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堇姝诗经

1.1、《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 2、《诗经·陈风·月出》“

1. 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3.鲍照 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

使诗人吃不下、坐不着、拔剑击柱、叹息不已的,不正是因为自己有才不能为国家效力,有翼不能在蓝天奋飞吗?结句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作了不平之鸣,写得来情横古今,感慨淋漓。在封建门阀等级制度的桎梏下,或因身世寒微,或因为人正直。曾使多少圣贤、志士困顿终身,壮志难酬。“弃官”以下六句,尽力发挥想象,以还家的乐趣陪衬出行路多艰,仕途多险。语言愈通俗,意思愈高雅;极沉痛的感情,用极诙谐的语调表现出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4.杜甫

诗人游览武侯祠,描写了武侯祠周围的景色,抒发了对诸葛亮崇敬的心情及深切的缅怀。而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更让诗人倍感惋惜。全诗内涵深刻,感人至深。

2.瑾萱出自哪首诗,瑾萱出自诗经哪个诗句,瑾萱出自诗经

“瑾萱”出自《诗经》的“瑾璟玲珑瑛瑶琼,萱草茵茵芮葱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玉器发出的声音清脆纯净,香草生长郁郁葱葱。比喻美好纯洁的人。

藏头诗:瑾萱,这首诗是用同一个偏旁去写的。

诗中的“瑾”,读作jǐn,形声,从玉,堇(qín)声,表示美玉,如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玲珑的意思:1、玉声。2、(器物)精巧细致。3、(人)灵活敏捷。

萱是一种香草,用来比喻纯净高洁的心灵。

扩展资料:

“瑾”字解释:

瑾 jǐn【名词】

1、形声。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

2、同本义

3、又如;瑾瑜(瑾瑶。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

4、比喻美德。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

“萱”字解释:

1、形声。从艹,宣声。本义:萱草。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

2、同本义如:萱苏(忘忧草);萱草忘忧(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

3、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后因以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

4、引申为忘记。谖本又作萱。

3.诗经 静女的翻译

1、翻译: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白茅,诚然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2、原诗: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拓展:

《国风·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4.诗经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汝)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课文译释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的角楼等我。

隐藏起来不让我看见,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一支红色的笛管。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

姑娘从郊野采来茅草芽送我作为信物,真是美好新异。

并不是茅草芽有多美,而是因为美人所赠。

评析

《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