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的韵脚字

1.诗的韵脚

韵脚是每一句诗中押韵的子的韵母,也就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比如 枯藤老书昏鸦ya 小桥流水人家jia 古道西风瘦马ma 夕阳西下xia 断肠人在天涯ya 可以看到,每个拼音的后面都会有a的韵母,这就是韵脚 这个知识上初一就学了 一、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二、“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通俗文学押韵字的归类.它以北方话为基础,把汉字按字音的韵母归纳为十三类,称为“十三辙”.各辙的名称在记载中有所不同,如“也斜”辙也有称“乜斜”辙的,“衣期”辙也有称“一七”辙的.等等.韵母有韵头、韵腹、韵尾之分,凡韵尾相同、韵腹相同或相近的,不管韵头是什么,都归为一类.这样,每一辙就可能包括一至五种韵母的字,情况如下:⑴发花辙 包含韵母为 a、ia、ua 的字,如“发、家、花”.⑵梭波辙 包含韵母为 e、o、uo 的字,如“哥、波、梭”.⑶也斜辙 包含韵母为 ê、ie、üe 的字,如“唉、斜、约”.⑷姑苏辙 包含韵母为 u 的字,如“姑、苏”.⑸衣期辙 包含韵母为 i、ü 的字,如“衣、十、鱼”.⑹怀来辙 包含韵母为 ai、uai 的字,如“来、怀”.⑺灰堆辙 包含韵母为 ei、uei(ui) 的字,如“悲、灰”.⑻遥迢辙 包含韵母为 ao、iao 的字,如“高、遥”.⑼由求辙 包含韵母为 ou、iou(iu) 的字,如“由、求”.⑽言前辙 包含韵母为 an、ian、uan、üan 的字,如“班、前、端、冤”.⑾人辰辙 包含韵母为en in uen(un) üen(ün)的字,如“人、亲、春、君”.⑿江阳辙 包含韵母为 ang、iang、uang 的字,如“刚、江、荒”.⒀中东辙 包含韵母为 eng、ing、ueng(weng)、ong、iong的字,如“灯、丁、翁、中、穷”.另外还有一道小辙儿:er .用于儿化合辙.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五句韵脚:号、茅、郊、梢、坳.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五个韵字虽然与“十三辙”的“遥迢”辙相合,但杜甫诗歌并不是按照“十三辙”去押韵的,而是按照他们那个时代的韵书(《切韵》或《唐韵》等)去押韵,因为“十三辙”形成于杜甫之后的明清时代,杜甫此诗下面部分以及其他诗歌的韵脚,多与“十三辙”不合.。

2.怎样读古代诗歌的韵脚字

诗歌是按当时语音押韵的。

由于语音变化,前代的诗歌后代 人读起来,有些诗句便不押韵了。对于那些读起来不押韵的诗 句,应如何读它的韵脚字呢?学术界虽有不同看法,但大多数人 主张在一般场合下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应按普通话语音去读, 逢到不协和之处,说明这是古今音变形成的就是了。

过去有人主张采用“协(叶)音”的办法。这种办法在南北朝 时代便有人采用了,至宋代朱熹作《诗集传》、《楚辞集注》而 集其大成。

所谓“叶音”,便是将不协和的韵脚字改念一个音, 使它与其他的韵脚字协和。 为了跟“羊、堂、疆”押韵,于是将“飨”改念平声字,将 “觥”改念为“光”的字音;同样,为了跟“渚”押韵,将“予” 改念为上声字,将“下”改念为“户”的字音。

这种办法受到了后代古音学家的批评,认为它主观随意,矛 盾百出,不合科学。但是,冷静一想,也应肯定这种办法是一种 历史进步。

它的很多猜测与后代的古韵分部绝大部分相合,如 “飨”、“觥”在上古正好是平声[阳]部字;它实际上还是一种 比较原始的古音构拟方法。 当然,它只是一种猜测,缺乏科学依 据,所以提倡读叶音是不对的。

那么,能不能读用科学方法构拟出来的古音呢?这在大多数 场合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古音构拟也只是近似音,很难准确无 误;同时,光韵脚字读古音,其他字读今音,也非常别扭;何 况,古音读也难读准,听也听不懂。

明代著名古音学家顾炎武便 闹过这方面的笑话。他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又是古音学的奠基 人,但他主张按古音读《诗经》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倒退主张。

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记载说: 亭林先生西游,主李天生家。一日,亭林卧未起,天生谓之 曰:“汀芒矣!”亭林愕然。

天生曰子好讲古音,尚不知‘天’ 应读‘汀’,‘明’应读‘芒’耶?”亭林为之大笑。盖嗜古之不可 泥古也。

李天生巧妙地讥讽了顾炎武“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的复 古主张,使顾氏也有所醒悟。当然,顾炎武所读的古音还谈不上 科学构拟。

但即使现在或今后构拟出了完全准确的古音,也是不 能照读的,除非在古音教学中偶尔出示一下,正如出示一件古生 物标本一样。 还有人认为自己的方言合古音,按方言读很协和,因而主张 按方言读。

除了自我欣赏以外,这也是行不通的。很难说哪一 种方言是古音的嫡系,而且没有任何一种方言能像普通话一样为 全民所了解和接受。

总之,一般场合只能按普通话语音去读那些今曰听来已不押 韵了的韵脚字。 不仅诗歌如此,其他韵文、韵语也是一样。

3.什么是诗歌中的韵脚

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

【释义】成韵的诗文中押韵的句末字。

【示例】白朴的《天净沙·秋》的韵脚是霞、鸦、下、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已落重收》:"不止题目,向有人赋次韵脚亦同。"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至 开元 二年, 王邱 员外知贡举,试旗赋,始有八字韵脚,所谓'风日云野,军国清肃'。"《红楼梦》第三七回:"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做一首。"

下一篇
鹤年诗经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