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讲课

1.给高中学生讲解《诗经》,时间很短,只有三个课时,讲什么内容比较

杨戈琪老师开场讲述了《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滥觞。

然后介绍了《诗经》的特点:其一、结构上重章叠唱;其二、大多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其三、情感温柔敦厚。并着重谈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在谈及比兴手法对后代诗歌影响的时候,杨老师举出了唐代诗人吴商浩的《泊舟》一诗,又别出心裁地把这首唐诗“翻译”成了诗经体:秋日初晴,高柳螀啼,空感年光,泣涕如雨。满湖菱荇,思彼东归,闲倚南轩,尽日愁苦。

这种妙趣横生的教法不仅体现了杨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让同学们在美的熏陶中感悟到唐诗中借景抒情的手法完全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赢得了满堂的喝彩和掌声。杨老师还引用了大量的民歌俚语,如《房上瓦的琉璃瓦》、《五月五的花绳绳》等,讲解了其中的爱情故事,分析了其清新明快的语言中所运用到的表现手法无不起源于《诗经》。

这些原生态的民歌民谣,大大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提升了同学们对民间俗文学的认识。

2.语文九年级下册书中第24课《诗经》两首的课文

【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 蒹葭苍苍(1),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2),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3), 道阻 且长。

溯游从之(4),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5), 白露未晞(6)。

所谓 伊人, 在水之湄(7)。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8)。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9)。 蒹葭采采(10), 白露未已(11)。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12)。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13)。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14)。

3.我要讲诗经的课,20分钟,该如何安排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可先讲这首诗在诗经中的地位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然后顺道批判一下现在腻腻歪歪的所谓言情小说

爱情,应该是坦白\正当的,是应当积极进取的\不畏险途的

古代的一些礼教的卫道士

说这个诗歌是"找贤"不是"泡妞"

这是地道的\无耻的歪曲

你应当批判一下

最后嘛

就照本宣科地讲讲诗歌结构

然后同学们谢谢听讲

4.《诗经》氓的讲课流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么多,可累死我了,要最后两段自己找注释:(后两段)妇:妻子室:家室夜:晚上遂:满足暴:凶暴知:知道静:静静的躬自:独自及耳偕老:白头到老老使我怨:得到怨恨泮:岸总角:同年晏晏:和柔旦旦:诚恳反:反覆反是不思:回想过去的事亦已焉哉:不要说了好啦,不够再找我要吧。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