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船的诗句典故

1.古代诗词中孝廉船一词有何典故

据《世说新语•文 学》张凭举孝廉,自负其才,谒 丹阳尹刘谈,刘谈待为上宾,清谈终 曰,且留宿至晓。

张凭既还船,刘淡又遣使来寻“张孝廉船”,与之共访 抚军大将军司马昱即简文帝,被录用为太常博士。其事又见《晋书• 张凭传。

后代诗文乃以“孝廉船”用 作称美贤才的典故。唐•李白《送王孝廉亲省》:“宁亲淹海色,欲动孝廉 船唐”。

广州张判窗《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云深骠骑幕,夜 隔孝廉船。”唐权德舆《送韩孝廉 侍从赴举》:“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

元•王沂《寄张顺中》之四:“伊 流清见底,谁觅孝廉船?”。

2.有关于三峡的诗句和典故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 郦道元 春冬这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瞿唐峡 清 张问海 峡两蒙蒙竟日闲 扁舟珍落画图间。

便将万管玲珑笔, 难写瞿唐两岸山。 三峡歌 宋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 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入峡次巴东 【唐】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三峡闻猿 【唐】贯休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 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峡闻猿 【唐】慕幽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

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唐】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唐】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 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 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瞿塘两崖 【唐】杜甫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悲秋 【唐】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初至犍为作 【唐】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

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唐】孟浩然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送人归蜀 【唐】张祜 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 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

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 送王处士游蜀 【唐】齐己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

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 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出峡 【唐】胡皓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

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

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送友人归荆楚 【唐】许浑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

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 巫山高 【唐】陈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

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

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 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

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 琴曲歌辞·三峡流泉歌 【唐】李季兰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

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 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

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 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

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峡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

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 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2.词 念奴娇 【宋】曹冠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 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 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满江红 【宋】何师心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 。

3.有关船的诗句

描写海、龙、船的古诗: 一,有关“龙”的古诗(未涉近体诗,下同) 1,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诗经 【山有扶苏】 2,龙盾之合,鋈以??。 【小戎】 3,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蓼萧】 4,龙?缪粞簦土逖胙搿? 【载见】 5,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酌】 6,龙?绯徐耄味? 【閟宫】 7,龙?缡耍蠹Y是承。

【玄鸟】 8,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何天之龙。【长发】 9,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楚辞 【远游】 10,仰观刻桷,画龙蛇些。 【招魂】 11,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大招】 12,苍龙蚴虬於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惜誓】 13,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自悲】 14,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昭世】 15,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 【陶壅】 16,驰六龙於三危兮,朝西灵於九滨。

【远游】 17,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大司命】 18,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

【湘君】 19,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离骚】 20,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天问】 21,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别诗】汉无名氏 22,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孔雀东南飞】汉无名氏 23,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陇西行】汉无名氏 24,乘云驾龙,郁何务务。 【气出唱华阴山】魏 曹操 25,驾六龙,乘风而行。

【气出唱驾六龙】魏-曹操 26,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岗。 【却东西门行】魏-曹操 27,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洛神赋】魏-曹植 28,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薤露篇】魏-曹植 39,鱼龙????,山鸟群飞。

【赠秀才从军】 晋-嵇康 30,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拟行路难】南北朝-鲍照 31,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游黄檗山】南北朝-江淹 32,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挽舟者歌】隋无名氏 33,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长恨歌】唐-白居易 34,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百炼镜】唐-白居易 35,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哀王孙】唐-杜甫 36,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杜甫 37,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唐-杜甫 38,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白马篇】 唐-李白 39,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北风行】 唐-李白 4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唐-李白 有关“龙”的古诗先贴以上40首。 有关“海”、“船”者待续。

二,有关“海”的古诗 1,沔彼流水,朝宗于海。诗经【沔水】 2,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江汉】 3,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玄鸟】 4,相土烈烈,海外有截。【长发】 5,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楚辞【远游】 6,东有大海,溺水??林弧!敬笳小? 7,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楚辞-七谏【怨世】 8,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兮永辞。楚辞-九怀【陶壅】 9,周流览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驰。

楚辞-九叹【远游】 10,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悲回风】屈原 11,河海应龙?何尽何历?【天问】屈原 1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大风歌】汉 刘邦 13,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琴歌二首】汉 司马相如 1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两汉乐府 15,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有所思】 两汉乐府 16,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饮马长城窟行】汉无名氏 1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曹操 18,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曹操 19,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曹植 20,鰕[鱼且]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鰕[鱼且]篇】曹植 21,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胡笳十八拍】蔡琰 22,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咏怀】阮籍 2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读山海经】陶渊明 24,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饮酒】陶渊明 25,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拟古】陶渊明 26,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西洲曲】南朝民歌 27,去旧国,违旧乡,旧山旧海悠且长。【怀园引】南北朝-谢庄 28,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

【镜赋】南北朝-庾信 29,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长恨歌】 白居易 30,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浪淘沙】白居易 3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浪淘沙】白居易 32,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梦仙】白居易 33,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题海图屏风】白居易 34,青天无停云,沧海无停津。 【长相思】曹邺 35,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后出塞五首】杜甫 36,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北征】杜甫 37,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38,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临江王节士歌】李白 39,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把酒问月】 李白 40,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古风】 李白 (待续)。

4.有关三峡的谚语、诗句和典故

1.“巫山云雨”的典故很经典哦!讲的是楚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

2.在白帝城下瞿塘峡口,有一庞然巨石,兀立江心,砥柱中流。这就是古来船工望而生畏的滟滪堆。船工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

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

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这首《滟滪歌》,不仅形象地说明了滟滪堆在长江不同水位时的形态,而且成为古代船家舟子的航行守则。

滟滪堆,俗称燕窝石,古代又名犹豫石。北宋《太平寰宇记》上说:“滟滪堆又名犹豫,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也。”秋冬水枯,它显露江心,长约30米,宽约20米,高约40米,好似一头巨兽横截江流。此时,下水船可顺势而过;上水船则因水位太低,极易触礁。故有“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之说。夏季洪水暴发,一江怒水直奔滟滪堆,狂澜腾空而起,涡流千转百回,形成“滟滪回澜”的奇观。这时的滟滪堆已大部浸入水下,行船下水,如箭离弦,分厘之差,就会船沉人亡,故必切切记住:“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当滟滪堆露出水面部分如牛、袱、龟、鳖一般大小时,那就更需十分警惕了。古代船民为消灾避祸,有投牛祭江的风俗。

杜甫在《滟滪堆》中写道:“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沉牛”就是祭江。现在,由于流水的冲刷,白帝城脚下,已经形成一处河湾,成为天然的避风港,短途船只就在此停泊。

滟滪堆虽为夔门雄姿更添景色,但在航运上毕竟是一大障碍,因此已于1958年冬炸除,“滟滪回澜”成了历史的陈迹。“不知滟滪在船底,但觉瞿塘如镜平。”北宋诗人范成大的“瞿塘如镜”,在当时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才能成为现实。

5.关于船或舟的励志成语

乘风破浪

chéng fēng pò làng

[释义]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语出] 宋·李洪《偶作》:“乘风破浪非吾是;暂借僧窗永日眠。”

[正音] 乘;不能读作“chènɡ”。

[辨形] 乘;不能写作“剩”。

[近义] 披荆斩棘 高歌猛进

[反义] 裹足不前 垂头丧气

[用法] 含褒义。现多指在好的条件下或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有时也形容事业迅速发展。一般作谓语。

[结构] 连动式。

[辨析] 见“披荆斩棘”(720页)。

[例句] 我们各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建设四个现代化。

[英译] sail through wild and waves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元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

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一时间,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

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赶紧脱身逃跑了。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得个落花流水。

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打了不少胜仗,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为洮阳候。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6.冰心创作的诗歌纸船的故事

一、原诗:纸船 冰心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纸船——寄母亲》赏析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三、作者介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7.有哪些用典故的诗句

1、《锦瑟》——唐代李商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译文: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译文: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典故是: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译文: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典故是:“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译文: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典故是:持节云中,指汉文帝与冯唐的故事。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匈奴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魏尚被文帝贬官,汉文帝派遣冯唐“持节”赦免他的罪过,使其重任云中郡太守。

5、《野望》——唐代王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典故是: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