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的韵味

1.有关韵味的 古诗词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青玉案

作者: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

碟恋花

作者:【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纳兰容若(要说韵味,当是容若."爱君闭底有烟霞,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个"人生若只如初见,,一个"当时只道是寻常."都是极有味道的词.安意如的书很好,用故事的形态讲诗词.建议去看)

越人歌 (无名氏·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知不知?

(唐·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要说韵味,相思最有味,红豆为最.爱情,酸甜苦辣,人生百味,不抵相思.)

河水见清幽

桑树见消瘦,

南来又南去的燕子带走相思豆。

人约黄昏后,

是种懒散的自由,

想起红豆,

放下思愁,

面容会依旧?

谁到鹊桥东,

望眼越重楼?

几步徘徊是种情愿的等候,

谁在鹊桥东,

望眼看不够?

四步一停,

三步一走,

两步一抬头…

背起行装,

忘记重量,挽起了衣袖,

相思红豆依旧,

能否再住一宿…

放下竹篓,

端起水酒,

是醉了的温柔,

别把红豆带走,

怕你远走,

迟迟不肯回首…

娟秀的云鬓,

旧涩的长裙,

物是人迁,

不过几年,

谁在此留名。

修葺的屋顶,

是片闭日的白云。

可以忘我,

不能忘情,

梦寐的风景 !!!!

2.中国古诗词里的韵味600字

古诗文之美,既表现在它的语言美,音韵美,更表现在它的意境美、志趣美,同时对古诗文的诵读过程,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历史的学习过程.由于古诗文是经典,这是所有的语文教育者们所承认的,也正由于此,在传统的教育中,“熟读苦吟”作为学习重点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似乎不这样,就不能传承经典,就不能学习文化,而这种模式本身有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淡化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只有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上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创新,才会使学生读之有味,诵之有情,才会真正的发挥古诗文教学的传承文化,品味经典的作用.在古诗词中,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予特定的意象之中.菊、竹、梅、兰作为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君子,经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之中.它们往往象征着纯洁,孤高,坚贞等人格品质或思想意义.而咏月的诗句也随处可见,月以其独特的形象,往往能使人们产生一些特别的情感,如思乡之情、怀古之情、感叹人生苦短及抒发广阔胸怀之情,等等.这些特定的意象寄予了作者特定的情感,也表现出古诗词中特定的文化,因此引领学生开展专题诵读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奖赏的耐心、细心,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诗词文化的探究兴趣.一堂以“月”为主题的专题诵读课上,由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的吟唱开头,到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flash诵读欣赏,再到几组有关写“月”诗句的画面展示,学生们已初步感受到“月”这一特定意象所给人们带来的特殊的氛围,接下来对带“月”诗句的搜集成果展示与背诵比赛及对不同诗句的不同主旨的探究,使“月”在古诗文中这一特定的形象扎根在每一个同学的心田,也使学生明白即便是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句、不同的境界中,它所表现出的思想含义也是不同的.如在以“梅”为主题的诵读活动中,引导学生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的《卜算子•咏梅》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发现:同样的词牌、同一个意象,却表现了不同的主题和作者不同的人生志趣.同一专题下的比较阅读在帮助学生了解诗词文化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细心及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都有一定帮助.此外,类似的专题探究和分类整理还体现在以“走进酒文化”为主题的对描写与“酒”有关的诗句的搜集整理与吟诵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的关于描写“春、夏、秋、冬”四季诗句的整理对比等等.一旦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那么,这些看似复杂的分类整理对学生来说也似乎变得轻松容易了.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诗文的教学同样如此.。

3.【关于韵味的古诗】

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晏殊 清平乐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小池-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琼瑶花尽玉台轻,西风难解情,欲留寒晓落云亭,孤灯半灭明. 雷送雨,雨敲萍,乱青池镜影,伤心更有谁人听,举残酒自饮.晏殊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周邦彦 浣溪沙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香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沈微,一春须有忆人时.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晏殊 清平乐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4.浅谈如何把握诗词的韵味

诗词的韵味是诗词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可谓之诗词的神韵。

诗词因为有了“神韵”的独特之美,它才有了一般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所没有的特殊意境,那就是用最为精炼的语言,来呈现无限广阔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空间。那么,在诗词创作中,通过“一听二看三联想”努力把握韵味,就是提升诗词创作的关键点。

一 、对诗词韵味的一般认识对于“韵味”一词的书面解释,大致可以理解为“含蓄的意味”、“风趣的意境”等。“韵”是可以凭借感官来感受的,是与视觉和听觉相关的字面音韵的美。

引申到诗词中的韵应该是通过文字词汇的韵律,让读者在倾听的过程中内心里自然感觉到的一种或朗朗上口,或悠扬悦耳,或温润婉约,或豪放大气,或铿锵有力的各种直接感受。而“味”则是借助于“韵”这一媒介,透过声音韵律在读者内心深处感受到的一种让人有所触动,既“听韵生情”又令读者回味无穷的深刻含义。

由此首先学会“听”韵味。二、诗词音韵承载韵味的内涵诗词作为文学体裁中最为精炼的文体之一,作者在创作中必须做到“惜字如金”。

那么在稀少的文字词汇运用中,如何让诗词作品更加引人入胜?注重诗词的韵味是非常必要的。艾青1979年访问民主德国(东德)期间,看到了“柏林墙”。

他即兴创作了《墙》这一首诗,对当时的“柏林墙”以抒情的手法进行了深刻的定义和解读,并当场朗诵。在《墙》这首抒情诗中,寓哲理与形象之中,首先把“柏林墙”比作一把刀,把柏林城“切成了两片”,把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心剁成了两截。

诗人将浓浓的国际主义、民族主义情怀,附着于三米高的大墙,认为它“再高”、“再厚”“再长”也阻隔不住“天上的云彩、风、雨和阳光”,阻挡不住“飞鸟的翅膀和夜莺的歌唱”,更割不断“比风更自由的思想、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比时间更漫长的愿望”。典型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通过沉重的疑问和激昂的排比句融为一炉,使诗歌的意蕴深厚凝重。

诗作者坚信,这道“墙”终究会倒塌,德意志人民终究会实现民族的团圆。在这首诗诞生十年以后,诗人的预言实现了,墙不仅挡不住“云彩、风、雨和阳光”、挡不住“飞鸟的翅膀和夜莺的歌唱”、挡不住“流动的水和空气”,更挡不住“千百万人的比风更自由的思想,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比时间更漫长的愿望”,“柏林墙”终于被拆除了。

这首诗以“ang”这样具有激昂色彩的韵母为韵脚,读起来感觉有顿有挫,如波涛滚滚,激昂奔放。凡是包含有元音字母“a”的发音都是响亮震荡的,都是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并便于人们记忆的。

作者借助于“ang”这一“韵”的媒介,把“不可阻挡”这一浓郁的“味”展现得清晰可见,加上作者慷慨愤然的情怀,诗歌的韵律就显得更加气势恢宏。三、巧用文字的外形布局提升韵味除了“听”韵味以外,还要善于“看”韵味。

笔者认为,汉字独特美感的事实存在,也是运用汉语言创作诗词必须注意的要素。如果把诗词比喻成为文字组合的产成品,那么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就是一首诗词的零部件。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它的造型美已经存在于人类社会几千年了,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古老且使用人数最多的象形文字。人们进行诗词创作除了有思想情感的迸发以外,还必须具备对汉语言文字的透彻掌握和娴熟运用。

因为在诗词创作中,文字的布局的变换也可以促成某种“韵味”的产生的变化。五、七言律、绝正文各自的均齐划一。

《十六字令》,每句一、七、三、五字分行排列,则显得参差错落。字数的多少和文字的排列讲究对韵味的影响同样也体现在新体诗歌中。

笔者在2016年八一建军节期间创作的诗歌《我是战士最荣光》发表后,就有读者评价说“文字的安排错落有致,如翻滚起伏的浪花,起始时字数适中,高潮部分字数增多,结尾部分字数骤减。给人一种波澜起伏的视觉美感。”

全诗共计32行,整首诗歌每一句都是用“我”字起笔。三十二个“我”字就是一种“整齐”的布阵标志,而内容的变换无不以“我”的内心独白所表现,有自信,有坦然,有客观理性的表述,也有主观自豪的成就感。

最终以“我是战士,我曾经为祖国站岗;我是战士,我最荣光”收笔,紧扣主题。这就是通过文字外观布局给人以视觉上美感或韵味。

四、生活实践是培育诗词韵味的最好土壤已故著名当代诗人、诗论家吴奔星教授曾说过:“联想和想象是作家、尤其是诗人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那么联想和想象的基础又是什么?是生活实践。

一个作家、诗人,唯有不断地深入生活,勇于实践,方可以找到创作的最佳灵感。在此基础上,才会拥有“联想和想象”的仰仗。

如果一个作家、诗人目空一切,不曾或者很少深入社会生活,缺乏广泛的阅读学习,没有为广大民众创作的勇气,就没有创作的灵感。即使是曾经在学堂里为了应付考试换取文凭勉强死记硬背过几段他人作品的章节,也无法做到艺术青春久驻心灵。

身为当今时代对诗词情有独钟的每一位诗词创作者,无论基础优劣,目标大小,只要勤奋学习,深入生活,勇敢实践,就可以赢得成就。要善于从字、词、句、章等基础知识学起,从古今中外优秀诗作的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学习掌握诗。

5.古典韵味的诗句,要有意境,越多越好

古典韵味的诗句具体如下:

1、《三五七言》唐代李白

原文: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译文: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

2、《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宋代司马光

原文: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译文: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

3、《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宋代苏轼

原文: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译文: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寂寞的园林里,花木荣枯。似乎有情的落日照耀着客座,高耸的青山仿佛刺破了横云。送者在岸上已走到路尽。

行者在舟中却见舵已转。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我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我思念你的时候你也在思念着我吧。

4、《卜算子》宋代李之仪

原文: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5、《江陵愁望有寄》唐代鱼玄机

原文: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译文: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这时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闻见此景,小女子我伤感了。极目远眺,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咋还不见情郎乘船归来。

不见情郎归,小女子我焦灼了。我对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6.关于韵味的古诗

是要找很有韵味的古诗吗

不过古诗基本上都很有韵味。

苏轼的《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晏殊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池-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琼瑶花尽玉台轻,西风难解情,欲留寒晓落云亭,孤灯半灭明。

雷送雨,雨敲萍,乱青池镜影,伤心更有谁人听,举残酒自饮。

晏殊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周邦彦 浣溪沙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香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沈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晏殊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都收藏了,诗感人,画醉人。

7.写得好的古诗词..有韵味的..越多越好

太多了太多了

题菊花

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 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二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画 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秋 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偶 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8.【有关韵味的诗句要短一些】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