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含有四字成语的诗句有哪些一、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1、【诗经·国风·周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赳赳武夫——赳赳武夫,公侯干城。2、【诗经·国风·召南】 鹊巢鸠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有女怀春——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3、【诗经·国风·邶风】 泣涕如雨——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悠悠我思——瞻彼日月,悠悠我思。新婚燕尔——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我心悠悠——思须与漕,我心悠悠。携手同行——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4、【诗经·国风·庸阝风】 胡天胡帝——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5、【诗经·国风·卫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泣涕涟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二三其德——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言笑晏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6、【诗经·国风·王风】 遇人不淑——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7、【诗经·国风·郑风】 人言可畏——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孔武有力——羔裘豹饰,孔武有力。邂逅相遇——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8、【诗经·国风·魏风】 夙夜无寐——予季行役,夙夜无寐。9、【诗经·国风·唐风】 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悠悠苍天——父母何食?悠悠苍天!10、【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诗经·国风·曹风】 衣冠楚楚——蜉蝣之羽,衣裳楚楚。12、【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万寿无疆——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风雨漂摇——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二、出自《诗经·大雅》的成语1、【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自求多福——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小心翼翼——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天作之合——文王初载,天作之合。2、【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不可救药——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同仇敌忾——修我戈矛,与子同仇。3、【诗经·大雅·荡之什】 投桃报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进退维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明哲保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爱莫能助——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长舌之妇——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三、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1、【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兄弟阋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寿比南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乔迁之喜——出于幽谷,迁于乔木。2、【诗经·小雅·白华之什】 不醉无归——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3、【诗经·小雅·彤弓之什】 载沉载浮——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诗经·小雅·小旻之什】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巧言如簧——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生不逢辰——我生不辰,逢此鞠凶。5、【诗经·小雅·桑扈之什】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绰绰有裕——此令兄弟,绰绰有裕。四、出自《诗经·颂》的成语1、【诗经·颂·闵予小子之什】 高高在上——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 2、【诗经·颂·商颂】 无所适从——寝成孔安,无所适从。 2.诗经中的一首四言律诗宋学:是宋、元、明经学研究的主流。 宋学不满汉学只讲美刺的毛郑诗学,集中批判毛诗序。苏辙《诗集传》、郑樵《诗辨妄》、王质《诗总闻》,代表性的是朱熹的《诗集传》,废序言诗,自由讨论。 跳出汉学的窠臼,而讲出了宋学的特色。宋学以理说诗,主性情、主义理。 “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四书集注》)这样《诗经》有汉学家的政治教科书变成了宋学家的“理学教科书”。 宋学的功劳在于指出了《诗经》中存在着大量的与“美刺”无关的民间歌谣。“凡诗之所谓风者,所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诗集传》序)宋学的弊端在于指责这些民间歌谣是“恶为可诫”的淫奔之诗。宋学还有脱离训诂、随意穿凿的毛病。 3.四言句式诗经的好处1、《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4、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5、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理由: 1、《诗经》内容丰富,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通过以上几首使我们对先上的生活和思想有所了解和认识。 2、《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其中所使的比喻、夸张、抒情等表现手法很值和我们学习,对我们今后的阅读与写作都会有很大帮助。 3、《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这在其它历史时期的中国诗歌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学习《诗经》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祖国文化的了解,对于促进国学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4.《诗经》中有诗意的四字成语有哪些1、宜家宜室:《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为鬼为蜮:《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3、彤云密布:《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4、日升月恒:《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5 、坐怀不乱:《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6、如日中天:《诗经·邶风·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7、手舞足蹈:《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8、摽梅之年:《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9、同仇敌忾:《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10、呜呼哀哉:《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左传·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11、琴瑟之好:《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12、投桃报李:《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3、至死靡它:《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14、之死靡它:《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15、进退维谷:《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16、涕零如雨:《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17、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18、宜室宜家:《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9、无冬无夏:《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20、天作之合:《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21、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22、涕泗滂沱:《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23、未雨绸缪:《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24、惴惴不安:《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 25、螓首蛾眉:《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6、忧心忡忡:《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如日方升:《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8、遇人不淑:《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29、如日方中:《诗经·邶风·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5.四字《诗经》有哪些《关雎》《子衿》《桃夭》《击鼓》《氓》《关雎》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诗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来,连个小弯儿也不拐。但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 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子衿》子衿 先秦: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末章写她在城阙等待情人而不见来,心情焦灼,来回走着,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一样漫长。 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划了诗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描写法,在后世文坛上发展得更加细腻,更加深刻,更加多样化,而上溯其源,三百篇已开其先。 正如钱锺书《管锥编》所指出的那样:“《褰裳》之什,男有投桃之行,女无投梭之拒,好而不终,强颜自解也。《丰》云:‘悔余不送兮’,‘悔余不将兮’,自怨自尤也。 《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桃夭》先秦 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 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击鼓》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 该诗叙述了一位征夫对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流泪蒙眬,肝肠寸断!《氓》先秦 佚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 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