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从军”的诗词有哪些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传颂。 2)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3) 自从军事行动扩张后,他便伤时感事,寝食不安了。 4) 好久以后,母亲才收到了儿子从军队寄来的信笺,尽管是片纸只字,但母亲心里得到了慰藉。 5) 我当年血气方刚,一冲动就从军去了。 6) 他立志从军,雷打不动。 2.十五从军征的古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 3.关于从军的古诗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4.有哪些关于从军的古诗1.从军行·其二 唐代: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2.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从军行 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古从军行 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昌龄写了那首从军诗? 从军行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5.有哪些关于从军的古诗1.从军行·其二 唐代: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2.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从军行 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古从军行 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昌龄写了那首从军诗? 从军行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6.励志从军的诗句1.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译文: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蜀相》 译文: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3.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4.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5.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译文: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6.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译文: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7.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译文:白发将军虎老雄心犹在,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 8.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译文: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9.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10.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7.谁能找到一些关于"从军"的诗从军诗五首 一 从军有苦乐。 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 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 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 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 忽若俯拾遗。陈赏越丘山。 酒肉逾川坻。军中多饫饶。 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 空出有余资。拓地三千里。 往返速若飞。歌舞入邺城。 所愿获无违。昼日处大朝。 日暮薄言归。外参时明政。 内不废家私。禽兽惮为牺。 良苗实已挥。窃慕负鼎翁。 愿厉朽钝姿。不能效沮溺。 相随把锄犂。熟览夫子诗。 信知所言非。 二 凉风厉秋节。 司典告详刑。我君顺时发。 桓桓东南征。泛舟盖长川。 陈卒被隰埛。征夫怀亲戚。 谁能无恋情。拊衿倚舟樯。 眷眷思邺城。哀彼东山人。 喟然感鹤鸣。日月不安处。 人谁获恒宁。昔人从公旦。 一徂辄三龄。今我神武师。 暂往必速平。弃余亲睦恩。 输力竭忠贞。惧无一夫用。 报我素餐诚。夙夜自恲性。 思逝若抽萦。将秉先登羽。 岂敢听金声。 三 从军征遐路。 讨彼东南夷。方舟顺广川。 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 桑梓有余晖。蟋蟀夹岸鸣。 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 凄凄令吾悲。下船登高防。 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 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 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 兹理不可违。四 朝发邺都桥。 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 左右望我军。连舫逾万艘。 带甲千万人。率彼东南路。 将定一举勋。筹策运帷幄。 一由我圣君。恨我无时谋。 譬诸具官臣。鞠躬中坚内。 微画无所陈。许历为完士。 一言犹败秦。我有素餐责。 诚愧伐檀人。虽无铅刀用。 庶几奋薄身。 五 悠悠涉荒路。 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 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 蹊径无所由。雚蒲竟广泽。 葭苇夹长流。日夕凉风发。 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 鹳鹄摩天游。客子多悲伤。 泪下不可收。朝入谯郡界。 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 黍稷盈原畴。馆宅充鄽里。 士女满庄馗。自非贤圣国。 谁能享斯休。诗人美乐土。 虽客犹愿留。 8.形容从军的诗词部队或者从军的话,边塞诗就是最好的,而诗经里面也有专门的战争诗。 边塞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王翰,崔颢,李颀等!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