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忠君报国的诗句

1. 志士仁人,忠君报国的诗句

《雁门太守行》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首先: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 忠君爱国的诗句

1、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崔颢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6、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7、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0、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

3. 有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成语、名句、诗句

成语:赤胆忠心, 忧国忧民, 忠君报国, 碧血丹心, 为国捐躯, 忠心耿耿, 为国尽忠, 殉节报国, 战死沙场名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诗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宋.朱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

4. 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琲牾.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是在他被贬做某地太守的时候写的.写了他想忠君报国投身沙场建功立业的意愿.里面的,“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在古代是表示了兵祸,外敌,这句话就是说他想上战场打击外敌,为国立功. 《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注释]:(1)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2)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3)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正用此意.[赏析]:禅在於悟,在於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而至感悟.此诗就说明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是那样美丽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倾心向往,如果不去观赏一番,真是令人遗憾终生.去观赏了,看到的是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纷纷滔滔,了无穷尽的潮汐.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虽然庐山还是照样的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照样的宏伟壮观,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江的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可以渐悟,也可以顿悟.释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产生思想上的飞跃,豁然开悟,入於禅境.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

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游山西村》《关雎》《蒹葭》《左迁至蓝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8)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1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3)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4)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1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1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1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题目不算难,认真看看你的课本完全可以自己写.。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