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堤的诗句

1.含有堤字的诗句

《临洛水》李世民

春蒐驰骏骨,总辔俯长河。

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

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李世民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

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

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

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

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春池柳》李世民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

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应天长》李煜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

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李乂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2.含桃含堤字的古诗词

《西湖明月引/江城梅花引》

年代: 宋 作者: 陈允平

朝回花底晓星明。瑞烟凝,暖风轻。修禊湔裙,时节又闻莺。绰约岸桃堤柳近,波万顷,碧琉璃,镜样平。

仙翁佩襟秋水清。渺莲舟,浮翠瀛。御楼香近,东风里、吹下青冥。鲛缬围红,春在牡丹屏。日正迟迟人正酒,画帘外,一声声,卖放生。

《西湖杂感·其三》

年代: 清 作者: 钱谦益

方袍潇洒角巾偏,才上红楼又画船。

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籍养花天。

蝶过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侯管弦。

不是承平好时节,湖山容易著神仙。

《春江行》

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浦屿连芳草,夭桃间柳堤。

征鸿下天际,游女过前溪。

鱼没惊帆影,林疎见鸟啼。

王孙联绣骑,章子解香觽。

吴姬笑留饮,同指画桥西。

《折县道中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孔武仲

柳堤桃坞未怡融,浣濯新梢上浅红。

一段春光来逼眼,枣骝嘶入柏林中。

《东津净行院》

年代: 宋 作者: 李新

老於春事无交涉,退作淘金榻底沙。

蚕到两眠方健叶,柳成三倒却飞花。

小桃涨浪堤痕润,绿麦翻风燕羽斜。

不得毫厘稽古力,起人松竹问谁家。

3.曾堤的诗和简介

曾堤萦水,位列明湖新八景之一 。景点位于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东岸,连接南丰桥与南丰祠,占地19950平方米,堤上杨柳垂阴,百花飘香,堤两侧波涛阵阵 ,湖水萦岸。曾堤始建于宋代,由文学家曾巩修筑,原名百花堤。

曾堤萦水与历史上的百花堤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齐州知州时,为方便游览,在大明湖东南岸修建了一条堤路,当时称之为百花堤。为纪念南丰先生,传承那段历史,在大明湖扩建工程中,将南丰桥与南丰祠之间的一段路命名为曾堤,堤上杨柳垂荫,百花飘香,堤两侧湖水萦岸,波涛阵阵,成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十六景之一——曾堤萦水。

4.有关普提的诗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双手握无限,

刹那是永恒。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一树一菩提,

一叶一如来。

天真的预言,

参悟千年的偈语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菩提本无树, 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上甚解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抚心.

菩提何时清我念,

早脱苦海尘世间

5.诗句:关于燕子高飞,杨柳拂堤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6.有关屯粮的诗句

《观刈麦》白居易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下一篇
唐诗山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