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眼睛的诗“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明眸善睐”(曹植《洛神赋》),“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红楼梦》对美女眼睛的描写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林黛玉)、“眼如水杏”(薛宝钗)、“一双丹凤三角眼”(凤姐)。可见,中国传统标准以杏仁眼、丹凤眼,灵动有神韵的眼睛为美,美人的眼睛如秋水、秋波,灵灵有神、楚楚动人。 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眼睛的描绘都提到了“水汪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清扬”是水汪汪的意思,以汪汪的清水比喻灵动明丽的眼睛;晏几道《采桑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以“千斛明珠”比喻明洁灵动而温情脉脉的眼神;唐代李贺《唐儿歌》中有“一双瞳仁秋水”,以秋水比喻明洁的眼池;唐代元稹《崔徽歌》:“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 ” 以“琉璃瓶”、“秋水横波清”比喻明洁而灵动的眼睛;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道:“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以“秋水、寒星、宝珠”比喻明澈有神的眼睛,以“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比喻又黑又亮的瞳仁;曹雪芹《红楼梦》中写众女子经常用“眉蹙春山,眼颦秋水”来描写眉眼特点。 2. 与“青鸟”有关的古诗词1.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唐·陈子昂《感遇诗》 2.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 符因青鸟送,囊用绛纱缝。——唐·李贺《恼公》 4.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唐·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韵》 5.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6.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唐·李白《代寄情楚词体》 7. 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8. 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唐·刘禹锡《琴曲歌辞·飞鸢操》 9. 不学碧鸡依井络,愿随青鸟向层城。——唐·刘禹锡《吐绶鸟词》 10. 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言青鸟罢衔笺。——唐·刘禹锡《怀妓》 11.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 12. 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唐·韩愈《华山女》 13. 不学兰香中道绝,却教青鸟报相思。——唐·李康成《玉华仙子歌》 14.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唐·杜甫《丽人行》 15. 青鸟泉边草木春,黄云塞上是征人。——唐·卢肇《杨柳枝》 16. 紫书分付与青鸟,却向人间求好花。——唐·顾况《梁广画花歌》 17.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李璟《摊破浣溪沙》 18. 青鸟密传云外信,王母夜临香案。——宋·葛长庚《贺新郎》 19.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宋·朱熹《鹧鸪天》 20. 青鸟沈沈音尘绝,烟锁蓬莱宫殿。——宋·史达祖《贺新郎》 21. 当年青鸟去,落叶无人扫。——宋·刘辰翁《千秋岁》 22. 青鸟衔巾久欲飞,黄莺别主更悲啼。——宋·苏轼《赠别》 23. 谁家青鸟穿帘幕,暗传空有阳台约。——宋·赵善括《一斛珠》 24. 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苹中。——宋·彭元逊《满江红》 25. 青鸟来云外,铜驼卧棘中。——宋·陆游《浮世》 26. 说兴殷勤青鸟,暂时相见何妨。——元·白朴《木兰花慢》 3. 描写黑猫的段落恬静的黑,一点一点的被吸引而去,有如掉入无尽黑暗中。 对上眼眸,警惕地望着,充满敌意与驱逐。 清风拂过,凌厉的甩尾,消失在夜色之中,只留下记忆里难以抹去的金眸。 很久回神,唔唔,黑猫的魔法。 抬头仰望高墙之上,黑猫垂荡着的尾巴。 正逢银月作伴,痴痴的望着。 偷偷的望了一眼, 黑猫, 金眸之中,泪水 溢出来了 一直等待着的 在,月中 千年的等待 或许黑猫早就忘记究竟要等些什么 只记得 是不可放弃的 约定, 就因为如此 愿意千年束缚在月下 黑猫蜷缩着 是孤独的神 月色披下 一抹淡淡的影子 吃惊地睁大双眼 4. 与光明有关的诗句爱美就是要求光明。法国作家 雨果 清风高节,争光明。明代文学家 沈德符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关于光明的名言 清·山阴金先生《格言联璧》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人们通过罪恶得到光明。埃·哈伯顿 相信彼岸是光明的世界。中国好声音选手刘欢导师队 袁娅维 萎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光明名言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huo霍):冬葵和豆,其花和叶都顷向太阳。莫夺:没有什么能改变它。这两句大意是:葵藿永远倾向太阳,它的本性是改变不了的。~是诗人发的议论,但它和一般议论不同。它是通过形象描写和比喻等艺术手法来表达的。诗人在这里表示:我的心像葵藿永远倾向太阳一样,永远忠于唐王朝,这已成为天性,怎么也不能改变。现在可借以形容那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忠于国家的决心和意志。 唐代诗人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唐·杜甫《三韵三篇》请看那些光明磊落之人,没有人愿意改变初衷。 唐代诗人 杜甫 《三韵三篇》 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 见宋·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迈往:豪迈直前。这两句大意是:以豪迈直前的气概,说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话。这两句写豪迈无畏的气概和正大光明的语言,多用来称扬人的气概不凡,语言磊落铿锵。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乐全先生文集叙》 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俄国19世纪小说家 屠格涅夫 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关于光明的名言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谁履行真理,谁就进入光明。《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做人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稳。以光明正大,心地坦菠,磊落硬气自许或赞人者可用此语。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袅(niǎo鸟):轻轻飘动。晴丝:晴空里所飘荡的昆虫在春天所吐的细丝。摇漾:飘摇荡漾。这两句大意是:晴空里袅袅飘动的游丝,被微风吹进了寂静无人的庭院,春光荡漾,如同千万根轻柔的细线。这两句可用于描写风和日丽、令人感到温暖恬适的融融春色。用摇漾的线来比喻荡漾的春光,变无形为有形,显得生动确切,而又十分新颖。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 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光明名言 《小学·外篇》生平:毕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光明磊落的。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小学·外篇》 勇气是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光明。华福纳格 老实人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有了阴影,光明才能更具有耀眼。德国作家 海泽 花到三春颜色清,月过十五光明少。 5. 与莲有关的诗句> 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 > 友人致电来,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行到近春园,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 > 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 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 > 炎夏雨后月,春归花寂寞;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 > 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怜君自来高格,爱莲谁若敦颐。 > 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 京北秋来风景异,天高云淡雁迷离;踏破铁岭无觅处,寻遍荷塘空水遗;无可奈何秋睡去,仙衣胜雪倾心起;何故幽叹无缘见,夏风十里一潭碧。 >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6. 关于龙的诗句二月二龙抬头, 风调雨顺好年头; 包谷棒子粗又大, 高梁谷子舞龙头。 《离骚》 屈原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大意为: 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 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 心志不一岂能共处, 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 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 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 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硚一首:“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 ”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