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有关古筝的诗词诗词中含有古筝二字或描写古筝的诗词或描写古【筝】 唐 白居易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 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 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 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 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 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妮:通“讠尼” 【夜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李端《听筝》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萧纲《弹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2.诗经《国风.邺风.击鼓》选取古筝配乐,急求击鼓是那首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那首吧?是讲的带有战争后的情形?是思念故人?我觉得这首诗偏于刚强,但是感情却又十分真挚,是男人之间的义。所以配乐应该得刚柔并济,大气磅礴一点。 而且不能没有古典乐的感觉,所以应该在中国的古典乐里面找。虽然我偏爱古琴吧,但是很明显不合适,所以我想也许可以选其他乐器?我想想看啊!恩…… 有一首日本的当代曲【荒城之月】描写诗中的战后场景倒是相衬,但是不符合情感。 感觉知道的古曲好少。唔,感觉知道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的人会更少……`所以,就在那个死生契阔那里来点爱情的吧……额……突然发现你的要求是古筝配乐好吧……可以要将军令来配前八句?然后到死生契阔就不行啦你看前面的和后面很明显有个分水岭所以就等着将军令放到第一乐段结束然后我想可以上广陵散,不知道你喜欢不?这个不太符合现在的一般人口味,所以可以换一个我看换什么好呢?我想想啊!恩……可以换个抒情的……雪山春晓?大概差不多啦吧建议可以去听一下其他的,然后自己决定啦!推荐后一段候选:汉江韵,枫桥夜泊,雪山春晓,云裳诉前一段:剑令,临安遗恨,林冲夜奔。 哎,古筝曲就那么一点,还不如现场聘请人弹呢。 3.你知道《诗经》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相传春秋中叶,孔子编定《诗经》 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分为15国风共160 篇,大部分是民歌,质朴自然,文学价值最高;“雅”分为“大雅”和 “小雅”,共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主 要产于黄河流域,包括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等省。主 要描述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有反映徭役赋税给奴隶带来的苦 难,有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讽刺,还有关于周代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记录等。 《诗经》大部分的诗可以入歌,可惜诸多好听的歌曲都失传了, 只有《关雎》尚有谱调可唱。 4.筝和瑟区别中国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瑟曾销声匿迹千年之久,而今“幽兰汉乐”将传说中的声音再次呈现于舞台之上,琴瑟合鸣,乐声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形似古琴,每弦一柱 从竹,争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拨弦乐器。形似瑟。筝是拨弦乐器,战国时已流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传统筝以五声音阶定弦,音域为:13弦筝G~c2,16弦筝A~a2,18弦筝A~d3,21弦筝D~d3 ,25弦筝G~e3 。今常用21弦筝。 他们的指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5.《诗经和楚辞》内容大概讲的是什么《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简称“诗三百”,收集了从西周 初期到春秋末期共500多年间的各类音乐作品,《墨子•公孟篇》 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概括出《诗 经》可诵、可奏、可歌、可舞的音乐性质。 风——共160篇,包括15国的民歌,这些民歌流行于北方各 地(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的北部、四川的东部)。 《风》中的民歌充满了真挚、纯洁、浓郁、丰富的感情色彩。 曲 式结构(分节歌、主副歌、换头等十余种)变化多,表演形式 (独唱、对唱、帮腔等)新颖,是《诗经》中的精华,具有较高 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关雎》、《伐檀》等作品。 雅——大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共105篇,分大雅和小雅, 多是朝会宴飨、个人抒情之作。其中多为反映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同情人民的作品。 颂——共40篇,作品词语晦涩难懂,多为祭祀宗庙祖先的 乐舞。 《楚辞》是一部总集,其中收集了以公元前4世纪(战国) 时的伟大诗人屈原作品为主的辞赋(“楚辞”是战国时期在楚国民 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歌曲体裁。 “楚辞”又被视为一种文体,运 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历史风俗、音乐来进行创作,具 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故名“楚辞”)。屈原的《九歌》、《离骚》、《天问》、《招魂》等作品被收入其中。 它们大部分是可以歌唱的。 《九歌》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不朽之作,它原是楚国民间在祭祀时 所唱的一套歌曲,屈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 《九歌》中充满 着浪漫主义气息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具有神奇的幻想、挚热的 感情。 《九歌》属于组曲形式,共有十一首: 东皇太一(叙述祭天神的排场) 云中君 (祭女性的云神的歌) 湘君 (祭湘水男神的歌) 湘夫人 (祭湘水女神的歌) 大司命 (祭主寿命的男神的歌) 少司命 (祭主寿命的女神的歌) 东君 (祭太阳神的歌) 河伯 (祭男性的河神的歌) 山鬼 (祭女性的山神的歌) 国殇 (祭颂阵亡烈士的歌) 礼魂 (祭祀结束时所唱的歌) 《诗经》、《楚辞》以其极出色的篇章成为传世之经典,集中体 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的高度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