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采芹诗经

1.采芹指的是什么

士人入学曰游泮,又曰采芹;士人登科曰释褐,又曰得隽。

宾兴即大比之年,贤书乃试录之号。鹿鸣宴,款文榜之贤;鹰扬宴,待五科之士。

文章入式,有朱衣以点头;经术既明,取青紫如拾芥。其家初中,谓之破天荒;士人超拔,谓之出头地。

中状元,曰独占鳌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琼林赐宴,宋太宗之伊始;临轩问策,宋神宗之开端。

同榜之人,皆是同年;取中之官,谓之座主。应试见遗,谓之龙门点额;进士及第,谓之雁塔题名。

贺登科,曰荣膺鹗荐;入贡院,曰鏖战棘闱。金殿唱名曰传胪,乡会放榜曰撤棘。

攀仙桂,步青云,皆言荣发;孙山外,红勒帛,总是无名。英雄入吾彀,唐太宗喜得佳士;桃李属春官,刘禹锡贺得门生。

薪,采也,槱,积也。美文王作人之诗,故考士谓之薪槱之典;汇,类也,征,进也,是连类同进之象,故进贤谓之汇征之途。

赚了英雄,慰人下第;傍人门户,怜士无衣。虽然有志者事竟成,伫看荣华之日;成丹者火候到,何惜烹炼之功。

2.“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新长出来的新鲜植物出现在幽静的溪边,令人舒爽的云雾传来清新的气息,护送着上山挖药的隐士。

知识延展:

此句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所作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浣葛”典出《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浣害浣否?归宁父母。”是写新妇浣净葛衣才回娘家,这里喻指元春归省。

下联中的“采芹”亦出自《诗经》。《诗经·泮水》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指泮宫之水,而泮宫指学宫。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学为生员,叫做“入泮”或“采芹”,这里的“采芹人”是指贾府的读书人。

3.芹献的意思

《说文解字》:“芹,楚葵也。从艹,斤声。”《说文通训定声》:“即今水芹菜也。”《吕氏春秋·本味》载,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云梦即楚地,就是楚葵了。南方的是水芹,鲜而嫩,北方的旱芹,老而苦,而芹菜是全国各地都有的。《诗经》中共有两个芹字,都是说的采芹,郑玄笺:“芹,水菜也。”即是采的水芹。两次采芹,均说的是亲近王者。

《诗经·采菽》:“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旗。”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槛泉之旁,有芹可采。兴君子来朝,亦有仪从可观。”有仪从可观,即是谨(认真)慎之义,亦即芹字可从堇之义。这是说,诸侯来朝见周天子,威仪可观,是亲近的了,因此以采芹起兴。周天子有什么东西赐给他们呢?那就随其德了,能安民者赐车马,能富民者赐衣服(玄衮及黼)。赐给车马及衣服回去,那便是从辵、从袁(长衣貌),便是“远”字了。

《诗经》采芹的另一例见《泮水》:“思乐泮水,言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旗。”这是鲁僖公庆功祝捷、宴会宾客的诗。从这两次采芹来看,不论是朝见,还是庆宴,准备点新鲜的芹菜,就是表示礼节、表示亲近之义,故曰芹菜,字或从草、从近。若是说这是诗歌的起兴,并不一定真是采了芹菜。那也没有关系。《诗经》的起兴,常常是与全诗的主题结合,作为一种象征与附会。这种起兴,仍然说明芹菜表了礼节与情意。

从此成了一个典故,以芹菜作为进献之礼而表亲近的情意。如说献芹、芹献、芹意、芹曝等语。唐代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意思是要给王者献芹,也就是给国家朝廷做点贡献,即使像点芹菜那么微薄,也做不到。

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采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