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给你转载一篇论述,是专门讲“ 词之为体 要眇宜修 ”的: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1-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所以词就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因此,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的几句定义,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 要眇宜修 。 要眇宜修 出于《楚辞·九歌·湘君》,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的,里边有一句说,美要眇兮宜修 。所以是一种美,说这种美是一种 要眇宜修 的美。 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我们一般讲美学的时候,有壮美,有优美,有各种的美。要眇宜修 是什么美呢?《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王逸就说了 要眇 是 好貌 ,就是一种美好的样子。 什么叫做 宜修 呢? 修,饰也。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有修饰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洪兴祖的《楚辞补注》说 要眇宜修 是形容娥皇的容德之美 。关于湘君究竟是什么样的神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我们今天不是讲楚辞,所以我只能简单地这样说,洪兴祖以为写的是娥皇。你们都知道,娥皇、女英是舜的两个妻子。 舜死了,娥皇、女英哭泣,泪点洒在竹子上,成为斑竹;后来死了,成为湘水的神仙。这究竟是不是可靠,《楚辞》的湘君是不是娥皇,我们今天没有时间考证。 至少洪兴祖认为,要眇宜修 所写的美好,是一种女子的美丽,而且是从内在到外在。有些个人的美,只是外面的美丽。 那天我路遇一个年轻的女子,穿着非常美丽的整齐的衣服,带着两个耳环,很漂亮。可是,不晓得什么人碰了她,还是得罪了她,她扭回头来破口大骂。 所以这个美,他说是 容德之美,是内在与外在统一结合起来的一种美。《楚辞·远游》 神要眇以淫放 ,洪兴祖的注解上又说了 要眇 是 精微貌 。 我们如果把《楚辞》里边两处要眇的字出现的注解结合起来看,我们就知道所谓 要眇宜修 的美,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的最幽微的,而且是带有装饰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就是有这样的一种美。 那么,词为什么就有这种美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个是形式上的原因,一个是内容上的原因。形式上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当然都知道,古今中外的诗歌,一般说起来诗歌是一种美文,所以一般总是应该有一种节奏韵律的感觉。 我们中国的诗,我们说是古近体诗,当然是有一种平仄的格律,西方也有各种押韵的形式。虽然有人写一种散文的诗,它是不要这种死板的韵律,但也要有一种自然的音律的美才是。 总之,诗歌是美文,是应该有一种节奏韵律的美的。中国的诗歌,当然《诗经》在早期,那个时候本来没有固定的形式,没有人说你要写诗非要怎么样的平仄,几个字一句,没有限制。 《诗经》自然而然形成的,大多数是四个字一句的,形成这种形式,是出于(中国文字的特色与)我们人类生理上的一种自然的情形。因为诗歌要有节奏韵律,一个字两个字,上耶,它没有一个韵律。 所以一定要有一种节奏韵律配合起来才美,而四个字是最简短的而自然包含着韵律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抑扬顿挫,自然有一个节奏,没有人规定,是自然的生理的形成。五言诗的出现,因为汉朝的时候,受了外来音乐的影响,受了乐府诗的影响,所以成立了五言诗。 由五言诗跟楚歌的体裁的结合,成立了七言诗。我们今天当然没有时间讲诗歌形式的发展。 在我的《迦陵论诗丛稿》中有一篇讲《中国诗体之演进》大家可以参看,我就不再讲了。总而言之,我们中国后来所沿用的诗歌的形式,是或者五个字,或者是七个字,而且在这五个字或者七个字之中,近体诗有一种平仄的格律,一般的总是平仄是间隔地运用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有一种韵律的形式的。 而它的节奏,一般说起来,五个字的诗,它的节奏就是二--三的节奏,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般都是这样的节奏。七言诗,多半是四三,或者是二二三的节奏。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总是这样的节奏形式。 如果是五言诗,通篇都是五个字一句,如果是七言诗,通篇都是七个字一句。词呢,它有个别名,叫做长短句。 李后主的一首小词,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你看,他三个字的,六个字的,九个字的,参差错落,是长短不齐,所以叫做长短句。 那就是说,从形式上,词是比诗更多变化的,更精微的,更纤巧的,更曲折的。有人提出来一个问题,说诗里边也有长短不齐的句子啦。 李太白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说 长相思,在长安。 这是李白的歌行,有比这个变化更多的,我们不是讲诗,我们也不再背它。总而言之,诗里边也有长短不齐的句子。 那么跟词的长短不齐,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呢?词里边的长短不齐是完全不自由的。词本来是配合音乐的曲调来填写的歌词,所以我们作。 2.王国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中“要眇宜修”什么意思"要眇宜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我们一般讲美学的时候,有壮美,有优美,有各种不同的美。要眇宜修是什么美呢?《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说"要眇"是"好貌",是一种美好的样子。 又说:"修,饰也。"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洪兴祖的《楚辞补注》说"要眇宜修"是形容娥皇的"容德之美"。关于湘君究竟是什么样的神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简单地说,洪兴祖以为写的是娥皇。我们知道,娥皇、女英是舜的两个妻子。 舜死了,娥皇、女英泪滴洒在竹子上,成为斑竹;后来她们死了,成为湘水之神。这究竟是不是可靠,《楚辞》的湘君是不是娥皇,我们今天来不及考证。 至少洪兴祖认为,"要眇宜修"所写的美好,是一种女子的美丽,而且是从内在到外在的容德之美。有些个人的美,只是外面的美丽。 所以美应是容德之美,是内在与外在统一结合起来的一种美。《楚辞·远游》上还有"神要眇以淫放"一句,洪兴祖注解说"要眇"是"精微貌"。 把两处"要眇"出现的注解结合起来看,我们知道"要眇宜修"的美,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说词有这样的一种美。 3.王国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中“要眇宜修”什么意思"要眇宜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我们一般讲美学的时候,有壮美,有优美,有各种不同的美。要眇宜修是什么美呢?《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说"要眇"是"好貌",是一种美好的样子。又说:"修,饰也。"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洪兴祖的《楚辞补注》说"要眇宜修"是形容娥皇的"容德之美"。关于湘君究竟是什么样的神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简单地说,洪兴祖以为写的是娥皇。我们知道,娥皇、女英是舜的两个妻子。舜死了,娥皇、女英泪滴洒在竹子上,成为斑竹;后来她们死了,成为湘水之神。这究竟是不是可靠,《楚辞》的湘君是不是娥皇,我们今天来不及考证。至少洪兴祖认为,"要眇宜修"所写的美好,是一种女子的美丽,而且是从内在到外在的容德之美。有些个人的美,只是外面的美丽。所以美应是容德之美,是内在与外在统一结合起来的一种美。 《楚辞·远游》上还有"神要眇以淫放"一句,洪兴祖注解说"要眇"是"精微貌"。把两处"要眇"出现的注解结合起来看,我们知道"要眇宜修"的美,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说词有这样的一种美。 4.【《诗经》、《楚诗》、唐诗、宋词、宋诗、元曲各5首发的时候把是按你的要求,《诗经》、《楚诗》、唐诗、宋词、宋诗、元曲每样整理了5首,希望对你有用. 一,《诗经》: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焚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4,燕燕 燕燕于飞, 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 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 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 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 仁立以泣! 燕燕于飞, 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 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 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 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 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 以勖寡人!5,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楚辞》:因屈原《离骚》等篇过长,故取《九歌》一至五首.1, 九歌(一)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2, 九歌(二)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3, 九歌(三) 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4, 九歌(四)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5, 九歌(五) 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三,唐诗: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潆洄.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隐雪后来.其二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杜甫:曲江二首(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李贺: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四,宋词:李清照: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煜:相见欢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