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对于官吏的描写仅限于怨刺诗吗研究需要,要对于诗经中官吏和诗经怨刺诗一共有31篇《毛诗序》将82篇“风”诗和 49篇“雅”诗列为刺诗,几乎占了全部诗篇的一半,至今公认的怨刺诗仍占全篇的三分之一以上 。 这就是《汉书·礼乐志》所说:“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孔颖达曾说:“怨与刺皆自下怨上 之辞。 怨者情所恚恨;刺者,责其愆咎,大同小异耳。”在诸多怨刺诗中,有一类讽刺诗, 在针砭时弊,表达主观情感时,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特征。 《说文》心部:“怨,恚也。”“恚, 怒也。” 《毛传》解释《大雅·瞻?NB421?》的“天何以刺”为“刺,责也。”同样的刺, 《魏风葛屦》的“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就有明显的讽刺之意了,《大雅·桑柔》的“诵言如醉” 一句,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诵,讽也。 ’……诵言即讽谏之言也。”。 2.诗经里的陈风中的“陈”在什么地方《陈风》是陈国地区的诗歌,共十篇。 相传陈国是周武王封给舜的后代妫满的国家,并把大女儿嫁给了他。陈国的疆土就在今天河南省淮阳一带,这一地区的风俗“妇人尊贵,好祭礼,用史巫。” (《汉书·地理志》)诗风“淫声放荡,无所畏忌”(《佐传》杜注)1、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1]。 【注释】: 宛丘:四周高中间低的游乐场 汤:音荡,荡之借字 值:持。鹭羽:舞蹈道具 翿[1]:音到,同鹭羽 【赏析】: 《宛丘》描写对一位跳舞女子的爱怜,但这样爱怜是一种无望的相思,不过这相思之中双含着一种理解,对女子无论冬夏的舞蹈的一份同情。 2、诗经·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谷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注释】: 东门:陈国都城东门。 枌:音分,白榆 栩:音许,柞树 子仲:陈国的姓氏 谷:毂去车加上一下禾,音古,指风光美好 鬷鬷迈:音纵力,多次来回走 荍:音瞧,紫红荆葵 【赏析】: 《东门之枌》描写陈国男女在歌舞聚会中的恋爱故事,描绘了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最后相互慕悦,赠物定情,其中“不绩其麻”和“越以鬷迈”的描述,尤能见出热恋中的男女特点,也能见出陈国的特定风气。 3、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注释】: 衡门:横木为门,简陋的门。 可以:何以。 泌:音密,泉水 鲂:鳊鱼,黄河鳊鱼肥美,很名贵。 齐姜:齐国姜姓女子,姜姓是齐国国君姓氏。 宋子:即宋国子姓的女子。【赏析】: 描写隐居自乐的生活,甘于贫贱,不慕富贵,所以朱熹解释说:“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辞。 4、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紵。彼美淑姬,可以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以晤言。 【注释】: 池:城池。 沤:浸泡。 叔姬:姬姓家排行第三的女子。 晤歌:对歌。 紵:苎麻 菅:音间,草名。【赏析】: 《东门之池》描写男子对叔姬的爱慕,抒发了两人情投意合的如悦。 诗以浸泡麻起兴,不仅写明情感发生的地点,也暗示了情感在交流中的加深,麻可泡软,正意味情意的深厚,而根本的还在于两人可以相“晤”,有情感的相互对话的基础。5、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将将,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注释】: 将将,肺肺:木盛貌。 昏:黄昏 明星:启明星,天将亮时出现在东方的天空上。 煌煌:明亮的样子。 晢晢:音志,同煌 【赏析】: 《东门之杨》描写男女定期相见,约会不见的失望。从黄昏相见的时光,一直等到天空将明的拂晓,可见情之深切,然而,久侯不至,只有天空的明星照耀,一点寒星,又是何等失望的深切。 6、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墓门有梅,有枭萃止。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注释】: 墓门:墓道的门,也有人考证说是陈国的城门。 棘:酸枣树,人们视为恶树,常用以比喻所憎恶的人。 斯:劈开。 不已:不止,不停止做坏事。 谁昔:由来已久 枭:猫头鹰。 萃:音翠,群栖 【赏析】: 《墓门》讽刺怙恶不悛的恶人,不仅不能正确看待国人的责备,还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颠倒是非观念,所谓“颠倒思予”“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7、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注释】: 防:枋,常绿乔木,可为红色染料 邛:音穷,土丘。 旨:美。 苕:凌霄花 侜:音舟,谎言欺骗 鷊:绶草,十样锦。 惕惕:担心害怕的样子。 【赏析】: 《防有鹊巢》抒发失爱的忧虑。诗以树有鹊巢,丘有花草取兴,各言其所,反兴“予美”所失的忧虑。 8、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佼:姣之借。僚:美丽 舒:舒缓轻盈的样子。 窈纠: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 劳心:思念 懰:音刘,妩媚 慅:音骚,心神不安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赏析】: 《月出》描写在皎洁的月夜之中,对月思念意中人的感情。 诗从望月联想到意中女子的美丽,想起她的面容,想起她的身姿,想起她的体态,越思越忧,越忧越思……深沉的相思,美人的绰绝,月夜的优美,构成了动人情景,又别是一番诗情画意了。9、诗经·陈风——《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匪适株林,从夏南兮!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注释】: 胡:为什么。 株林:株邑的郊外。株,陈国邑名,在今河南省西华县西南,夏亭镇北。 株是陈国大夫夏御叔的儿子百般征舒的封邑。 从夏南:。 3.诗经 小雅·白华 篇赏析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昂烘于煁。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 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赏析】 《白华》是《诗经》中为数颇多的弃妇诗中的一首,从诗中语气来看,主人公应是一位贵族妇女。 《毛诗序》说:“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娶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 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周人为之作是诗也。”朱熹《诗序辨说》云:“此事有据,《序》盖得之。” 并认为此为申后自作。这是颇可征信的。 从《诗经》保存的众多弃妇诗可以看出,无论在民间还是在上层,婚姻中的女性都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如果遇人不良,被遗弃的命运就在所难免。《邶风·谷风》、《卫风·氓》、《小雅·我行其野》以及本诗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表现了这样的史实。 当然,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刚从原始父系氏族社会进化而来的阶级社会里,一切旧道德都在社会巨变中接受着考验,男女地位也是这样,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指出的那样:“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正因为如此,《诗经》中的弃妇诗比后代同类题材的诗歌具有更为深沉的心灵震撼力和历史认识意义。 全诗共八章,章章转换比兴之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都有可玩味之处。 第一章以菅草和白茅相束起兴,映射夫妇之间相亲相爱正是人间常理。 其中的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有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情意义,与《召南·野有死麕》中的“白茅包之”“白茅纯束”相参证,可见“白茅”在当时是一个常用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本来常理不言自明,可是现在偏偏是“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一正一反,奠定全诗凄婉而让人心寒的悲剧基调。 第二章以白云普降甘露滋润那些菅草和茅草,反兴丈夫违背常理,不能与妻子休戚与共。 虽然从字面上看是白云甘露对菅草茅草的滋润与命运之神对被弃女主人公的不公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和映射关系,但实际上看似怨天实为尤人,矛头所向实际是这不遵天理的负心丈夫。 诗的第三章以北流的滮池灌溉稻田,反向对应无情丈夫对妻子的薄情寡义。 此章虽然在起兴方法上与前两章一样,以物喻人,以天道常理反兴人情乖戾,故郑笺解释曰:“池水之泽,浸润稻田使之生殖,喻王无恩于申后,滮池之不如也。”但是紧接着长歌当哭的女主人公话锋一转,由“之子”转向“硕人”。 关于“硕人”,前人如孔颖达疏引王肃、孙毓说,以为硕人指申后,朱熹《诗集传》以为硕人指幽王。揆诸原诗,以下提及硕人的两章都以物不得其所为喻,暗指人所处位置不当。 郑玄笺解“硕人”为“妖大之人,谓褒姒”,与诗意合。话锋既转,下一章的感叹就显得自然而贴切了。 第四章承前三章反兴之意,以桑薪不得其用,兴女主人公美德不被丈夫欣赏,反遭遗弃的命运。故王先谦云:“诗人每以薪喻昏姻,桑又女工最贵之木也。 以桑而樵之为薪,徒供行灶烘燎之用,其贵贱颠倒甚矣。”(《诗三家义集疏》)与自身命运相反,“维彼硕人”,想起那个“妖大之人”现在却媚惑丈夫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这一切实在是煎熬人心的事情。 第五章以钟声闻于外,兴申后被废之事必然国人皆知。俗语“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之谓也。 自己已经被废,心却念念不忘,于是有了“念子懆懆”的弃妇;既已弃之,必先厌之,于是有了“视我迈迈”的无情丈夫。对比中弃妇的善良和顺、丈夫的轻薄无情显得更为鲜明。 第六章诗意与第四章相近,以鹤鹙失所兴后妾易位。同时鹤的洁白柔顺和鹙的贪婪险恶与申后和褒姒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 “妖大之人”的媚惑实在是女主人公被弃的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她一次次地“维彼硕人,实劳我心”,想起那个妖冶之人就不能不心情沉痛了。 第七章以总是偶居不离的鸳鸯相亲相爱,适得其所,反兴无情无德的丈夫不能与自己白头偕老的悖德举动。 这一章要与第四、五、六章连起来读才会更深一层地理解弃妇的怨恨。她实际上是在说,虽然那个妖冶的女人很有诱惑力,如果你做丈夫的考虑天理人情而不是“二三其德”,怎么会有今天的结果呢? 诗最后一章以扁石被踩的低下地位兴申后被黜之后的悲苦命运。 被遗弃的妇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命运,“之子之远,俾我疧兮”。面对茫然不知的前途,能不忧思成疾吗?朱熹《诗集传》以为“扁然而卑之石,则履之看亦卑矣。 如妾之贱,则宠之者亦贱矣。是以之子之远,而俾我疡也”。 此说可备一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诗的首章以咏叹始,三句以“兮”煞尾,末章以咏叹终,亦以“兮”字结句。 中间各章语气急促,大有将心中苦痛一口气宣泄干净的气势。缓急之间,颇有章法,诵读之时有余音绕梁之感。 读者不可不细察焉。 4.诗经中美人的句子艹蛋的生活XFV :你好。 赞美女: 《卫风 硕人》: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 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陈凤 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紵。彼美淑姬,可以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以晤言。 《陈凤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5.诗经陈风 全文是什么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谷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 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防有鹊巢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甓。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补充: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在河对岸的池塘,长着蒲草与荷花。 追问: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可以解释这段吗?放入 回答: 你是要的“陈风”全文?包括“泽陂”在里面。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补充: 【译文】 那个池塘堤岸旁, 既长蒲草又长荷。 有个健美的青年, 使我思念没奈何。 睡不着啊没办法, 心情激动泪流多。 那个池塘堤岸旁, 既长蒲草又长兰。 有个健美的青年, 高大壮实头发鬈。 睡不着啊没办法, 心中愁闷总怅然。 那个池塘堤岸旁, 既长蒲草又长莲。 有个健美的青年, 高大壮实很威严。 睡不着啊没办法, 枕上翻覆难安眠。 追问: 就只要“泽陂”这段。 6.《诗经·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走出了城东门,只见女子多如云。虽然女子多如云,但不是我心上人。东门:城东门。如云:形容众多。匪:非。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该句是出自先秦佚名《国风·郑风·出其东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原文如下: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白话文释义:我走出了城东门,只见女子多如云。虽然女子多如云,但不是我心上人。身着白衣绿裙人,才让我快乐又亲近。我走出了外城门,只见女子多如花。虽然女子多如花,但不是我爱的人。身着白衣红佩巾,才让我爱又欢欣。 扩展资料 这是一位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专一不二的小诗。全诗二章,每章六句。此诗朴实无华,明白如话,表现了当时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也蕴含着是对那些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人的曲折婉转的批评之意。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二章复叠,妙在均从男主人公眼中写来,表现着一种突见众多美女时的惊讶和赞叹。 “如云”状貌众女之体态轻盈,在飞彩流丹中,愈显得衣饰鲜丽、缤纷照眼;“如荼”表现众女之青春美好,恰似菅茅之花盛开,愈见得笑靥灿然、生气蓬勃。面对着如许众多的美丽女子,纵然是枯木、顽石,恐怕也要目注神移、怦然动心的。 在迈出城门的刹那间,此诗的主人公也被这“如云”、“如荼”的美女吸引了。那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语,正表露着这份突然涌动的不自禁之情。 然而,人的感情是奇特的,“爱情”则更要微妙难猜:“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荼,匪我思且”——在众多美女前怦然心动的主人公,真要作出内心所爱的选择时,吐语竟如此出人意料。 那对东门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赞叹,其实都只是一种渲染和反衬。当诗情逆转时,那盛妆华服的众女,便全在“缟衣綦巾”心上人的对照下黯然失色了。这是主人公至深至真的爱情所投射于诗中的最动人的光彩,在它的照耀下,贫贱之恋获得了超越任何势利的价值和美感。 7.“草菅人命的菅”字的读音是怎样的“草菅人命”的“菅”字,容易被误 读成“guān”(官)或“guǎn”(管),一种是读半边,另一种则是按形近字的音来读,都是不对的。 “菅”字应读“jiān”(尖),也有不 少人把它误读成三声。《说文解字》:“菅,茅也。” “菅”是形声字,从草,官 声,本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 山坡草地,质地坚初,可做炊帚、刷子 等。杆、叶可作造纸原料。 成语“草菅人命”出自《汉书•贾 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岁胡亥之性恶哉? ”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 残,形容残忍之极。 如特务的违法横 行,草菅人命,用绑票的方法,用秘刑 的拷打,都是在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中 进行的。有人将“草菅人命”写作“草管人 命”,是不识“菅”字音义之故,想想便 知,草如何能“管”得了人命?更有甚 者将该成语写成“草奸人命”,实在是荒谬,令人啼笑皆非。 8.求《诗经 陈风 东门之池》的权威翻译及背后的故事《毛序》说:“《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子淫昏,而思贤女以配君子也。”其实,这只是一首男女相会的情歌。 【原文】 东门之池⑴,可以沤(òu)麻⑵。 彼美淑姬⑶,可与晤歌⑷。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zhù)⑸。 彼美淑姬,可与晤语⑹。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jiān)⑺。 彼美淑姬,可与晤言⑻。 【注释】 ⑴ 池:护城河。 ⑵ 沤(òu):长久地浸泡。麻: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皮纤维较粗,可制绳索或纺织品。 ⑶ 彼:那个。淑:贤惠,端庄。姬: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⑷ 晤:相遇,见面,会面。歌:相对而歌,类似于今人对山歌。 ⑸ 纻(zhù):苎麻。麻的一种,其纤维较细,可织布。 ⑹ 语:对话,相互问答。 ⑺ 菅(jiān):多年生草本植物,泡软后可编织物品,其秆叶也可做造纸原料。 ⑻ 言:直抒己意。 【译文】 东门外的护城河呀, 可以浸泡麻草。 那个端庄贤惠的美丽姑娘呀, 我可以与她相对唱个小曲。 东门外的护城河呀, 可以浸泡苎麻。 那个端庄贤惠的美丽姑娘呀, 我可以与她相对唠唠家常。 东门外的护城河呀, 可以浸泡菅草。 那个端庄贤惠的美丽姑娘呀, 我可以与她相对倾述衷肠。 【解析】 男女相约中情感的逐步进展 国都东门外的护城河边,一对相恋的男女经常相约而至,畅述着相互间的爱慕之情。赤日炎炎之时,两个人徜徉在岸畔的林荫道上,或嘻笑打闹,或默默无语;寒风凛冽之中,两人相依相偎,永远说着千篇一律而百听不厌的悄悄话语。尤其在那夕阳西下之时,火红的晚霞挂在西边的天际,把他们本已红透的小脸照得更加妖娆,涓涓细流般的甜言蜜语,掷地有声的海誓山盟,从激动起伏的胸腔里喷薄而出,尚带着芬芳的体温,足以融化对方的心房。 时间是可以证明一切的。情感就在这样的交往中融和,爱慕就在这样的交流中升华。痴情的小伙子先是只能注视着姑娘,给她唱一首挑逗的小曲,把藏在心中的爱传达过去。接着,小伙子就可以靠近姑娘拉拉家常了。再接着,小伙子已经可以与那个端庄而贤惠的姑娘相对倾述衷肠了。干硬的麻菅可以在水的浸泡下变软,美丽姑娘的高傲也可以在耐心进击下变柔。小伙子就像水沤麻一样,正是通过“晤歌”、“晤语”、“晤言”这个感情渐进的方式打开姑娘的心扉,使她柔情似水地接受自己的求爱。从第一幕对歌到第二幕叙话,再到第三幕袒露心曲,把这对男女从接触到倾吐衷肠的情感递增过程,表现得饶有情趣而极有层次。大概此时无话不说无语不悦的青年男女,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心理路程,完成了由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的三步曲,距离“洞房花烛”只有一步之遥了。 世间最难以征服的,莫过于人心;世间最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初恋。尽管人们会说“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初恋不过是一次模拟试验,初恋极可能是一朵不结果的谎花,但初恋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经验,同样需要“不图结果只求曾经拥有”的勇气。青春年少时的恋情人人都经历过,许多年后仍会品咂出它的苦涩,但回味起来仍会那样怦然心动热血沸腾。第一次,而值得珍惜的就正是这“第一次”。 人们珍惜初恋的情感,所以就不情愿它成为一朵谎花,而希望初战告捷,一炮成功。为什么往往初恋是容易“流产”的呢?皆因经验不够与信心不足。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在最困难的时候,如果你能坚持下去,并投入百分之一百二的热情甚至疯狂,事情定会出现转机,奇迹的出现也不是天方夜谭。失败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自己的气馁,一碰到挫折心理底线先溃退了,先打了退堂鼓,实际上放弃追求的正是你自己。 东门外的护城河岂止可以沤麻、沤苎、沤菅?它还可以沤一颗高傲冷峻的心。端庄而贤惠的姑娘最初可能把小伙子的行为当作一场恶作剧,她可以置之不理或嗤之以鼻,甚至会鄙夷地骂一声“臭流氓(mánɡ)”,再把她惹急眼了,兴许会告知自己的父兄把轻薄的小伙子胖揍一顿。此时的小伙子如果知难而退,也就真正应了“臭流氓”的称谓。知难而上,方显英雄本色。不要放弃,不要气馁,“真诚所至,金石为开”,拨开了遮挡在眼前的迷雾,就看见了刺目耀眼的太阳。锲而不舍的追求不仅可以抹平他人的误解,还会融化掉任何坚冰,包括姑娘那颗孤傲的心。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不便宜”就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寻求意中人是这样,做任何事情岂止不是这样? 9.诗经 白华写什么蜡笔爱小新qm :你好。 《小雅 鱼藻之什 白华》: 白华菅(jiān)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bǐ)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biāo)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áng)烘于煁(chén)。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cǎo)懆(cǎo),视我迈迈。 有鹙(qiū )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qí)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qí)兮。 《白华》是《诗经》中为数颇多的弃妇诗中的一首,从诗中语气来看,主人公应是一位贵族妇女。《毛诗序》说:“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娶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周人为之作是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