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诗歌派别划分及其代表是谁中华民族自《诗经》诞生以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诗歌流派,特别是自现代主义运动开始以来,产生的诗歌流派十分之多,还标榜了许多主义.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许多网络诗歌也象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纵观现代诗歌的全貌,现代诗歌可以分为两个派别:一是“天才派”;二是“枯柴派”.令人遗憾的是,“枯柴派”诗歌占着红袖的主流,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着“天才派”诗歌的发展. 关于“天才派”和“枯柴派”理论最早见于余浩然教授主编的《格律诗词写作》.余教授在谈到诗词的产生与发展时,认为宋词的发展一直围绕两条主线: 一是以李煜、苏轼、辛弃疾、陆游为代表的天才一派.例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的作品如滚动的珍珠,自然天成,圆润可爱. 二是以周邦彦、姜白石、吴文英为代表的枯柴一派.例如周邦彦的《花犯·咏梅》: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共燕喜.更可惜、雪中高土,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这样的作品如枯柴一堆,讲究横竖,刻意堆砌,根本不值得一看. 余教授经过一番考察对比后,认为天才一派到苏轼后便走下坡路,枯柴一派逐渐占上风.枯柴一派既没有什么志向,也没有什么气魄;既没有情感,也没有什么才华,只知道堆砌词澡,生拼硬凑,故弄高深.枯柴一派的诗人,一生写不出“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好词好句.但是,枯柴一派诗人虽然一辈子写不出好词,却因为它的出现和一些权力的影响,逐渐把宋词引向脱离群众、走向衰亡的道路.可以说枯柴一派祸害无穷. 新诗是“五四”以来新兴的白话自由体诗歌.新诗对古诗词来说,如果把古诗词比喻为建筑公司的袋装水泥,那么新诗就是散装水泥.新诗的发展一开始就以其平易近人般的亲和力得到人民大众的喜欢.可是,近几年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对红袖现代诗歌派别的划分,我们同样可以借鉴余教授的划分方法,把它分为“天才派”和“枯柴派”. 枯柴派诗歌的最大特点是:刻意追求辞藻的朦胧和华丽,导致写出的诗歌象枯柴一般,晦涩难懂.比如枯柴派经常用的这类诗句:“如果河水再玻璃些”,这样的诗句到底是什么啊?我看到这样的诗句,就会从内心发出疑问:小学老师教给的“清澈”、“透明”、“碧蓝”等词句难道枯柴派诗人没有学过?为什么要生造这样的词句?如果在小学生作文里哪位学生用上这样的词句,老师肯定会火冒三丈,给他一记耳光的.红袖诗坛就有这样的诗句: “我听见一束火,凝固,化为液态 滴落在木地板上,声音很沉 如一柄巨锤夯打在木桩上 如木桩要穿透冰冻的土层 把疼痛越嵌越深” 象这样“火”用耳朵听然后让“火”凝固的诗句,简直就是疯话怪话.然而,这样的诗歌,在红袖比比皆是,多如汗毛,例如,在网络上曾经一度备受推崇的某诗人的诗歌里有这么一段: “我理解冰,为什么躲在鼠标里 变的炽热.秋天来了,秋天 有太多不想成熟的浆果.抑郁着 掉落 谁?——已经穿上城堡的旧衣服 这个部落的祭祀是一枚红叶 娇艳的,沉重的遥远的标签是 窗帘上的落款: 爱我” 这就是典型的枯柴派诗歌,说情感没有情感,说意境大概只有作者自己知道,说语言简直象疯人说疯语.试问枯柴派的诗人,你写的诗歌只有那些跟你一样有“学问”的人才能猜出不同的意思,而广大的人民群众看不懂,这样的诗歌生命力在哪里?难怪人民群众称“枯柴派”的诗歌为二百五诗歌! “天才派”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清新自然,情感心出,贴近生活,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比如: 红袖诗友小点子的《对斟》-- “倒出仲秋的酒 邀你 饮往事 然而 明月流水 逃不出 千古一字“愁” 举杯之际 我发现 始终无人” 红袖诗友风钊子的《牛》: “我让生命戴上那根古老的轭 拉着生活沧桑的曲辕犁 耕耘着岁月深层里的日子 我以一种厚重的喘息声译作梦呓 我深深地眷恋着维系我生存的土地 让渗血的青蹄沉沉地扎下根去 让穿夜的双眼静静等待希冀生长 背对着天空我拒绝到外面的星球上飞翔 偶然无事可做的时光在庄稼滋长声里 我反刍着贮藏在胃囊中的历史 往事的滋味被泪盐淹渍,形状被酸软化 活着就要耕耘,劳作里生命产生了价值 把每一个日子翻新,季节之后才见得丰硕果实 只要看到收获的颜色便已心满意足” 这样的诗歌,情感从作者的心里奔放而出,语句通俗易懂,语境精巧,意象含蓄,诗意清丽婉约,给人心灵的震撼力是无穷的. 然而,许多“枯柴派”诗人,自以为自己写的诗歌很好,一直以自己是真正的诗人自居,也一直把自己的诗歌当作主流来看待.动不动就指责那些朴实易懂的诗歌为水平低下,或者就像鲁迅笔下的那个老太太喊的:“我九十岁了,我活够了,现在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其实,他们的作品对诗坛来说,简直是祸害无穷!不但约束了“天才派”诗歌的发展,而且因为无形中对未来的诗歌发展产生误导作用,导致更。 2.现代诗的格式及风格.另列举著名现代派诗人和其作品,例如:徐志摩《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主流是自由体新诗.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现代诗的格式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著名现代诗人及其作品:闻一多:《孤雁》 《死水》戴望舒:《雨巷》 《我用残损的手掌》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牛汉:《汗血马》 《华南虎》臧克家:《老马》 《有的人》 《三代人》食指:《相信未来》 《鱼儿三部曲》舒婷:《致橡树》 《神女峰》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春天,十个海子》郭沫若:《女神》 《天狗》 《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