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古文经

1.十三经其中哪几部是古文经

一、十三经中的古文经:《周礼》、《诗》、《左传》、《仪礼》。

哀帝时,刘歆请立古文经《毛诗》、《左传》、《仪礼》于学官。因遭到太常博士群起反对,刘歆离开京都。《周礼》属古文经,西汉末,王莽欲篡权,提出“王田”的主张,要将土地收归国有,利用《周礼》关于井田制的说法,以为现论依据。

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视孔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以董仲舒、何休等为代表,最重《春秋公羊传》。

古文经学崇奉周公,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偏重训诂,与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较弱;以刘歆、贾逵等为代表,最重《周礼》。

三、十三经:唐太和年间(827—835)唐文宗命刻“十二经” 这“十二经”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到北宋中叶,理学 家又抬高《孟子》的地位,将《孟子》列入 “经”的行列,就有了“十三经”。

2.《诗经·大序》 原文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jué) 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於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3.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原文

诗经两首《氓》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mù)止。 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mǐ)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