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表示春心的诗句 带点淡淡哀愁或情感无题二首(其二)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①。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②。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③。 [注释] ①金蟾:指蛙形的香炉。啮锁:咬着香炉上的锁扣。玉虎:吊水用的辘轳,用玉虎装饰。以金蟾能烧香、玉虎能汲水反衬自己苦于相思却找不到机会与情人相会。 ②贾氏窥帘:晋韩寿貌美,侍中贾充召为僚属,贾充的女儿在帘后窥见韩寿,很是喜爱。贾充知后,便将女儿嫁给韩寿。韩掾:即韩寿。宓(mì)妃留枕:相传宓妃是伏羲氏之女,溺水洛水,号为洛神。这里指甄氏。曹植离京回封国途中。宿于洛水边,梦见甄氏来相会遂作《洛神赋》。魏王:指曹植。 ③春心:相思之情。 [赏析] 《无题》其二抒写了一位幽闺中的女子对爱情热切的追求和失意的痛苦。东风飒飒送来细雨阵阵,芙蓉塘外响着一声声的轻雷。先以凄迷的春景衬托女子的愁苦和怅惘,继写在迷蒙的春雨中,这位女子怅然若失之情:她寂寞幽居,手摇玉饰的辘轳,独自汲水而返。这位女子为何这般怅然?第三联写出了缘由:韩寿英俊,曹植多才,女子思念的男子兼有英俊之貌和迷人之才,使她倾慕,使她相思。然而最后还是水月镜花,于是就有了“一寸相思一寸灰”的苦痛,末联迸发出女子内心的郁积与悲愤,既有幻灭的悲哀,也有强烈的激愤不平。李商隐在此诗中可能也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2.形容少女春心的诗词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信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水深!白居易《长相思》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滴群君满坐之衣裳。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唐)元稹《离思》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泪还惜别,为君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节妇吟》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唐)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上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五代)李煜《更漏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阳修《玉楼春》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3.描写少女春心的诗句有哪些1. “畏君知侬心,复畏知君意。 两不关情人,无复伤心事。” 《前懊曲》钟惺仿2. “意思儿真,心肠儿顺。 只争个口角头不囫囵。怕人知,羞人说,嗔人问。 不见后又嗔,得见后又忖,多敢死后肯。” 《四块玉·风情》兰楚芳3.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 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南陌上,落花闲。 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诉衷情》周邦彦4. “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 、“彼其之子,美如玉。” 《诗·魏风·汾沮洳》5.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浣溪沙·春情》苏轼6. “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 《皱水轩词筌》贺裳7. “断颊微红眼半醒,背人蓦地下阶行。摘花高处赌身轻。 细拨熏炉香缭绕,嫩涂吟纸墨欹倾。惯猜闲事为聪明。” 《浣溪沙·闺情》吴伟业8. “何等姿态,妖冶极矣,然传神绘影,却不伤雅。千古咏美人者说不到此。” 《词则·闲情集》陈廷焯9.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子夜四时歌·夏歌》萧衍10.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李清照1. 纯情少女深爱着对方,但羞涩的心理却使她刻意掩饰自己的心思;她急切地想知道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但又害怕万一对方并不钟情于己,面对着残酷的现实,情何以堪!细腻地刻画了为情所困的少女的怨恼之情。2. 作品采用口语的形式,表现少女婉曲复杂的心理活动。 她始终无法克服少女的羞涩与矜持,所以一直没有向爱上的如意郎君挑明自己“愿与郎君成婚配”的心意;怕人知晓,有人问起便嗔怒责怪不承认。有一颗想爱又不敢大胆地表白的矛盾的心。 这份感情让她神魂颠倒,心烦意乱,心上人在眼前却犹豫退缩,不敢吐露真心。最后烦恼地自怨自艾:“多敢(意即多半、大概)死后肯。” 刻画了一个怀春又胆怯的小女子的形象。3. 作品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具体情节。 少女刚品尝了一小口新茬杏子,便“齿软怕尝酸”了。作者用空灵的笔触,烘托出少女的伤春情事。 她先前初尝杏子,酸到眉尖;看到暮春的景色,又蹙起了双眉,这么一份伤春的酸楚简直就要痛彻心扉。这首词的妙处,在于作者将少女品尝新鲜杏子的酸涩,与怀春心酸的本质内容相互勾连。 词作当中尝杏怕酸的情节,似乎对妙龄少女怀春的心境还有另一番隐喻作用,也就是暗示着少女心中萌发的爱情追求,就像吃杏子一样,想要尝试,又怕齿酸,而“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这种微妙的爱情心理,表现得十分真切含蓄。 细致地描摹出少女怀春的愁绪。4. 少女对意中男子的思慕则充满着甜蜜的痴情,在她的眼中,他简直是帅呆了,美得无法形容,美得像怒放的鲜花,面色白皙,光洁如玉。 在对美貌男子的赞颂当中,流露出怀春少女的无限钟情。5. 描写了怀春少女因为情无所属,常常表现出闲散、娇慵的意态。 6. 怀春女子在梦中见到情人,但是欢情未洽,美梦难成,因此带着青春的苦闷。为了排遣无聊,她荡起秋千,身轻如燕;然后孤身独处,难以释怀,索性红窗昼眠,遁入梦乡。 通过少女的困倦娇慵,表现其落寞难言的心绪。7. 描写待字闺中的少女的神态、举止,刻画出一位怀春少女的幽寂形象,细腻的反映出少女心里的孤寂欲动的心境。 8. 从描写少女的举止看似娇憨可爱,实则渗透着闲淡之中的孤寂凄楚,上片“背人”两句即已透露出少女别有隐衷,而下片末句的一个“闲”字,又极其深刻地点出了独守空闺的青春少女内心的无奈和惆怅。9. 在南朝乐府民歌中,莲与“怜”(“恋”)谐音相通,成为青年男女表露爱慕之情的隐语。 这里同样描写少女由碧水红莲的美好景色,触引出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色同心复同”,是说荷花的花瓣都是红色的,而其花心均呈淡黄色。 “藕异心无异”,是说藕的形状各不相同,而其藕心皆为中空圆形。这两句虽然表面上是写荷花和莲藕,其实“心复同”、“心无异”则是在反复强调女子对爱情的坚贞执着,以及对于意中人能与自己心意相通的期盼。 这样的爱情表白因为采用了谐音双关和隐喻的艺术手法,所以显得含蓄蕴藉、意在言外。10. 描摹少女一见生人闯入后园,便慌里慌张地害羞回避。 正当此时,仆人告知她,刚才进入后园的是自己未来的相公。她也很想一睹未来夫婿的样貌,为了不惹人注目,她倚靠着门的一边,回头去望;又怕进来的公子察觉有人在看他,洞悉自己的一片芳心,于是巧妙地做了一个“却把青梅嗅”的假动作,表面上是因为嗅青梅而回头,其实是借机来偷看一眼未来的夫婿。 极其形象地展现出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大明大白地去见的微妙的少女情怀。 4.关于春的古诗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5.关于春的诗歌 (要短一点)1 初恋己变老 老的有些新意 旧柜里两地书 记得那时 想牵手又摸不着的叹息 褪色的照片 我与她头碰头还是粘连地 一把糖,半瓶酒,伸着角的衣柜 把初恋送上车 换来喇叭吹出的新天新地 2 思牵着你 故地重游 影子已斜,身 早就不在此地 冬装挂于枝上 鸟儿双飞 翘不齐 踢踢腿,鞋飞去 光脚在泥里 3 春天 小园内,种下 向日葵种子 夏天 托起的金盘里 盛着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