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的双声词和叠韵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6.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7.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8.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9.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诗经·陈风·衡门》 2.诗经中的双声词和叠韵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6.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7.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 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8.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9.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 《诗经·陈风·衡门》。 3.古诗中有双声词有那些1、简述: 鸳鸯、踌躇、玉宇、琵琶、秋千、瀚海、蒹葭等等都是古诗词中的双声词。 2、诗句: (1)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2)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我要吃风期,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4.《诗经》中的双声叠韵是什么“双声”是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叠韵”是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 双声、叠韵是古代汉语中构成双音节的重要的构词手段,古代的联绵双音节词,磊部分都是双声词、叠韵词。双声、叠韵可以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感,同时还促使了中古声母和韵部的发现。 一、两个字的古声母相同是双声。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就是双声。 也就是同声母的字,可以构成双声。 例如: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国风·邶风·静女》周朝:作者佚名 释义: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踟蹰”:徘徊、彷徨。 【chí chú】两个音节声母是ch是一个双声词。 2、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国风·郑风·子衿》周朝:作者佚名 释义: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挑”“达”:独自来回地走着。 【tiǎo tà 】两个音节声母是t是一个双声词。 二、“叠韵”是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 例如: 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国风·陈风·月出》周朝:作者佚名 释义: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窈纠”:形容女子体态苗条。 【yǎo jiǎo 】 都是ao韵,称为叠韵。 2、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风·燕燕》周朝:作者佚名 释义: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 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 “差池”:不齐一 【cī chí】 都是i韵,称为叠韵。 三、《诗经》主要以四言为主;词语丰富而具体化;大量地使用双声叠韵的词语,而且叠音词的使用数量非常之大,同时还善于运用模拟声音的词语;在行文之中长于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由于语音变化,两个字是否双声、叠韵。 古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扩展资料: 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是《诗经》时代诗歌的一大特色。 它来自古时劳动人民对于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和辨识以及口语表达的自然。 如《周南.关雎》(周朝:作者佚名)中的“参差”(释义: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表现了河边荇菜繁茂葱茏的样子,似乎也暗衬出青年男女朦胧初动的情愫,形象生动;“窈窕”(释义: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一词则表现了青年心目中的“淑女”的美好形象,充分地表现出女子文静姣好,娴淑优美的形象。 “辗转”(释义: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一词则表现了青年男子思念青年女子夜不成寐的样子。 这些词语的运用不仅朴素、自然、亲切、清新,而且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既生动形象地表现客观事物,又很好地表达出了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增加了诗的音乐美,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外,《诗经》中其它诗中也有大量的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双声叠韵词语被广泛运用,也是由古人遣词造句的一种方式决定的。大概是双声叠韵的词语易造而且更易于吟唱的缘故。 因为有双声叠韵的词语大量入诗,读起来确实悦耳动听。这也是双声叠韵词语在《诗经》中被大量使用的另一个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声叠韵。 5.双声词和叠韵词是什么连绵词是“联绵词”、“连绵字”的别称.双音节语素的一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这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是韵部相同,如“窈窕”;有的是同音重复,如“孜孜”;还有的两个音节没有什么关系,如“嘀咕”.前三种连绵词的存在加强了汉语的音乐性.连绵词不能拆开使用,很少的因修辞需要而分开(如“天翻地覆慨而慷”)也不能拆开来解释.连绵词不能就字面来进行解释,如“仿佛”不能解释为“模仿佛爷”. 按类型分,连绵词有三种: 1、双声词.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如:伶俐——ling li、鸳鸯——yuan yang、仓猝——cang cu、荏苒——ren ran 2、叠韵词.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骆驼——luo tuo、联绵——lian mian,崚嶒——leng ceng,啰嗦——luo suo. 3、非双声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指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 6.双声词有哪些双声词:如:“ 淋漓、踌躇、犹豫、流利、慷慨、吩咐、崎岖、梗概、孑孓、宣泄”等。 上述双音节词的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叫双声词,它们也都不能拆开来理解和使用,如:“淋”和“漓”各自都不包含有“ 淋漓”的意思;谁也没法解释什是“踌”,什么是“躇”。蒹葭 萑苇 唐棣枇杷蜘蛛 蚣蝑 蠛蠓 蛈蜴 詹诸 蝤蛴蛴螬蟋蟀伊威熠耀 蚰蜒鸳鸯 流离 夷由 鸲鹆 鶶鷵 騊駼 距虚 秋千 琉璃 辘轳土苴 瘌痢 喽啰 慷慨 仓促 吩咐 惆怅 含糊 踌躇 黾勉 踊跃 参差 彷佛 澎湃 玲珑 伶俐 留连 辗转 闛鞈 犹豫 陆梁 踟蹰 踯躅 嗫嚅 匍匐 溟蒙 嘹亮 恍惚 忐忑 蒙眛 崎岖 尴尬 褴褛*。 7.关雎运用了哪些双声,叠韵,叠词关雎 [格式:诗经] [作者: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 荇菜:水草名。 寤:睡醒,寐:睡眠。 芼:音帽,有选择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