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蝇营狗苟典故出自那里1. 释义:营:像苍蝇到处乱飞比喻某些小人得到名誉,到处钻营的意思。 苟:苟且,这里是不顾优容的意思。 比喻为了追逐好吃的,吃东西,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知羞耻。 2. 典故: “蝇营”出自《诗经·小雅·青蝇》诗。诗共3节,每节都以“营营青蝇”开头,第一节四句:“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形容往来频繁之状;青蝇,蝇类中最惹人厌恶的绿头苍蝇;樊,义同“藩”,即篱笆;恺悌,亦作“岂弟”,和乐平易之意,《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杜预注“恺,乐也;悌,易也”。这四句大意是说,绿头苍蝇真讨厌,嗡嗡营营停在篱笆上面。和善明理的君子啊,决不可听信谗言。 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诗人把播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蝇”,把谗佞小人为争逐名利无孔不入、不择手段的行为称之为“蝇营”,说卑鄙小人象营营往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正人君子要警惕。“狗苟”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之后添了“狗苟”二字,这个成语从此流传。 《送穷文》是一篇颇有寓意的文章,文中说要送走五个穷鬼“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蝇营狗苟,驱去复还”。狗苟,是形容苟且、贪婪下作、偷偷摸摸。“蝇营”和“狗苟”二字均同音相连,在字面上组合得较巧妙。 3、“蝇营狗苟”一般都用来形容没有廉耻的卑污人物。 2.蝇营狗苟的典故“蝇营”出自《诗经·小雅·青蝇》诗。诗共3节,每节都以“营营青蝇”开头,第一节四句:“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形容往来频繁之状;青蝇,蝇类中最惹人厌恶的绿头苍蝇;樊,义同“藩”,即篱笆;恺悌,亦作“岂弟”,和乐平易之意,《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杜预注“恺,乐也;悌,易也”。这四句大意是说,绿头苍蝇真讨厌,嗡嗡营营停在篱笆上面。和善明理的君子啊,决不可听信谗言。 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诗人把播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蝇”,把谗佞小人为争逐名利无孔不入、不择手段的行为称之为“蝇营”,说卑鄙小人象营营往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正人君子要警惕。“狗苟”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之后添了“狗苟”二字,这个成语从此流传。 《送穷文》是一篇颇有寓意的文章,文中说要送走五个穷鬼“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蝇营狗苟,驱去复还”。狗苟,是形容苟且、贪婪下作、偷偷摸摸。“蝇营”和“狗苟”二字均同音相连,在字面上组合得较巧妙。 “蝇营狗苟”一般都用来形容没有廉耻的卑污人物。 3.蝇营狗苟是何意【释义】像苍蝇那样追逐脏东西,像狗一样摇尾乞怜,苟且偷安。形容没有廉耻的人物的卑劣行为。 【出处】春秋·佚名《诗经·小雅》、唐·韩愈《送穷文》。 《诗经》里有一首题为《青蝇》的诗,共三节,每节都以“营营青蝇……”起句。第一节的四句原文是:“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大意是说: 绿头苍蝇真正讨厌,把它赶出篱笆外面。 和善明理的正派人,决不听信挑拨离间。 营营,形容往来频繁之状;青蝇,即绿头苍蝇,是蝇类中最惹人厌恶的;樊,义同藩,即篱笆;恺悌,兄弟般和睦的意思。这首诗,是用来讽刺昏君和谗臣的,诗人把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蝇。从前,人们形容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称之谓“蝇营”,说他们好比往来营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送穷文》中说:“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二字之后,添了“狗苟”二字,从此这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狗,是苟且、贪婪、善于偷偷摸摸的畜牲,用来和讨厌的青蝇并列,是很恰当的。而且“蝇营”二字同音,“狗苟”二字也同音,这句成语,在字面上组合得相当巧妙。 4.诗经关于动物的如:砚鼠《关雎》雎鸠 《凯风》“载好其音” 黄鹂 《诗经·燕燕》《诗经·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燕 《北风》“莫黑匪乌” 乌鸦 《周南;卷耳》 马 《召南;草虫》及《小雅;出车》 草螽 /蝈蝈 《小雅;瓠叶》白兔 《周南;雎鸠》、《曹风;候人》 鱼 《陈风;防有鹊巢》喜鹊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 还有很多:一 鸠 二 睍睆黄鸟 三 萧萧马鸣 四 螽之羽 五 跃跃毚兔 六 潜有多鱼 七 灵鹊兆喜 八 雀无角 九 猫和老鼠 十 沉默的羔羊 十一 呦呦鹿鸣 十二 狗吠非礼 十三 壹发五猪 十四 燕燕 十五 鸡唱东方明 十六 鸿雁 十七 狐狸 十八 暴虎 十九 莫黑匪乌 二十 象牙 二一 圣人鹑居 二二 螓首蛾眉 二三 对牛弹琴 二四 肃肃鸨行 二五 凫鷖在沙 二六 蝇营 二七 狼跋 二八 蟋蟀促织 二九 君子豹变 三十 鴥彼晨风 三一 振鹭 三二 鸱鴞 三三 寄蜉蝣于天地 三四 鹈鹕淘河 三五 《七月》物候历 三六 《东山》动物群像 三七 兄弟如脊令 三八 炰鳖 三九 隼飞戾天 四十 鹤鸣九皋 四一 《斯干》的飞动 四二 蜴与鼍 四三 螟蛉子 四四 交交桑扈 四五 匪雕匪鸢 四六 蟊贼 四七 雄者为鸳雌为鸯 四八 猱升木 四九 鶖占鹤梁 五十 肇允桃虫 5.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什么意思出自《诗经·齐风》。全篇以对话形式,写妻子于天未明时,即一再催丈夫起身,为“鸡鸣戒旦”成语的由来。目前存在两种注释和翻译。 原文 诗经·齐风·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注释第一种 ①朝:朝堂。一说早集。 ②匪:同"非"。 ③昌:盛也。意味人多。 ④薨薨(hōnɡ 轰):飞虫的振翅声。 ⑤甘:愿。 ⑥会:会朝,上朝。且:将。 ⑦无庶:同"庶无"。庶,幸,希望。予子憎:恨我、你,代词宾语前置。 译文第一种 “公鸡喔喔已叫啦,上朝官员已到啦。” “这又不是公鸡叫,是那苍蝇嗡嗡闹。” “东方曚曚已亮啦,官员已满朝堂啦。” “这又不是东方亮,是那明月有光芒。” “虫子飞来响嗡嗡,乐意与你温好梦。” “上朝官员快散啦,你我岂不让人恨!” 注释第二种 朝:上朝的人们 盈:满 则:之,的 昌:日光 薨薨:音轰,象声词 会:即朝会 译文第二种 “听见鸡叫唤啦,朝里人该满啦。” “不是鸡儿叫,那是苍蝇闹。” “瞅见东方亮啦,人儿该满堂啦。” “不是东方亮,那是明月光。” “苍蝇嗡嗡招瞌睡儿,我愿和你多躺会儿。 可是会都要散啦,别叫人骂你懒汉啦!” 赏析 本诗的主题,《毛诗序》以为是“思贤妃”,说:“(齐)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宋朱熹《诗集传》则以为是直接赞美贤妃,谓其“言古之贤妃御于君所,至于将旦之时,必告君曰:鸡既鸣矣,会朝之臣既已盈矣,欲令君早起而视朝也”,“故诗人叙其事而美之也”。而宋严粲《诗缉》以为是“刺荒淫”,清崔述《读风偶识》以为是“美勤政”,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是“贤妇警夫早朝”。本文则认为此诗只是表现一对贵族夫妇私生活的情趣。全诗以夫妇间对话展开,构思新颖,在《诗经》中是别开生面的。姚际恒说:“愚谓此诗妙处须于句外求之。”(《诗经通论》)本来这对夫妇的对话是非常质朴显露的,谈不上有什么诗味妙语,只因为有的类似傻话、疯话,叫人会心发笑,包含着“无理见趣”之妙。古制,国君鸡鸣即起视朝,卿大夫则提前入朝侍君,《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即是。本诗开头写妻子提醒丈夫“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丈夫回答“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想来鸡啼、苍蝇飞鸣古今不会大变,如非听觉失灵,何至二者不分!从下面二、三章妻子所云“东方明矣”、“会且归矣”,可知当是鸡鸣无疑。而丈夫把“鸡鸣”说成“苍蝇之声”,是违背生活常识的,当然“无理”。但如果我们换一角度理解,看作是丈夫梦中被妻子唤醒,听见妻子以“鸡鸣”相催促,便故意逗弄妻子说:不是鸡叫,是苍蝇声音,表现了他们夫妇间的生活情趣,不是别有滋味吗?“反常”而合乎夫妇情感生活之“道”,这正是姚氏所指出的妙在句外。下两章时间由鸡鸣至天亮,官员由已上朝至快散朝,丈夫愈拖延愈懒起,故意把天明说成“月光”,贪恋衾枕,缠绵难舍,竟还想与妻子同入梦乡,而妻子则愈催愈紧,最后一句“无庶予子憎”已微有嗔意。表现夫妇私生活,可谓“真情实境,写来活现”(姚际恒《诗经通论》)。今人钱钟书《管锥编》赞赏此诗“作男女对答之词”而“饶情致”,并说:“莎士比亚剧中写情人欢会,女曰:‘天尚未明;此夜莺啼,非云雀鸣也。’男曰:‘云雀报曙,东方云开透日矣。’女曰:‘此非晨光,乃流星耳。’可以比勘。”这可作为中西比较文学的一段佳话。 本诗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言,句式错综,接近散文化。押韵亦有其特点,头两章四句皆用韵,而首句与次句韵脚同在第三字,而末尾是语助词“矣”,也算韵,王力先生称这为“富韵”。另外第一、二章首句与第三句韵脚同字。第三章则是第一、二、四句押韵,也可见本诗用韵富有变化。 6.蝇营狗苟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这个词的意思是像苍蝇那样追逐脏东西,像狗一样 摇尾乞怜,苟且偷安。 形容没有廉耻的人物的卑 劣行为。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青蝇》、唐•韩愈 《送穷文》。 《诗经》里有一首题为《青蝇》的诗,共三节, 每节都以“营营青蝇……”起句。 营营,形容往来 频繁之状;青蝇,即绿头苍蝇,是蝇类中最惹人厌 恶的一个品种。 诗的内容是说:“绿头苍蝇真讨 厌,赶快把它赶出篱笆外面。和善明理的正派人, 决不会听信挑拨离间的谗言。” 这首诗,是用来讽刺昏君和谗臣的,形容他们 是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谓之“蝇营”, 说他们好比往来营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送穷文》中说:“蜗 营狗苟,驱去复还。” 他在“蝇营”二字之后,添了 “狗苟”二字,从此这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狗,是苟 且、贪婪、善于偷偷摸摸的畜生,用来和可厌的青 蝇并列,很是恰当。 而且“蝇营”二字同音,“狗 苟”二字也同音,这句成语,在字面上组合得相当 巧妙。 7.营蝇狗苟什么意思词目蝇营狗苟 发音yíng yíng gǒu gǒu 释义营:用苍蝇到处乱飞比喻某些小人不顾羞耻,到处钻营的意思。 苟:苟且,这里是不顾羞耻的意思. 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返。” 近义词禽兽不如 反义词光明磊落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另 《诗经》的《小雅》部分,有一首题为《青蝇》的诗,共三节,每节都以“营营青蝇……”起句。第一节四句原文是:营营青蝇,止于樊。 恺悌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形容往来频繁之状;青蝇,是蝇类中最惹人厌恶的绿头苍蝇;樊,义同“藩”,即篱笆;恺悌,兄弟般和睦的意思。这四句的大意是:绿头苍蝇真正讨厌,把它赶出篱笆外面。和善明理的正派人,决不听信挑拨离间。 这首诗本是讽刺昏君和谗臣的,诗人把播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蝇。 形容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称之谓“蝇营”,说他们好比营营往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送穷文》中说:“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之后添了“狗苟”二字,此成语就此流传。 《送穷文》是一篇颇有寓意的文章,他说要送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五个穷鬼,“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参看“语言无味,面目可 憎”)狗,是形容苟且、贪得、善于偷偷摸摸,用来和可厌的青蝇并列。“蝇营”和“狗苟”二字均同音,在字面上组合得较巧妙。 “蝇营狗苟”一般都用来形容没有廉耻的卑污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