》 诗经·先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2、《何草不黄》 诗经·先秦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 3、《击鼓》 诗经·先秦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4、《渐渐之石》 诗经·先秦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5、《君子于役》 诗经·先秦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 6、《六月》 诗经·先秦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 7、《清人》 诗经·先秦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镳镳。 8、《小戎》 诗经·先秦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游环胁驱,阴靷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