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的三大要素

1.诗歌有什么要素

一首好诗的要素有八: 1,要有好的立意,诗意要有现实的意味,如果是小我的,也要见到大我的存在。这是引发共鸣的前提条件。 2,诗的语言要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带水,要具备现时代各层次读者欣赏的层面,当然不是说要把诗写成白话。 3,内在美要有,这种美要体现在美学、音乐上,要有节奏感。 4,最好要有哲学的意义,这是生活的需要,而非哲学意义上的虚伪。 5,要让别人能读懂,让人看后摸不着头脑的诗不要拿出来发表。 6,要言之有物,不能无病呻吟。 7,如果可能,要有大气的一面,正直的一面,率真的一面。 8,体现诗人的正确心态与个性,这是诗的特点之一。

满意请采纳

2.散文的三大要素是什么,有谁知道么

小说有三大要素.散文有三大特点.

散文这一文体有三大特点。首先是题材广泛,取材自由。它可以写真人真事,也可以虚构加工;可以选取工作和斗争生活的全过程,也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场面、一个片断、一个镜头来加以生发和开掘;可以从一粒沙中见世界,也可以在半瓣花上说人情;可以写宇宙之大,也可以写昆虫之微。不论是新鲜的人、事、物、景,也不论是思想中的火花,或感情上的一次波澜,都可作为散文的题材。散文的领域海阔天空,自由广泛;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其次,散文的行文自由,不受任何格式和框框的限制。它不必像诗歌那样凝炼、押韵和遵守格律,也不必像小说那样细致地刻划完整的人物形象,更不必像戏剧那样写出矛盾冲突发展的全过程,它可以无拘无束地运用各种形式和表现方法。而在结构布局上,它还可以不拘一格,散得开,收得拢,分合自如。只要有一条明晰的线索将所写的各部分内容贯穿,就能自成篇章。在表现方法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可有所侧重,也可综合运用。

再次,在语言上,散文注重文采。散文不像小说那样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招引读者,也不像戏剧那样以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来赢得观众;它的艺术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语言的凝炼优美,质朴清新,或者绚丽斑斓、热情华丽。即使是议论性的文字,也都十分讲究形象化,决不拉长面孔说教,而是使无形的具体可感,无声的音绕于耳,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3.诗歌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诗有三大要素,“韵、律、味”。

第一要素——韵:韵指“押韵”。押韵是诗的第一要素,也是诗的最基本的形式。古典诗讲求押韵,不押韵的诗就不是汉诗,可能叫什么“散文诗”,“自由诗”,“现代诗”之类的文体。

押韵的目的是利于读者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求。人们通常说某首诗很有韵味,指的就是诗韵和诗味。什么叫押韵呢?简单地说就是上一句末字的韵部与下一句末字的韵部相同。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光”与“霜”都同属“昂”韵,就算是押了韵;又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晓”与“鸟”统属“凹”韵,也是押了韵。但诗通常是四句以上,因此还有第三,第四,第五句。要不要押韵呢?这就要根据诗的体裁而定了。如是古风,押韵就自由得多,可以隔句押,也可以通篇押,还可以中途换韵押。总之,无论是通篇押(一韵到底)还是换韵押,都必须押在同一韵部上,押错韵部,诗就有问题,吟诵时就会感觉聱牙涩口。

4.文学的表达方式,诗歌的体裁,小说三要素,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方

诗歌体裁:叙事诗,抒情诗,散文诗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刻画人物主要以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为主。

表达方式有议论,描写,抒情,记叙

诗歌体裁有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

小说三要素是时间,人物,地点

刻画人物方法可从心理,肖像,神态,动作【属正面刻画】,侧面烘托等

散文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一条主线贯穿全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诗歌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哪三大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6.现代诗歌都具备那些因素

写诗可以分为三层:一是写客观世界;二是写主观世界;三是二者兼顾。任何一个诗人的主观世界都有他所经历的生活的道路的烙印,因而他在诗作中会不自觉地把他的思想折射出来。

一首好诗应具有七个要素:立意深、构思巧、形象美、感情真、意境高、语言新、手法巧。

主题的深度决定诗人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的水平。主题可能先有,可能在被感触的素材中产生。主题要有最适合的载体,主题与题材应实现和睦的完美统一,主题与客体应和谐地对位。主题可以不外露,最好交给读者(应该相信他们)。说明和阐解主题都是不感人的。对题材的选择,角度要新。对题材的剪裁要慷慨。这样有利于对主题的表现。仅仅写一点情绪、一点印象、一点观念只能流于肤浅。不要忘记他们会帮助我们丰富主题。主题与我们的人生体验结合了,主题就有了我们的个性色彩。

构思是整个作品的骨架,关系一首诗歌的成败与高低。构思的要害是一个巧字,巧就是不平铺直叙,就是不一般化,就是使人意想不到又引人入胜。构思受主题的引导。构思有不可穷尽的办法,用一种方法构思,会失去新鲜感,勇于探索的诗人在构思上要敢于不断的变化。构思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素材的取舍与组合,以及手法的选用。构思中要找到整个诗歌的最好的连线,比如空间的转换,时间的运转,情绪的流动,感觉的序列都可以连接全诗。空间在一首诗歌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它可以精简素材,有主与次的转变,并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一首诗歌的头尾是构思的难点,诗歌的开头应该把读者尽快引入全诗的意境。诗歌的结尾不是总结,不是封闭、而是要给读者一个全心的境界。多层面比一个层面好,曲线比直线好,空间大比拥挤好,要有反传统的精神。

形象是诗歌的骨肉。形象是根据主题要求和感情的需要,在一首诗歌中由诗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所创造的美。我们要不断的扩大生活的视野,要不断的丰富我们的知识,这是形象的源泉。形象在一手诗歌中不是单一的,要精心的安排主次,协调与统一多形象的关系。要把感情与观念融于形象之中,同时要对形象进行挑选。不要重复别人的形象,也尽力不要重复自己用过的形象。在表现感觉的时候应该注意色彩形象的浓淡对比,音调形象的高低对比。诗歌的形象对于我们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作用与感觉,一是作用与情感,我们通过这两条通道进入诗的王国。

我们作诗的感情必须是真的感情,她应该是展示我们内心世界的通道,她的源泉是爱。我们要有现代人的感情,我们要研究现代人的感情。感情是复杂的多样的,所以诗歌的感情不该是单一的单调的。她只有与我们的人生体验,审美情趣结合了,才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我们要不断的寻找个人与社会感情的共鸣点。

意境是判定一首诗歌美的标准。创造意境一个简洁的方法,就是使自己的形象与感情达到完美的统一与融合。形象提供意境的空间感情决定意境的色调。一行诗可以出意境,一节诗也可以出意境。一首诗往往会出现意境转换的情况,我们在写作的布局中,应该力求转换自然,有层次,有视角有起伏。意境是多种多样的,要不断的追求新的,要写出属于自己的意境,是今人与古人都没有过的意境。只有这样的意境才可以给人们留下深思。意境与构思往往同时出现。要看重意境,要让意境在构思的过程中,加深加浓。加强意境的深度是修改诗歌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人们在读我们的诗歌的时候有一个再升华的过程。读者的经历不同所感受的意境也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作品应有意境的空间而且空间越大越好。意境是全诗的灵魂必须要深远高阔有力度,可以触动人们的心魂。

语言新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无论我们的语言是浓艳还是淡雅、奇险还是平易都应该要求以新取势。语言在诗歌中有双重属性,一是作为审美,一是做媒介。人们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对语言的印象特别深,如果语言平淡他们很难有兴趣卒读的。不要重复别人常用的语言,也不要重复自己常用的语言。词汇不属于任何人的专利,我们必须冲生活采颉并用自己的脑袋加工储备。要善于组合常用词汇,要把常用词汇融入情感,虚实的变化、通感的运用是我们丰富语言的有效方法。句式的变换可以给语言增色,语言的准确首先取决于对生活对人生观察理解的透彻。诗歌的语言贵在精练。要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可有可无的形容词最好不要。要把握住诗歌的本质,解释、说明最好不要。一首诗歌必须有几句叫人难以忘怀的美丽的句子,要不断积累体验运用新语言的方法和习惯。要苦心求新啊!

手法是没有止境的而且还在发展,要寻求独特新奇的手法。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要敢于创新。在创作中手法与构思往往交替进行,互相影响,互相选择,但最后必须达到统一。

7.赏析一首诗的要素是什么啊

诗有三大要素,“韵、律、味”。

第一要素——韵:韵指“押韵”。押韵是诗的第一要素,也是诗的最基本的形式。

古典诗讲求押韵,不押韵的诗就不是汉诗,可能叫什么“散文诗”,“自由诗”,“现代诗”之类的文体。 押韵的目的是利于读者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求。

人们通常说某首诗很有韵味,指的就是诗韵和诗味。什么叫押韵呢?简单地说就是上一句末字的韵部与下一句末字的韵部相同。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光”与“霜”都同属“昂”韵,就算是押了韵;又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晓”与“鸟”统属“凹”韵,也是押了韵。但诗通常是四句以上,因此还有第三,第四,第五句。

要不要押韵呢?这就要根据诗的体裁而定了。如是古风,押韵就自由得多,可以隔句押,也可以通篇押,还可以中途换韵押。

总之,无论是通篇押(一韵到底)还是换韵押,都必须押在同一韵部上,押错韵部,诗就有问题,吟诵时就会感觉聱牙涩口。

上一篇
安徐诗经
下一篇
诗经报国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