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名里带弋字的诗词有哪些1、《揆初之日承父用晦以余前风登玉华楼玩月借宋青山诗韵赋诗称寿仍和答之并示甥侄》 宋·程公许 防意由来似守城,涧潢洁祀及良辰。命名犹念记闾史,学道粗知存谷神。 2、《寄令狐揆二首》 宋·宋祁 楚山千叠隐南辕,汉渚风樯箭浪翻。流水东西俱怨别,离亭长短共销魂。 3、《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唐·沈佺期 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大业永开泰,臣道日光辉。盐梅和鼎食,家声。 4、《宿陈留李少府揆厅》 唐·祖咏 相知有叔卿,讼简夜弥清。旅泊倦愁卧,堂空闻曙更。风帘摇烛影,秋雨。 5、《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 唐·杜甫 老年常道路,迟日复山川。白屋花开里,孤城麦秀边。济江元自阔,下水。 6、《解连环·揆余初度》 宋·刘克庄 揆余初度。笑汝曹绯绿,乃翁苍素。一甲子、带水拖泥,今岁谢君恩,放。 7、《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 唐·李逢吉 致斋分直宿南宫,越石卢谌此夜同。位极班行犹念旧,名题章奏亦从公。 8、《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 唐·李冶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湓城潮不到,夏口。 9、《满江红 廉野云左揆求赋南园 庆云都城善》 元·姚燧 面势林塘,紧横睫、觚棱如削。还更比、城南韦杜,去天盈握。便有名园。 10、《蒙赐佳什钦叹不足不揆浅陋辄次元韵》 宋·陈与义 退之高文仰东岱,籍湜传盟其足赖。固知法嗣要龙象,先生端是毗陵派。 11、《叔子五十览揆寄诗遥祝即送入皖》 当代·钱钟书 廿载论交指一弹,移枝栖息祝平安。镜中青鬓朱颜驻,诗里黄山白岳蟠。 12、《登石台山与刘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联句》 宋·胡融 璇台插中天,乾坤发端倪。荆榛夹险道,自古谁攀跻。嘉予二三友,乘兴。 13、《登石台山与胡融李揆王度周仲卿联句》 宋·刘倓 诗见本书胡融诗。 14、《送令狐揆南游》 宋·宋庠 楚泽离愁不避春,柳梢梅萼送行人。绿波易荡销魂水,紫陌难遮拂面尘。 15、《次韵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芜累奉和一首》 宋·苏籀 颙昂经世量,超轶尘秕净。猗欤寻山屐,泛矣随波艇。颜笔振岩崖,戎眼。 2.弋在古文中什么意思1. 小木桩。尔雅˙释宫:「鸡栖於弋为榤。」邢昺˙疏:「弋,橛也。」玉篇˙弋部:「弋,橛也,所以挂物也。今作杙。」 2. 射猎之事。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翟汤传:「遵汤之操,不交人物,耕而后事,语不及俗,惟以弋钓为事。」 3. 姓。如宋代有弋尚节。 4. 部首之一。 5. 用带有绳子的箭射猎。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弋凫与鴈。」 6. 取得。书经˙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史记˙卷四十˙楚世家:「昔者三王以弋道德,五霸以弋战国。」 7. 黑色。通「黓」。见「弋绨」条。 3.弋是什么意思?wtp=tt 网站上有 详细释义 部首笔画 部首:弋 ,独体字。部外笔画:0 总笔画:3 五笔86:AGNY 五笔98:AYI 仓颉:IP 笔顺编号:154 四角号码:430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F0B 名词 弋yì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小木桩。今字作“杙”)。 2. 同本义。 以钩弋压下枝,令着地。——《齐民要术》 3. 系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如:弋(系有丝绳的射鸟短矢);弋罗(矢缴和罗网);弋缴(猎取飞鸟的箭)。 4. 指禽鸟。十二月,鸣弋。弋也者,禽也。——《大戴礼记》 5. 姓氏。美孟弋矣。——《诗·佣风·桑柔》 动词 弋yì 1. 射。用带绳子的箭射猎。戈,缴射也。——《玉篇》;弋凫与雁。——《诗·郑风·女曰鸡鸣》。疏:“弋,谓以绳系矢而射之也。” 公弋取彼在穴。——《易·小过卦》。虞注:“弋,矰缴射。” 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庄子·佉箧》 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吕氏春秋·功名》。注:“弋,缴射之也。” 2. 又如:弋射(射鸟) 3. 取 [take]。如:弋窃(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 形容词 弋yì 1. 黑色 [black] 身衣弋绨。——《汉书·文帝纪》 2. 又如:弋祶(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弋阳腔(yìyángqiāng):发源于江西省弋阳县的一种古老戏曲声腔,亦称“弋腔”。由一人独唱,众人和腔,用打击乐器伴奏。它至今广泛留存在许多剧种中。 在河南郑州登封市弋姓比较多 登封市大冶镇弋湾村是明永乐九年从山西洪洞迁至登封弋湾,明末清初时弋姓先祖做了大官,后在家乡仿洛阳府衙而建造了弋家大院,共四所一进三四合院组成,因此弋湾古代被称为“小洛阳”,后来弋家更是人才辈出。据说有48个顶子,即48人在朝为官。 弋(弋射) 古人用弓射禽鸟,使用的箭,有两类,一类是箭尾不系丝绳的,另一类在箭尾系上一根丝绳。这个丝绳叫做缴。前者是一般的射箭,简称射或弓射。后者则称弋,或弋射。早在周代,已有弋射。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子”。弋凫与雁,便是用带丝绳的箭射野鸭和雁子。后一句是说射到了野禽,同你烹食。《孟子·告之上》记,有两个人向弈秋学棋艺,一人老想着要拿弓缴去射大雁,听讲分心,未能完成学业。弓缴,便是弋射。《夜读拾得录(一○七)·反语释罪》一文中提到齐景公好弋,即爱好弋射。 系着生丝绳的缴箭,迄今没有见到出土实物,而在汉代画像石上,有刻凿的图像,当是当时的写实,可供参考。如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石墓内,曾出土射箭图和弋射图,被射中的大雁,带着一条长绳,这就是缴。再对照另一幅射箭图,便看得很清楚了。 左边一人射中大雁,大雁带缴,无法逃脱。右边一人射中大雁后,连缴带雁,已有收获。组词:游弋 扩展阅读: 1 《高级汉语词典》网络 2 《夜读拾零·古器物简说》 开放分类: 汉字,语文,姓氏 “弋”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to catch; to take 2.to shoot with arrow and bow 4.诗经里相守到老的爱情诗 比较经典的《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送给我木瓜,我回报你美玉,这不是报答而已,是我要和你永相好。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大意: 桃树繁茂,桃花灿烂,果实丰硕,枝叶浓密,这个女孩出嫁了,她会是一个宜家宜室,白头偕老的女子。 《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此诗和桃夭一个讲嫁一个讲娶。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大抵这“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便是相爱到老永不放手的最好见证。 5.《郑风•溱洧》一诗所表现的欢乐诗情在《诗经》中你还知道哪些还有《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全诗为新婚夫妇甜蜜的对话,妻子在枕边催促丈夫不要贪眠,快快起来出去打猎 和你一起共同举杯饮酒,一直和你白头偕老,我们弹奏琴瑟增加酒兴,这是何等舒服快乐的美事啊广为人知的成语“琴瑟和鸣”就典出于此,体会了夫妻恩爱和谐的美好情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