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里描写爱情的诗句】(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2.【诗经中描写男女互相爱恋却不敢说出来的诗】第一篇 关雎 【概要】这是一首恋曲,表达对女子的爱慕,并渴望永结伴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九篇 汉广 【概要】热恋汉水那端游玩的女子,可惜无法接近她.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第三篇 草虫 【概要】女子思念情人.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第四篇 桑中 【概要】男女相思聚散.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第一〇篇 木瓜 【概要】男女相互酬赠.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第七篇 遵大路 【概要】希望两情长久.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第一七篇 子衿 【概要】女子思念情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第一九篇 出其东门 【概要】暗恋一个东门外出游的女子.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第四篇 蒹葭 【概要】思念在水一方的美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不知道你要的是一首还是很多,所以都发了.。 3.【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诗三百中有多少关于爱情的句子,流传千年《周南·汉广》《郑风·野有蔓草》《郑风·出其东门》《郑风·子衿》《唐风·绸缪》《郑风·东门之墠》《秦风·蒹葭》《召南·草虫》《鄘风·蝃蝀》《卫风·木瓜》《邶风·击鼓》《王风·君子于役》《王风·大车》《郑风·将仲子》 《郑风·褰裳》《郑风·风雨》 《卫风·淇奥》 《召南·小星》 《邶风·终风》 《卫风·氓》《郑风·遵大路》 《召南·江有汜》《召南·行露》 《小雅·小宛》 《邶风·柏舟》《陈风·东门之杨》 《陈风·衡门》 《唐风·蟋蟀》 《豳风·东山》 《小雅·湛露》 《召南·关雎》 《卫风·硕人》《邶风·燕燕》《鄘风·君子偕老》《齐风·南山》 这基本上是爱情的……太多了,LZ~你自己顺着题目找找看吧O(∩_∩)O~。 4.诗经爱情爱情诗这类作品在《诗经》中共有七十首左右,除《小雅》部分几首之外,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国风》部分,占全部风诗的三分之一以上。 太多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婚恋诗的内容:男女的相恋相思,如《静女》、《鄘风·柏舟》、《蒹葭》; 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反映男女之间互相悦慕、爱恋、思念的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诗真实地再现了周代男女之间相恋相爱的世俗生活,其内容丰富而多彩。 其中有的写男女之间互相的悦慕,如《郑风·出其东门》、《叔于田》等;有的描写了男女欢会的场景,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等;有的写男女之间真切深挚的相思,如《王风·采葛》、《郑风·子衿》等;有的写求而不得的惆怅,如《秦风·蒹葭》等,有的写婚姻爱情自由的追求,如《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 《诗经》婚恋诗的第二方面内容是描写男女结合的婚嫁诗,其中有的描写了结婚的仪式和场景,表达对新婚的祝贺和礼赞,如《卫风·硕人》、《召南·桃夭》等;有的表达了婚嫁中的欢乐、幸福、离别等各种情感,如《唐风·绸缪》、《邶风·燕燕》等。《诗经》婚姻爱情诗的第三方面内容是描写婚姻不幸的弃妇诗,其中最典型的是《卫风·氓》。 婚姻爱情诗是《诗经》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上,它真实地传达了男女之间深挚的感情,再现了周代社会婚姻爱情生活的情况。婚姻爱情诗还通过直接的情感倾诉,塑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少男少女形象,少女的天真烂漫、窈窕妩媚、庄重矜持,少男的孔武有力、倜傥潇洒甚至嬉皮笑脸,都栩栩如生。 《诗经》婚姻爱情诗的景物描写也颇具特色,其中多有兴寄,如《蒹葭》用凄清的秋景衬托求而不得的惆怅感伤,《桃夭》用绚烂的桃花暗示婚礼的热烈气氛和新嫁娘如花的美丽。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情景交融的抒情诗,含有婉转不尽的情蕴,对后世影响极大。 婚姻爱情诗多是民歌,其语言风格也非常生动活泼,如《郑风·溱洧》写男女间的调笑,《搴裳》写女子对男子的戏谑,都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民歌风味。 。 5.诗经中的爱情诗《关雎》是《诗经》中比较经典的一首爱情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出了他追求未果的痛苦和求 而得之的喜悦。 其文、义、声、情俱佳,为《国 风》之始、《诗经》之冠。该诗首先这样开头:“关关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这个男子听 着鸠鸟和鸣的时候,看见有一个姑娘在河 边采荇菜,她左采右摘的美好姿态给他留 下了难忘的印象,对她的爱慕之情油然而 生,无论醒时梦时他都思念着她。而在“求之不得”的下面四句则总括地 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未 果,所以他“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 章的八句则写出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 和焦灼的心情;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 个男子对采苻菜姑娘的深切思慕,“琴瑟友 之……钟鼓乐之”则表达了他抱得美人归 的美好愿望。 《蒹葭》也是《诗经》中比较经典的一首 爱情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 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 落寞的情调。 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 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便是给人以 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的仙乡 琼楼,“伊人”就居住在这里。 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 却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让”,恍惚 迷离,可望而不可及。 但主人公没有因此 罢休,而是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他一 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 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 惆恨。 6.《诗经》爱情婚姻诗表现了当时女子怎样的精神风貌说到婚姻,就不得不说一下当时媵妾制。 周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夫人,女方须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同时还须从另两个与女方同姓之国各请一位女子陪嫁,亦各以侄、娣相从,一共九人,只有夫人处于正妻地位,其余都属于贵妾。媵,相送,引申指陪嫁。 诸侯和正妻如亡故或被休径,不可再娶,应由众妾中依次递补,此种制度称为媵妾或媵婚制度。 天子媵嫁,与诸侯相似,唯媵嫁数目更多,连正妻共十二人。 这一制度,体现了周人对嫡庶的严格区分,但同时也是对多妻的现像的承认,使其明确化和合理化。随着周王室权威的下降,战国时代有的诸侯行天子之制,一娶十二女,表示对周天子的蔑视,但仍被视作“僭越”的行为。 至后来,有的甚至娶得更多,或一娶再娶,至此,媵妾制即走向没落。《分羊传。 庄公十九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而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伺一聘九女。” 《左传。成公八年》:“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九则否。” 《召南·雀巢》写的是男迎女送,娶妻嫁女、庄严、热烈、喜庆的婚礼场面,其中的“维鹊有巢,维鸠盈之”(盈,满也。 )更是隐喻了诸侯媵妾众多。 女性的婚姻自主权已经销声匿迹,只剩下被选择的权力。《小雅·斯干》中有两章诗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禓,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离。 ”若是生个小儿郎,做张小床给他躺,给他穿上小衣裳,拿块玉璋让他玩.他的哭声如钟响,将来穿上大礼服,便是安邦定国王.若是生个小姑娘,地上铺块小木板,一条小被裹身上,拿个纺锤给她玩,教她说话要谨慎,操持家务多干活,不给爹娘添麻烦。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女子生来就注定无法与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也没有同等的期望与责任。 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值非常低,不要求她有自主的能力,只要求她顺从。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即便是夫妻之间的婚姻生活也遵循着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 《邶风·泉水》的作者是卫国的女子,远嫁他国,思念祖国和父母,但又无法回国,只好出游以排遣忧愁。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毛诗序》言:“卫女思归也,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是诗以自见也。”那么出嫁妇女都有什么规矩,为什么非要“问我诸姑”呢?《礼记·内则》曰:“凡妇,不命适私室,不敢退。 妇将有事,大小必请於舅姑。 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以待乏。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则必复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这些如今看来有些严厉到变态的规矩,便是当时妇女各个阶层要遵守的“礼”,而且这是关系到会不会被“出”的大事。 《礼记·内则》有言:“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 ’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也就是说,自己的媳妇适不适合自己,自己说的不算,爹妈说的算。 这是“孝”的一部分,是“礼”的重中之重。《诗经》中有不少怨妇诗,《周南·卷耳》就是一首征夫怨妇的诗歌。 诗中已出嫁成为人妻的女子,全部的情感与依托都系于夫君一人身上。丈夫出征在外,在家中守侯的她不仅要孝敬公婆、养育儿女、操持家务,连本该由丈夫所尽的那份义务也得义无返顾的承担起来。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 我姑酌彼金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同样是女性,同样是劳作,此篇中的女子却已不像《关雎》、《葛覃》中那些女子们专注,而且神情忧郁,动作迟缓,显然是心不在焉。 为什么呢?原来是思念心上的人儿。 想着想着,女子干脆连筐子也丢弃在一边,独自在大路旁发痴。 一阵风过,卷耳菜开出的白色小花便在风中簌簌抖动,仿佛是要挣脱茎干的束缚像蒲公英一样飞向远方……内心的幽怨、苦楚、情思、想象除了自己之外,更与谁人诉?她们还有等待的希望,那些被丈夫抛弃的女子却只能剩下满腔的哀怨与不甘了。 《氓》是《诗经》里弃妇诗的翘楚。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之感人心弦,催人泪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 (《诗集传》),《诗经》的好处在于往往言人所不到,发人新见。 我们多习惯以鸠毒比爱情,把痴情不悔说成是含笑饮鸠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