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念屈原的古诗词历代悼屈原诗词不少,摘几篇如下: 《祠南夕望》唐.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离骚》唐.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吊灵均》唐.王鲁复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 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这两句写汨罗江水的深沉万古不变,但它淹没不了骚人屈原的高风亮节。句中的“汨罗”,江名,在今湖南东北部,江有二源,一出江西修水县,一出平江县,古称汨水、罗水,西流至湘阴县入洞庭湖。据说屈原是自投汨罗而死。“骚人”,即骚体诗人,这里指屈原。 “明明唐时月,应见楚臣心。”这两句承上句而来,意为从光辉灿烂的唐时明月就可以看到屈原那颗与日月同辉的心。句中的“明明”,明亮的意思;“楚臣”,指屈原。“楚臣心”,指屈原的爱国之心,与上两句中的“骚人道”是融为一体的。这两句与上两句相对应。上两句是从时间的久远来说明屈原之道永存;这两句则更进一步,从广阔的空间来说明屈原的一颗忠君爱国之心永在。这两句亦有所本。《史记·屈原列传》载:《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竦;濯淖于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皎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在唐代,诗人借日月来抒怀,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作者将皎皎日月与屈原的爱国之心联系起来,更具有诗情画意和深刻含义。 2.关于屈原思乡的古诗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3、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7、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8、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京师得家书》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1、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1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1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4、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16、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17、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 1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2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5、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26、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江楼感怀》 2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2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李煜《清平乐》 3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度大庾岭》 3.有哪些关于纪念屈原的诗句吊屈原 —凝视端午节 你的忧愤太多—《离骚》 只容纳了小部分 剩下的你紧紧抱着 跳入汨罗江中 在你落水的那一瞬间 汨罗江涨潮了 中国的江河涨潮了 真是一场神奇的水灾 没有人能够测量水位 至今 农历五月初五的眼睛 仍然是潮湿的 中国长长的诗歌史 也被浸湿了 至今 还有好多页码无法晾干 年年端午那些激烈竞赛的龙舟 不是为了夺取奖品和掌声 是在夺取你的 骨气和胆气 至于那些紧紧捆着的粽子 显然是一种象征— 表明了正直 美好的灵魂 遭受拘禁 五月初五 咀嚼粽子 咀嚼你的意义 咀嚼悲剧的意义 因此 我祝贺中国— 穿过一连串的悲剧抵达成熟 成熟中紧握着 充足的清醒。 4.纪念屈原的诗词1、离骚 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这首诗运用双关、夸张等表现方法,使全诗更具有表现力和战斗力。短短二十个字,抵得上一篇战斗的檄文,矛头直指那些邪曲小人。 2、屈祠 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诗人在怀念屈原的同时,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楚怀王的恨,滚滚江水埋没了忠魂,实在可悲可叹! 3、祠南夕望 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诗人运用想象、用典等写作手法,对屈原进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报效国家的无奈。 4、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许浑 清湘吊屈原,垂泪撷苹蘩。 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猿。 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 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屈原没有遇到明君的同情和惋惜。 5、夜泊湘江 于武陵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 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 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楚树”、“湘水”、“孤舟”等景物的出现为全诗奠定了悲愁的感情基调。 5.关于思念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杨万里《寄陆务观》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有感》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旧逐空香百遍行。——黄仲则《感旧》 悠悠尘客思,春满碧云中。——白居易《送文畅上人东游》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薛涛《秋泉》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6.感叹时光流逝和怀念屈原的诗感叹时光流逝的: 偈六十三首 宋 释道宁 未透祖师关,时光如箭急。 白发皓然生,新年又五日。 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 宋 陆游 忆到夔门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 当时光景应如昨,绿鬓治中八十余。 春闺怨 唐 程长文 绮陌香飘柳如线,时光瞬息如流电。 良人何处事功名,十载相思不相见。 三月三日忆微之 唐 白居易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临江仙 元 元好问 世事悠悠天不管,春风花柳争妍。人家寒食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千里故乡千里梦,高城泪眼遥天。时光流转雁飞边。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关河道中 唐 韦庄 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往来千里路长在, 聚散十年人不同。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 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 唐 白居易 一别苏州十八载,时光人事随年改。不论竹马尽成人, 亦恐桑田半为海。莺入故宫含意思,花迎新使生光彩。 为报江山风月知,至今白使君犹在。 渔家傲 宋 晏殊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采桑子 宋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 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逝 (金庸) 7.关于思念的古诗杜甫>--------思念亲人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思念故乡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子夜吴歌》----------思念情人 《秋 歌》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冬 歌》 明朝驿使发, 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 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 几日到临洮?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思念朋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李商隐 《夜雨寄北》----------思念亡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