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什么意思【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所作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浣葛”典出《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浣害浣否?归宁父母。”是写新妇浣净葛衣才回娘家,这里喻指元春归省。 下联中的“采芹”亦出自《诗经》。《诗经·泮水》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指泮宫之水,而泮宫指学宫。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学为生员,叫做“入泮”或“采芹”。 这里的“采芹人”是指贾府的读书人。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有人推测,贾宝玉和史湘云最后成为患难夫妻。贾宝玉的原型就是曹雪芹。曹雪芹,简称“芹”。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史湘云简称“云”。我们用这一对联,做一个试验,会出现一个奇妙的结果。实验室这样的:如果把对联中的“芹”换成“曹雪芹”;“云香”倒过来是“香云”,即“湘云”。那么下联就变成,【好“湘云”护采“曹雪芹”人。】,这时破解“密码”后,意思一目了然。这一首联真的是曹雪芹编的“密码”吗?我不能确定。这样分析只是一个文字游戏而已。 2.芹献的意思《说文解字》:“芹,楚葵也。从艹,斤声。”《说文通训定声》:“即今水芹菜也。”《吕氏春秋·本味》载,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云梦即楚地,就是楚葵了。南方的是水芹,鲜而嫩,北方的旱芹,老而苦,而芹菜是全国各地都有的。《诗经》中共有两个芹字,都是说的采芹,郑玄笺:“芹,水菜也。”即是采的水芹。两次采芹,均说的是亲近王者。 《诗经·采菽》:“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旗。”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槛泉之旁,有芹可采。兴君子来朝,亦有仪从可观。”有仪从可观,即是谨(认真)慎之义,亦即芹字可从堇之义。这是说,诸侯来朝见周天子,威仪可观,是亲近的了,因此以采芹起兴。周天子有什么东西赐给他们呢?那就随其德了,能安民者赐车马,能富民者赐衣服(玄衮及黼)。赐给车马及衣服回去,那便是从辵、从袁(长衣貌),便是“远”字了。 《诗经》采芹的另一例见《泮水》:“思乐泮水,言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旗。”这是鲁僖公庆功祝捷、宴会宾客的诗。从这两次采芹来看,不论是朝见,还是庆宴,准备点新鲜的芹菜,就是表示礼节、表示亲近之义,故曰芹菜,字或从草、从近。若是说这是诗歌的起兴,并不一定真是采了芹菜。那也没有关系。《诗经》的起兴,常常是与全诗的主题结合,作为一种象征与附会。这种起兴,仍然说明芹菜表了礼节与情意。 从此成了一个典故,以芹菜作为进献之礼而表亲近的情意。如说献芹、芹献、芹意、芹曝等语。唐代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意思是要给王者献芹,也就是给国家朝廷做点贡献,即使像点芹菜那么微薄,也做不到。 3.'芹'字的预意基本字义 1. 〔~献〕对人谦称所赠东西不好。 亦称“献芹”。 2. 〔~意〕谦辞,微薄的情意。 3. 〔~藻〕古代喻贡士或有才学之士。 4. 菜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可食。 亦称“水芹”。还有一种“草芹”,有特殊香味,俗称“药芹”。 详细字义 〈名〉 1. 芹菜 [celery] 芹,楚葵也。——《说文》 2. 即今之水芹菜》 言采其芹。 ——《诗·小雅·采菽》 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 菜之美者,云梦之芹。 ——《吕氏春秋·本味》 芹菹兔醢。——《周礼·醢人》 3. 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天开白色花,茎叶可以吃。 亦名“水芹”、“水靳”,古名“楚葵”。又有一种旱芹,有特殊的香气,俗名“药芹” 〈形〉 1. 喻微薄 [meagre] 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红楼梦》 2. 如:芹敬(微薄的礼物);芹诚(谦词。 微薄的诚意);芹意(谦词。微薄的情意);芹曝(谦词。 所献微不足道)。 4.采芹指的是什么士人入学曰游泮,又曰采芹;士人登科曰释褐,又曰得隽。 宾兴即大比之年,贤书乃试录之号。鹿鸣宴,款文榜之贤;鹰扬宴,待五科之士。 文章入式,有朱衣以点头;经术既明,取青紫如拾芥。其家初中,谓之破天荒;士人超拔,谓之出头地。 中状元,曰独占鳌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琼林赐宴,宋太宗之伊始;临轩问策,宋神宗之开端。 同榜之人,皆是同年;取中之官,谓之座主。应试见遗,谓之龙门点额;进士及第,谓之雁塔题名。 贺登科,曰荣膺鹗荐;入贡院,曰鏖战棘闱。金殿唱名曰传胪,乡会放榜曰撤棘。 攀仙桂,步青云,皆言荣发;孙山外,红勒帛,总是无名。英雄入吾彀,唐太宗喜得佳士;桃李属春官,刘禹锡贺得门生。 薪,采也,槱,积也。美文王作人之诗,故考士谓之薪槱之典;汇,类也,征,进也,是连类同进之象,故进贤谓之汇征之途。 赚了英雄,慰人下第;傍人门户,怜士无衣。虽然有志者事竟成,伫看荣华之日;成丹者火候到,何惜烹炼之功。 5.献芹是什么意思从前有一个穷苫人,终年没有多少粮食吃,多是靠野菜来填饱肚子。 有一次他吃到一种野菜,感到非常脆美可口。便向富人推荐说,这种芹菜味道如何美,如何爽脆可口。 富人听了之后果然动心了,便弄了点来吃。谁知这吃惯珍馐美味的嘴和肚子。 怎能降(xiang)得了这种野菜呢!嘴巴也刺破了,肚子消化不了也疼痛得要腹泻。许多好心人都埋怨这个穷人:你何必多事呢!看把人家折腾的。 穷人也感到十分不好意思。他虽然不知道穷人和富人的肚子不一样,消化能力不同,但他确实是一片好心,没想到落了这样一个结果。 后来人们便以“芹献”、“献芹”或“野人献芹”或“献芹之意”来谦称自己诚敬的奉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