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子扶苏的名字出自诗经哪里出自《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一诗出自《诗经》,为《国风·郑风》的第十首。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 原文: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毛诗序》以为:“《山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也,”也就是说,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齐女文姜的讽刺之诗,齐僖公一心想将二女儿文姜嫁于郑昭公忽(郑庄公之子)曾三次向郑昭公忽提亲,郑昭公三次拒绝,使文姜因此而郁郁寡欢而成疾。 所以诗文指出,没见到这个美男子却见到了气势猛烈之人,没见到这个美男子却见到一个狡猾的顽童,所以郑昭公忽才不愿意娶文姜为妻,文姜就没有嫁给郑昭公。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并非为讽刺郑昭公而作,“郑风”在历史上被当作“靡靡之音”的代名词,当时郑国男女的交往是比较开放和自由的。诗中的“狂且”、“狡童”并不是真实意义的讽刺,而是一种开玩笑式的嬉闹。 袁梅《诗经译注》“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崔述《读风偶识》:“昭公为君,未闻有大失道之事。君弱臣强,权臣擅命,虽诚有之,然皆用自庄公之世权重难移,非己之过。厉公欲去祭仲,遂为所逐。 文公欲去高克而不能,乃使将兵于河上而不召。为昭公者,岂能一旦而易置之?此固不得以为昭公罪也。如果郑人妄加毁刺,至目君为狡童,悖礼伤教,莫斯为甚。”以为此诗是讥刺郑昭公忽的,就有失牵强。 2.公子扶苏的名字出自诗经哪里《诗经.国风.郑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注释: 扶苏:枝叶繁茂的大树。 隰:音席,洼地 荷华:荷花。 子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 狂:狂愚的人。且:音居,助词 乔松:高大的松树。 游龙:枝叶舒展的水荭。龙:茏,水荭。 子充:古代的美男子。 狡童:狡猾多诈的小子。 赏析: 《山有扶苏》描写女子恋情的失望。意中追求的子都、子充这样的美男子。结果却遇到的是狂且,狡童。诗以山有高大矫健的大树与美丽鲜艳的水中花相配,兴言男子与女子相配得宜,引出女子的失意,造成反差,形成对照,增强了反衬的效果。 3.诗经中《山有扶苏》是什么意思啊诗经中《山有扶苏》打的意思如下: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 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 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山有扶苏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扩展资料: 《山有扶苏》赏析 全诗共二章,均借草木以起兴。“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描写的尽是山中的树,低谷的花,并未见一人。 其实这并不是情侣约会的地点和景色的描写,因为在《诗经》中,“山有…。,隰有。 ” 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 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起兴,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即这里的兴只从语势或韵脚上引出下文,使诗篇的开头委婉含蓄,与后文的故事并不相关。“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两句是赋,为女子的调笑之辞。 “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孟子·告子上》)。“子都”,似为传说中古代美男子名,这里泛指俊美的男子。 有论者认为“都“姝”古本双声,都”为“姝”的假借。 《说文解字》云:“姝,美也”,故子都就是子美。 女子称所爱为“狂且”,与美男子“子都”对举,明明是双方相约而来,偏说对方非己所爱,心爱叫冤家,可见其性格的爽朗善谑。 第二章是叠章,开头两句仍以草木起兴引起下文。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反复调侃,加强语势,感情也层层递进。“子充”泛指美男子。 论者认为“充”,古韵在东部,姝”,古韵在区部,区东可以对转,“充”即“姝”的对转,故子充与子都实为同指。始为“子都”,此为“子充”,重章叠句,整饬中有变化,更显得错落有致。 少女对心上人主动发起调笑戏谑,可以想象,被调侃的男子绝不会甘拜下风,当有回敬。妙语如珠,往来应答,场面应十分热烈,气氛也极为活跃,少男少女率真爽朗的性格及欢快健康的戏剧性场面,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4.关于“公子扶苏”的诗句有哪些关于“公子扶苏”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公子扶苏”的诗句有: 山有扶苏 : 【先秦】:诗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古筑城曲 【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绥州作 【唐】:韦庄 雕阴无树水难流,雉堞连云古帝州。带雨晚驼鸣远戍, 望乡孤客倚高楼。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问吴宫辞 【唐】:陆龟蒙 彼吴之宫兮江之那涯,复道盘兮当高且斜。 波摇疏兮雾濛箔,菡萏国兮鸳鸯家。鸾之箫兮蛟之瑟, 骈筠参差兮界丝密。宴曲房兮上初日, 月落星稀兮歌酣未毕。越山丛丛兮越溪疾, 美人雄剑兮相先后出。火姑苏兮沼长洲, 此宫之丽人兮留乎不留。霜氛重兮孤榜晓, 远树扶苏兮愁烟悄眇。欲摭愁烟兮问故基,又恐愁烟兮推白鸟。 【山有扶苏】有关扶苏的诗词 古筑城曲 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咏史诗·杀子谷 唐 胡曾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树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