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法治的诗词1. 《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 宋代:毛滂 江南卑湿地,往往如长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齿牙。 初犹遭蒸炊,又似缚且檛。 淫祠乱昏俗,过福专群鸦。 参军支病骨,抱案随吏衙。 鬼盖乘其穷,屡以寒热加。 定知鬼非人,吾谁彼疵瑕。 乌饥集屋梁。聊试弹以笯。 手摩田中丹,三关气成霞。 房图引芸蒿,相与排阴邪。 此鬼不足施,霍然促脂车。 2.《送杨舒州》 宋代:卫博 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 是时敌方张,长江饮渴骑。 憨将何一律,两地一朝弃。 川原厌膏血,关山接烽燧。 岿然舒子国,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 疮痍待良药,天子念循吏。 谁厌承明直,雅是诗书帅。 淮扬君肯薄,吾丘世寡二。 正须烹鲜手,往述羡鱼意。 前驱触炎热,弭节及凉吹。 朝衙百吏散,闭合有余致。 临州古云乐,此理敢轻议。 近闻今单于,已遣朝正使。 公师杜征南,郡得汉龚遂。 里闾息愁叹,扞牧殆余事。 政成多暇日,寄我千金字, 淮鱼秋正美,灊山日空翠。 匹马不作难,为公十日醉。 颇见有此客,要使州人记。 2.关于法治的 诗句1、《秋怀》宋代诗人陆游 原文: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译文:下巴的胡须都白了感到好落寞,开始读法律亲自打榜。 诉讼民满院子闹到市场,官吏文书围坐高在城。 2、《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宋代诗人陈襄 原文: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译文:法律行为随手而做,诗书满箱子都是。 老了需要多学习,身体疾病多非常希望健康。 3、《自尤》宋代诗人苏洵 原文: 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译文:这就是法律所无奈,还可以抬起头披苍天。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朵还听说。 4、《长歌行》宋代梅尧臣 原文: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译文:富贵不应该拘束法律,贫贱的人也不需要畏惧法律。 人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痛哭,死去也应该一样的安静平和。 5、《官倒》近现代:田遨 原文: 转手真财薮,撑腰实祸阶。 但求严法治,当可净风霾。 译文:手上钱财众多,看死是撑腰的其实是祸端。 但求法治严苛,可以净化风霾。 3.有关法律的诗词1、惟用法律自绳己 唐 韩愈 《寄卢仝》 2、法律存 *** 《唐受命谶》 3、扫除诗书诵法律 宋 《石鼓》 4、始读法律亲笞榜 宋 陆游 《秋怀》 5、自従四方多法律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6、兼通法律吏能精 宋 苏辙 《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7、自从四方多法律 宋 并叙 《次韵子瞻见寄》 8、先公法律自治身 宋 陈宓 《送师道弟守德庆》 9、不将法律作春秋 宋 陈普 《咏史上·宣帝》 10、法律行随手 宋 陈襄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11、法律剡章真未尽 宋 陈造 《次韵黄簿》 12、法律森严信殊绝 宋 高斯得 《孤愤吟上十韵》 13、法律渗商君 宋 何梦桂 《和夹谷书隐先生寄题蛟峰石峡书院三十韵》 14、司马八法律以规 宋 毛直方 《赠督师曹将军》 15、富贵拘法律 宋 梅尧臣 《长歌行》 16、前人唯法律 宋 梅尧臣 《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17、此虽法律所无奈 宋 苏洵 《自尤》 18、耻言法律羞丘戎 宋 苏辙 《新作南门》 19、法律忌脱遗 宋 张镃 《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 20、且说高王宽法律 宋 郑刚中 《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 21、法律底须存八议 明 龚诩 《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 4.关于法律的古人的名言1、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2、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3、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7、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孟子》8、法者,定分止争也。 9、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10、禁奸止过,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 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所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其乱也——《商君书·赏刑篇》11、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12、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13、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所贵良吏者,贵其绝恶于未萌,使之不为非,非贵其拘之囹圄而刑杀之也——《盐铁论》14、惩其未犯,防其未然——长孙无忌《唐律疏议》15、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司马光16、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为外吏之观型。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不易之理。 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而忘私,小臣自有顾畏,不敢妄行——康熙《清圣祖实录》17、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18、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19、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梁启超20、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20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孙中山21、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法学阶梯》22、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23、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 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边沁 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5.有关“法治”的诗词有哪些1.政理讼平法治天 作者:荣三金 原文: 执法严明善且贤,为民审案慎用权。 公私市物皆有度,政理讼平法治天。 2.法治进万家 作者:邹 宁 原文: 依法治国出奇葩,尚德崇仪遍中华。 黄钟大吕风雅颂,春风伴我进万家。 3.建设法治无锡 作者:曾寿松 原文: 尘事纷繁凭法治,洁身勤政法为先。 法规严峻齐遵守,社会和谐法治篇。 4.法治谣 作者:徐素娥 原文: 权言代法一帚销,方略为纲看今朝。 法正民安神州乐,律清国治万民昭。 5.依法治国万年春 三首 作者:蔡棣华 原文: 改革开创新局面,国富民强巨龙腾。 建功立业须依法,无限前程旭日升。 社会和谐万象新,城乡锦绣四时春。 龙腾虎跃千帆疾,法制护航功业存。 创业艰辛守业难,红旗不倒国方安。 遵循法度金汤固,华夏腾飞日可攀。 6.咏法治 作者:毛明强 原文: 常观古与今,秩序法中寻。 国治商鞅令,家和琴瑟音。 时时依律则,处处得民心。 法治新城市,和谐胜万金。 7.沁园春·吟无锡赞法治 作者:吴彩虹 无锡风光,千顷烟波,万户厂商。 望波涛浩渺,连通皖浙;产销畅旺,跨越洲洋。汽艇游湖,灵山礼佛,品茗泉边兴味长。 清宁夜,看市容璀璨,满目琳琅。 城乡如此辉煌,幸法治英雄日夜忙。 有人民法院,公平正义;公安民警,守岗巡防。检察司法,纠纷化解,天网恢恢狐鼠慌。 吟无锡,正千帆竞发,追向朝阳。 8.记《无锡普法》杂志 作者:冯荣兴 原文:清明盛世究原因,法治领先由此生。 铜表始终规天地,恩威到底不由人。 从来治国凭圭臬,毕竟安邦靠经纶。 法海迷航谁指引?当代韦陀点迷津。 6.关于法律的诗关于法律的诗: 1、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2、赠督师曹将军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 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 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 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 3、咏史上·宣帝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 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4、秋怀 [宋] 陆游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幙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扩展资料: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思想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可划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宪法是高于其它法律部门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法律是从属于宪法的强制性规范,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国家法的基础与核心,法律则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7.请推荐几首关于法律的诗屈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楚辞·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楚辞·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离骚》中也有很多: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 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 莫好修之害也!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于谦 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入京 于谦 明 七绝 手帕蘑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北风吹 于谦 明 七古 北风吹, 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 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 风吹柏枝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 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亦写到:“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 唐太宗赠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 8.关于“法律”的古诗词有哪些1、《秋怀》 宋:陆游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幙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 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2、《次韵子瞻见寄》 宋:苏辙 我将西归老故丘,长江欲济无行舟。 宦游已如马受轭,衰病拟学龟藏头。 三年学舍百不与,糜费廪粟常惭羞。 矫时自信力不足,従政敢谓学已优。 闭门却扫谁与语,昼梦时作钧天游。 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众人奔走我独闲,何异端居割蜂蜜。 怀安已久心自知,弹劾未至理先屈。 余杭军府百事劳,经年未见持干旄。 贾生作傅无封事,屈平忧世多离骚。 烦刑弊法非公耻,怒马奔车忌鞭箠。 藐藐何自听谆谆,谔谔未必贤唯唯。 求田问舍古所非,荒畦弊宅今余几。 出従王事当有程,去须膰肉嫌无名。 扫除百忧唯有酒,未退聊取身心轻。 3、《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宋:苏辙 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 旧学诗书儒术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还家彩服频为寿,得邑河壖喜有兵。 民事近来多迫促,弦歌聊试武城声。 4、《次韵子瞻见寄》 宋:并叙 我将西归老故丘,长江欲济无行舟。 宦游已如马受轭,衰病拟学龟藏头。 三年学舍百不与,糜费廪粟常惭羞。 矫时自信力不足,从政敢谓学已优。 闭门却扫谁与语,画梦时作钧天游。 自从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众人奔走我独闲,何异端居割蜂蜜。 怀安已久心自知,弹劾未至理先屈。 余杭军府百事劳,经年未见持干旄。 贾生作傅无封事,屈平忧世多离骚。 烦刑弊法非公耻,怒马奔车忌鞭箠。 藐藐何自听谆谆,谔谔未必贤唯唯。 求田问舍古所非,荒畦弊宅今余几。 出从王事当有程,去须膰肉嫌无名。 扫除百忧唯有酒,未退聊取身心轻。 5、《送师道弟守德庆》 宋:陈宓 乃父高皇侍从臣,汝今潜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临照,士旷人稀费抚循。 得暇诗书休释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来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惬老亲。 9.有关法治的诗词1.《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宋代:毛滂江南卑湿地,往往如长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齿牙。初犹遭蒸炊,又似缚且檛。 淫祠乱昏俗,过福专群鸦。参军支病骨,抱案随吏衙。 鬼盖乘其穷,屡以寒热加。定知鬼非人,吾谁彼疵瑕。 乌饥集屋梁。聊试弹以笯。 手摩田中丹,三关气成霞。房图引芸蒿,相与排阴邪。 此鬼不足施,霍然促脂车。2.《送杨舒州》宋代:卫博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 是时敌方张,长江饮渴骑。憨将何一律,两地一朝弃。 川原厌膏血,关山接烽燧。岿然舒子国,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疮痍待良药,天子念循吏。 谁厌承明直,雅是诗书帅。淮扬君肯薄,吾丘世寡二。 正须烹鲜手,往述羡鱼意。前驱触炎热,弭节及凉吹。 朝衙百吏散,闭合有余致。临州古云乐,此理敢轻议。 近闻今单于,已遣朝正使。公师杜征南,郡得汉龚遂。 里闾息愁叹,扞牧殆余事。政成多暇日,寄我千金字,淮鱼秋正美,灊山日空翠。 匹马不作难,为公十日醉。颇见有此客,要使州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