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在海外

1.求《诗经》唐宋元现代及外国诗(写景的)各一首诗

诗经——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唐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宋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外国诗白桦树

弗罗斯特 (美国)

挺直、黑黑的树排列成行,只见

白桦树却弯下身子,向左,也向右,

我总以为有个孩子把白样“荡”弯了

可是“荡”一下不会叫它们一躬到底

再也起不来。这可是冰干的事。

下过一场冬雨,第二天,太阳出来,

你准会看到白桦上结满了冰。

一阵风吹起,树枝就咯喇喇响,

闪射出五彩缤纷,原来这一颤动,

冰块坼裂成瓷瓶上的无数细纹。

阳光的温暖接着使那水晶的硬壳

从树枝上崩落,一齐倾泻在雪地上——

这么一大堆碎玻璃尽够你打扫,

你还以为是天顶的华盖塌了下来。

压不起那么些重量的树枝,硬是给

按下去,直到贴近那贴地的枯草,

但并没折断;虽然压得这么低、这么久

那枝条再也抬不起头来。几年后

你会在森林里看到那些白桦树

弯曲着树身,树叶在地面上拖扫,

好像趴在地上的女孩子把一头长发

兜过头去.好让太阳把头发晒干。

方才我说到了哪里?是那雨后的冰柱

岔开了我的话头——我原是想说:

我宁可以为是个放牛的农家孩子

来回走过的时候把白话弄弯了。

这孩子.离城太远,没人教棒球,

他只能自个儿想出玩意儿来玩,

自个儿跟自个儿玩,不管夏天冬天,

他一株一株地征服他父亲的树,

一次又一次地把它们骑在胯下,

直到把树的倔强劲儿完全制服:

一株又一株都垂头丧气地低下来——

直到他再没有用武之地。他学会了

所有的花招:不立刻腾身跳出去,

免得一下子把树干扳到了地面。

他始终稳住身子,不摇不晃地,

直到那高高的顶枝上一一小心翼翼地

往上爬,那全神贯注的样儿.就像

把一杯水倒满,满到了杯口,

甚至满过了边缘。然后.纵身一跳,

他两脚先伸出去,在空中乱踢乱舞,

于是飕的一声,降落到地面。

当年,我自己也是“荡桦树”的能手,

现在还梦想着再去荡一回桦树,

那是每逢我厌倦于操心世事,

而人生太像一片没有小径的森林,

在里面摸索,一头撞在蛛网上,

只感到验上又热辣、又痒痒;

忽然,一根嫩枝迎面打来,

那一只给打中了的眼睛疼得直掉泪。

我真想暂时离开人世一会儿,

然后再回来,重新干它一番。可是,

别来个命运之神,故意曲解我,

只成全我愿望的一半,把我卷了走,

一去不返。你要爱,就扔不开人世。

我想不出还有哪儿是更好的去处。

我真想去爬白桦树,沿着雪白的树干

爬上乌黑的树枝,爬向那天心,

直到树身再支撑不住,树梢碰着地,

把我放下来。去去又回来,那该有多好

2.古诗移居海外的名人有哪些,在线等,非常急

古代的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现代的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在外国,诗歌的现在情况

首先是不同的历史传统。

大致地说,西方重叙事诗,比如荷马史诗;但有向抒情诗发展的趋势,如萨福、品达等。中国诗歌重抒情,《诗经》、《楚辞》无不“诗言志”,叙事诗就少很多了。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像西方“英雄史诗”那样大规模的叙事诗呢?因为,中国文学歌颂英雄,不是用诗而是用历史、小说来歌颂,并且中国自古以来认为,诗的功能在于抒情,陶冶情性,而不在于叙事。再者,西方民族生性好动,其理想的人物是英雄;中国民族个性好静,理想的人物是圣人。

第二,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都有着很丰富的田园诗作。

中国古代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西方也有维吉尔、斯宾塞等人。中西隐逸诗人,都有不满现状,逃避现实,归隐田园,自寻乐趣的倾向。所以中西山水田园诗,都表现了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赞美,表现了中西诗人向往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但二者也有差异。茅于美《中西诗歌比较研究》曾说,西方田园诗多写牧民生活,中国侧重农民生活,西方田园诗多写爱情主题,中国的田园诗往往涉及政治;不同的宗教观念:西方诗人受基督教影响,置身大自然时会情不自禁感到上帝的存在,中国田园诗中,缺乏那种具有原罪意识的宗教情绪,求心理平衡的老庄思想时有反映;表现了不同的哲理思考:西方田园诗除了上帝和爱情之外,还常表现一些发人深思的哲理;中国诗人的哲理思考往往涉及宦海浮沉,穷通蹇达的个人遭遇,或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

第三,各呈异彩的爱情诗。

纵观古今,爱情一直是文学、戏曲、影视等媒介表现的重头戏,中国是这样,西方也不例外。中西爱情诗都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有《诗经》,西方有古希腊时期的萨福等人,且都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而冲突阻力的发展过程,尤其以漫长的封建时代为甚。两者的差异表现在,一是数量上的不同,爱情诗在西方诗歌中的比重,比它在中国诗歌中的比重大得多。二是主题上的差异,中国关于“婚后恋”、“死亡恋”的诗比较多,如《钗头凤》、《长恨歌》等;而西方关于“婚前恋”、“婚外情”的诗较多,如萨福的《相思》等。三是情感或情调上的差异,中国情诗多写“怨”情,多悲苦与悲愤之情,多“悼亡诗”而少“求爱诗”;西方则多写“慕”情,多“求爱诗”而少“悼亡诗”,多欢快幸福之情。

第四是情景上的差异。

中国多是闲庭深院、沉香亭畔、月影阑珊;而西方多是碧草如茵之大地,月光皎洁之林间,白雪皑皑之小径,浪卷细沙之海滩。五是风格很不相同,即众所周知的,西方爱情诗多采用一种开放式的、奔进的表现方法,笔调直率、大胆,往往先写景,然后让感情一泻而出;我国的古典爱情诗则主要使用含蓄蕴藉的表现方法。

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中说;“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色彩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仍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 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究其根源,大体上有三种:

一是社会与文化根源;二是不同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三是不同的诗歌价值观。

总之,关于文学有没有标准,应该以何为标准,尚且没有定论。毕竟文学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很难有很明确的界限,加之诗歌语词凝练、结构跳跃、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较其他的文学体裁更难把握,所以我们只能找出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加以分析比较。

4.温总理在答海内外记者问时引用的诗经中的5句诗

(一)记者招待会开始后,**引用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以警示中国对于今后几年的道路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二)在谈到面对今后三年的工作时,**总理引用楚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明志。语出屈原《离骚》。

(三)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总理引用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澄清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关中国傲慢的传闻。语出唐代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四)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有关两岸经济合作的问题时,**总理分别引用古语“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和典故“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前者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后者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系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半卷《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五)在谈到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时,**总理引用古语“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语出《彖传》。原文为:“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彖传》为易传中的一部分,是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

(六)在回答法新社记者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时,**总理引用古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语出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作品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5.求描写战争的中外古代诗歌,是诗歌,例如诗经里的,主要想要国外

国外的

法国《罗兰之歌》德国的《尼贝龙根之歌》

俄国普希金的《彼得大帝》《青铜巨人》莱蒙托夫的《战争》

希腊的荷马史诗主要是《伊利亚特》

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轻骑兵的冲锋》

中国的,推荐一部诗歌集《中国战争诗歌》是一部战争诗歌鉴赏著作。作品从先秦战争诗歌开始,以时间为经,以诗人和诗作为纬,将中国远古先秦至近代的战争诗歌给予了强烈的历史和文化观照,向读者展示了铁与火、生与死的不老军魂,引领我们以诗歌的情怀追寻永存中华民族心灵的豪壮英魂,彻底地从诗歌角度解读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上一篇
长诗经典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