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玉兰花

1.写玉兰花诗句

明·睦石《玉兰》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明·沈周《题玉兰》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明·文征明《玉兰》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清·查慎行《雪中玉兰花盛开》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

清·朱廷钟《满庭芳·玉兰》 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 自爱临风皎皎,笑溱洧、芍药纷遗。 藐姑射,肌肤凝雪,烟雨画楼西。 开齐,还也未,绵苞乍褪,鹤翅初披。 称水晶帘映。云母屏依。 绰约露含日,冰轮转、环参差。 问琼英。返魂何处?清梦绕瑶池。

2.诗经《溱洧》中兰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兰草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注:1、溱(音针)、洧(音伟):河名,在今河南新密境内。

2、涣涣:春水盛貌。

3、秉:执。

4、蕑(音坚):一种兰草。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5、訏(音虚):大。

《诗经·郑风》里,因为男女之间自由无忌情不能禁的对话,《溱洧》成了一首在道德家眼里备受苛责的诗。现代的诗词研究大家郭沫若、闻一多、钱锺书,也在这首诗里看到了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对当时民情民风的影响。但我们将摆脱道德家们的视角,以诗的品质和人心自由伸展的愉悦来走文明的变迁和植物世界不动声色的肌里。

《溱洧》里男女相会的日子,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在农历的三月三,人们随主神官,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的神灵---高禖(音同媒),同时焚香草,庇除灾邪,乞求苦难的日子里能够天降吉祥。这种节日里,因为人们对婚姻生育之神的膜拜,也为青年男女们心性沟通,互诉衷肠提供了自由的场所。这种神灵相伴的时刻,由眼睛、肌体所表达的爱情,似乎没有今天传自西方的情人节里的花瓣飞舞来得浪漫,但要比这种更多是时尚的飘浮节来的更虔诚,更神秘,更富激情。自从汉朝达官贵族将上巳节当成是炫耀富贵的戏台,这种在贪婪人心里分泌出来的虚荣中搀杂进来的无知,让上巳节的民间性,也就是作为文化流水传承接引的竹节的功用被削弱,并在时间的刻度上逐渐的消失了。

诗中的蕑,即是我们今天植物学上菊科里的兰草。当我们的先祖祭祀神灵,想要把自己心里的福愿让异界知道的时候,往往要借助天地里的某种器物,某种气味。道具之一,就是焚烧兰草,在鼓乐丝竹发出的庙堂之音里,和砖瓦木石筑起来的外在结构不同,兰草的熏香形成一种虚拟飘渺的幕幔,在这个幕幔的背后,藏着我们想象里寄托了希望的实体和空间。在古代,兰草的身上,除了藏有自然清淡久远的幽香之外,还有殊灵暗藏祝福的未知之力。佩兰而行的人,是受天降吉祥庇护的人,这是兰草身上的神性。

兰草对后世的影响力,则更多的得益于孔子的自叹和屈原的兰心。据《猗兰操》记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草,今之独茂与众草为伍”。兰者,孔夫子自比,香者,兰草之香乃王者之香。王者之香,清、幽、淡、远,这几乎是后世为文者追求嘉许的自性。而屈原〈离骚〉里“纫秋兰以为佩”,则让兰草不仅仅只是远观自叹的自然草木,它还成了形同此身的一个人行世的一种格调和追求。网络间,见过一个名为“风吹佩兰”的网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竟然很自然的想起这个名字,猜想,这个名字的间隙里飘出来的香气,应该是〈离骚〉的性情。到唐以后,我们今天熟悉的兰花,才逐渐进入家园花圃,我们时常所说的国色天香里的这个香,指的已经不是诗经里的兰草,而是北宋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所说的:“兰蕙丛出”的兰花香了。我们时常说的兰质慧心,已经是属于兰科植物的兰花的故事了。

让我们再回到古代那个已经消失于时间丛林中的节日---上巳节上去,在这个可以被看作上古情人节的日子里,让我们听一听在兰草的剑叶和它白色的花瓣中间传出来的爱的声音。

“节日真热闹啊,陪我一起去玩玩吧!”

“我刚刚去过了,很累,不想去了。”

“求求你了,再陪我去一趟,好不好,那里真是太好玩了!”

请记住,这样的句子,已经有不止2500年的生命力了,虽然在思维理解的形式上发生了转移,但只要我们的这个文明不死,我们总能够微笑着听到这样的话,它是我们这个文明青春的声音。

3.诗经、楚辞等古代经典典籍里的香草名称有哪些

你这题目实在出得太大了。.

介绍给你一本相关的书籍比较合适, 不然仓猝之间, 无论如何也搞不出这么一本巨著地!

楚辞植物图鉴

作者: 潘富俊

isbn: 7806229949

书名: 楚辞植物图鉴

页数: 223

定价: 40.00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装帧: 铜版纸彩印精装

出版年: 2003-01

相关介绍文章:

/my/readbook/blog/544341/

楚辞中的草木菁华

/review/1321707/

看花草,读楚辞

其中第二篇文章中说诗经的植物图鉴也已经出版, 楼主可按图索骥.

4.记叙文阅读

1.①早晨⑤中午⑥午后或傍晚2.睡眠 退出一条道路来3.淡淡的愁思和热烈的希望 对峡谷、扶桑花的喜爱之情。

4.滇西北的峡谷生活是恬淡的生活,是作者精神世界的象征;而城市生活是世俗的生活,是作者孤独的象征。作者在城市中遭到排挤,感到孤独、寂寞,但峡谷的生活给作者以力量和美好的感受。

5.文章用城市的玉兰花与峡谷中的扶桑花形成对比,两种花都是在春天开放、都是红色的,但“我”离开了玉兰花回到了扶桑花的身边。表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峡谷生活的看法,体现了作者对峡谷生活的喜爱之情。

6.因为《诗经》是作者生活的精神力量。扶桑花开满枝头,手中的《诗经》体现出来的也是开始。

“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是生机、是开始,是对未来的期望。(意对即可)。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