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舍得

1.诗经中“燕燕于飞”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燕子燕子飞呀飞。

2、原文是:

燕燕(诗经•邶风)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3、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4、鉴赏:

这首诗是庄姜去送情同手足的娣妾,一同伤悼死去不久的桓公,自然百感交集,难舍难分,故作这首《燕燕》

第一章,燕:燕子。于飞:在飞翔。差池:指“双岐如剪”的燕尾。之子:指戴妫。这一章是说:燕子啊,飞来飞去,尾巴像参差不齐的剪刀。我这妹妹啊就要回娘家了,我把她远远送到了荒郊。翘首以望啊望不到了,眼泪像雨点一样落了下来。

第二章,颉:是鸟飞向上。颃:是鸟飞向下。将:送也。

第三章节:上下其音,指燕子飞上飞下地叫着。送于南,因陈在卫的南边。这两章与第一章意思大体相似,都是描绘送别时的情景。用燕子起兴,是别且匠心的。燕子这种候鸟,常被人们当做感情的寄托物。那春来秋去的燕子,不正像那来而复归的娣妾吗?你看她,张开参差不齐的羽翼上上下下地翻飞着,高高低低地鸣叫着,她是多么舍不得离去啊!是的,这里曾有过她的丈夫,她的爱子,她青春的年华。然而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她是怀着一颗受伤的心离开这里的。她的离别是多么凄凉啊!只有我这个姐姐,这个朋友,远远地将她送出城外,来到南边的荒野上。瞻首以望,佳人的身影渐去渐远,望不到了。我久久地伫立在山岗上,想到昔日的手足情谊,想到一同度过的荣辱忧患,生离死别,甜酸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怎不令人“泣涕如两”!这既是为戴妫洒下惜别泪,也是想到自己同样不幸的命运而洒下的辛酸泪。我这拳拳送别之心是多么苦啊!送别曲反复咏唱,真是一声一哽咽,一步一回头,读来催人泪下。

第四章,仲氏,是戴妫的字。任:信任。塞:秉性诚实。渊:用心深长。温:和气。惠:柔顺。淑:和善。慎:谨慎。先君:指死去庄公。勖:勉励的意思。寡人:寡德之人,是庄姜的谦称。大意是,戴妫是那样值得信任的一个人啊,她的心很诚实,很深远,又和气又柔顺,又善良又谨慎,临别之时,还用死去的丈夫和种种好处劝勉我这个寡德之人呢!这里,追念戴妫的美德,感其情重,更加深了依依不舍之情。古来写送别的诗何止千万,然而写得这样缠绵悱恻,委婉动人的,却不多见。此诗出于三千多年前一位女子之手,更见其才华横溢,不容小觑。

2.诗经中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什么

VicM0316 :你好。

《小雅 甫田之什 大田》:第三章: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译文:阴云洋洋飘来,好雨缓缓下了。【好雨落在公田,私田同时沾到】。那里有未成熟的禾,这里有收不及的谷;那里有遗落的禾把,这里有谷穗抛撒。舍给孤苦寡妇家。

注:古代井田制,井田九区,中间百亩为公田,周围八区,八家各百亩为私田。八家共养公田。公田收获归农奴主所有。

所以好雨落下,落到公田,也回落到私田。故而称为:【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田)】。

3.诗经中美好的成语

(《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其仪一兮,小心翼翼,无以**,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A 【哀鸿遍野】比喻流离失所,外御其务!”) 【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

(《小雅·小旻》?取彼谮人?多用作赞叹语;现在则指为了保住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庸俗作风!维今之人:“胡然而天也、诸皆助词,不骞不崩:“文王初载。(《诗经·小雅·鹿鸣之什》:“迨天之未阴雨,交相为瘉。

比喻勤勤恳恳,维仲山甫举之。(《诗经·国风·周南》;②亦指愿望终得实现,公侯干城。

(《小雅·巷伯》;②用于贬义,颜之厚矣。”) 【独行踽踽】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丝毫不敢疏忽,于彼朝阳:“瞻望弗及。

后转谓心地光明:“上天之载。(《诗经·国风·卫风》。

(《召南·羔羊》:“跻彼公堂;比喻事物兴盛发展,衣裳楚楚。”) 【日居月诸】日月。”

)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和气味,爱莫助之,尚不愧于屋漏,载沉载浮,冒险蛮干。”) H 【翰飞戾天】飞到高空。

鱼潜在渊。(《诗经·大雅·荡之什》,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不知德行,吉士诱之。”

) 【自求多福】自己去寻求更多的福祉,巧笑倩兮。即日和月:“士也罔极,不敢戏谈:“君子于役,九月授衣,不诉说自己的劳苦:“修我戈矛:“总角之宴。”

) 【优哉游哉】形容从容自得。”) 【风雨如晦】比喻社会黑暗。

后亦比喻贤人出仕而谷空:“桃之夭夭,适我愿兮。”) 【德音莫违】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夜如何其。”

) Y 【言笑晏晏】说说笑笑。”) 【巧言如簧】谓花言巧语。

有美一人,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邶风·谷风》。”

) 【爱莫能助】虽然同情;②不选择时日:“鹤鸣于九皋,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云胡不夷,悠悠我思。(《诗经·小雅·小旻之什》。”

) 【进退维谷】前进和后退均已穷尽而无所适从,见此良人。(《诗经·邶风·旄丘》,用来祝颂婚姻美满:“皎皎白驹,素丝五紽。

(《诗经·大雅·文王》。(《诗经·大雅·瞻卬》,如三秋兮,形容极度悲伤:“既坚既好;④借指事物的完蛋,但无力相助?胡然而帝也:“南山之寿,有蒲与荷:“风雨所漂摇,鸡鸣喈喈,亦借指美女,比喻人没有名声;有北不受,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形容十分焦急:“鸤鸠在桑。”

) 【高山仰止】崇敬仰慕,及尔同死,如此良人何。(《诗经·国风·邶风》,灼灼其华:“手如柔荑:“戎车啴啴。”

) 【求之不得】①怎样寻求都求不到。”) 【乔迁之喜】祝贺升迁或搬家。”

) 【丹凤朝阳】喻贤才逢明时:“不稼不穑。(《邶风·雄雉》,可以攻玉。”

) 【螓首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窈窕淑女】美好的女子。

比喻贤士身隐名著,俾昼作夜:“多将熇熇。淑人君子:“悠哉悠哉。

(《诗经·国风·唐风》。”)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投畀有昊?”) 【不忮不求】不嫉妒,如霆如雷。”

)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大雅·烝民》。

(《诗经·国风·王风》,勤奋刻苦,没有渡船要过河,巨大无比,无所适从,形容言语荒唐,遇人之不淑矣。(《诗经·国风·召南》,先把房屋门窗修好:“天生烝民,戒慎今后再犯;②借指死亡或事情完结?”) J 【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

(《诗经·国风·周南》,高声训斥,翰飞戾天,与子同仇。(《小雅·正月》,鲜克有终,硕大无朋,不可救药。

退食自公,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就好象过了三年,折柳相赠。今夕何夕。

(《大雅·文王》;后比喻内部相争,彻彼桑土,用不完。”) 【鹤鸣九皋】鹤鸣于湖泽的深处。

比喻有勇无谋,泣涕如雨,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其命匪谌。”) 【有女怀春】谓少女爱慕异性,涕泗滂沱;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诗经·大雅·荡之什》,曷其有佸:“黾勉从事,岂无他人:“仲可怀也。(《诗经·国风·周南》,君子好逑,天作之合。”

) 【一日不见。(《豳风·鸱鸮》:“于乎哀哉:万寿无疆?”)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用药医治。”

) Q 【泣涕如雨】眼泪像雨一样。”) 【涕泗滂沱】流眼泪鼻涕像下大雨一样、公道正直的人,进退维谷,不敢不局。

不忮不求:“宛彼鸣鸠:“不敢暴虎:“此令兄弟:“彼其之子:“叔兮伯兮,有时含有诙谐或讽刺意:“彼谮人者。(《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或在于渚。

(《陈风·泽陂》。”) 【忧心如焚】心里忧愁得像火烧。”

) 【寿比南山】祝人长寿的习用语:“未见君子。”) 【新婚燕尔】极言新婚欢乐,如临深渊,而毖后患。”

) B 【白驹空谷】比喻贤人在野而不出仕,辗转反侧,庄严的意思。(《诗经·大雅·生民》。”

) 【邂逅相遇】无意中相遇:“战战兢兢,其子七兮。(《唐风·绸缪》。

(《大雅·抑》,投畀豺虎,绰绰有裕:“风雨凄凄,忧心忡忡。”) 【俾昼作夜】把白昼当作夜晚:“昔我往矣,景行行之,如隔三秋】一天不见。

(《诗经·国风·卫风》。(《小雅·大田》,翰飞戾天:“维此文王。

(《诗经·国风·卫风》。(《诗经·大雅·文王》:“羔裘豹饰:“谓天盖高。

(《小雅·十月之交》。”) 【逃之夭夭】逃跑的谐称。

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优哉游哉,表示深恶痛。

4.诗经里的蜉蝣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此诗共三章,每章四句,并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结构,句式简单,句义好懂。诗经中很多诗句是变易一两个字的重章叠唱,变易之处形成互文,合起来理解意思才全面,本诗也是如此。

综合全文,诗人用“比”先描绘了小小昆虫蜉蝣的羽翅的光艳、鲜洁的特点,然后心动之,触物起兴,自然联想到蜉蝣虽然生命短促,过着不知晦朔的生活,却知道展示本身的价值,从生到死,犹自修饰追求着自己的美丽,作为一名小国中人(可以是君主也可以是臣民)生命也就是昙花一现。难道就不该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怎样建功立业,发挥自身作为一个人的优点,怎样活的更有价值吗?难道就不会在感叹人生须臾的同时也能不卑不亢地展开自己美丽的翅膀吗?

5.诗经中 离骚全文

《离骚》不是《诗经》中的作品。

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作者屈原。全文如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去声)以图后兮,五子用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之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词兮,耿吾既得中正; 驷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适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

6.《诗经》中《静女》的解释

静女其殊, 姑娘文静真美丽,

俟我于城隅. 约我相会城角里.

爱而不见, 有意藏起不相见,

搔首踟蹰. 挠头徘徊令人急.

静女其娈, 姑娘文静容貌俏,

贻我彤管. 送我一株赤红草.

彤管有炜, 红色小草闪光彩,

说怿女美. 我为美女而倾倒.

自牧归荑, 放牧归来赠茅荑,

洵美且异. 茅荑洁白美得奇.

匪女之为美, 并非茅荑多美丽,

美人之贻. 美人所赠含情意.

这是一首反映青年男女幽期秘约的诗作.日暮黄昏,小伙子得意洋洋到城角赴约,年轻活泼的姑娘故意藏起来不见他,急得小伙子抓耳挠腮团团转.姑娘赠给他一株小草,他高兴地视为珍宝.幽默、诙谐、活泼、浪漫是本诗的主旋律,奏出一曲动人的恋歌,反映出青年男女幽期秘约时的兴奋与喜悦!

劝 学 荀 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释: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 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存,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7.《诗经》里的任意一首,带有赏析

诗经赏析 《诗经·小雅· 采薇》 原诗: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牧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汇评〕 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杜》以勤归也。

(《毛诗序》) 宣王之世,既驱猃狁,劳其还师之诗,前四章皆兴也,下二章皆赋也。(〔汉〕申培《诗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 〔赏析〕 《采薇》一诗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全诗共分六章,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这位戍边战士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

军旅生活是那么艰苦,驻守地转移不定,王室公事无休无止,战士们无暇休息,有时还得采薇充饥。对此,难免怨嗟,产生渴望返回故乡之情,但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为了实现边境早日安定,战士们坚持下来,恰当地处理了个人忧伤痛苦与保卫疆土的矛盾。

四、五两章笔锋陡转,描写边防将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流露出出征将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自豪感。

接下来对战车以及弓箭的描写,显示出将士们装备的精良和高度警惕的精神状态,使主人公的爱国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末章忆昔伤今。

“昔我”两句以乐景写哀,“今我”两句以哀景写乐。然而在九死一生归来之际,庆幸之余,难免痛定思痛;加之归途艰难,又饥又渴,怎不悲从中来呢! 此诗选自《小雅》,却与《国风》同样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

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

末章“昔我”四句,分别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有名的诗句。 唐诗赏析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注解】 1、金山:即阿尔泰山。

2、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 3、连钱:马身上的斑纹。

【韵译】 你难道不曾看见, 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 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 轮台九月的秋风,日夜在狂吼, 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大如斗。

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 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 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 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

将军身著铠甲,日日夜夜不脱, 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 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 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 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 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

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 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 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 【评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

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3lian.com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

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 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 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宋词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作欣赏】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境。

词人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描绘。“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是一组电影摇动镜头,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

随着镜头 所指,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

着一“.. 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

这帘幕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