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深刻寓意或象征意义的诗句(古诗)越多越好要出处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井底引银瓶 》白居易释义:只因得到你短暂的恩爱,误了我一生的幸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释义:将会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杜甫释义:用兵器当取强锐之器,擒王则众自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释义: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刘希夷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一去不再.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释义:兰花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其一 》陶渊明 释义: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释义: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曹雪芹 释义:费心机,弄权术,但结果仍然免不了魂断命消.勿以色敌心,色衰心易迁.《无悔》 梅尧臣 释义:外表的美丽或许可以让人倾心,但是一旦容颜老去,心也就变了.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杯.《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释义:心里面高兴也是容易醉的,且就醉卧花下.落英缤纷洒在我的身上,月亮也映在我的酒杯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诗经) 》 释义: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古诗文中象征意义你好!! 汉青简单的说就是写书的纸,只是当时写书都用竹片,更正一下,不是汉青,是汗青,因为竹子是绿色的啊,制作过程中要火烤,竹青一面就会出现流汗的现象,就是水气了,所以叫汗青,这里可以引申为历史巾帼指女孩子, 须眉指男孩子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轩辕1.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黄帝 的名字。传说姓公孙 ,居于轩辕之丘 ,故名曰轩辕 。曾战胜 炎帝于阪泉 ,战胜 蚩尤 于涿鹿 ,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黄帝诞辰是三月初三,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在郑州进行祭拜。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由于有熊氏的人们崇尚土德,土是黄色的,母亲附宝给他起名叫黄帝。又因他长在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所以后人也称黄帝为轩辕氏。 相传中华文明发端之始,黄帝就开始造车,并因此被称为轩辕氏。轩辕二字指的就是车。 神话传说时代和往古的神话传说史实中,龟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灵物之一(另三大灵物为龙、凤、麟)就已经渗入到与农耕民族极为相关的水文化之中。中国第一帝王黄帝,号为轩辕氏,轩辕二字,即力天,意思是神化了的大龟。 在远古神话里,黄帝是稍后于炎帝出现的一个大神。传说他长有四张脸,可以监视四面八方。他是中央的天帝,统治着整个宇宙。在民间,还有种种关于他和他的臣子们创造发明的传说。有书上说,黄帝发明了车,所以人们叫他轩辕氏。2.借指中华民族。3.指车辀。4.星座名。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龙,故称。其第十四星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为女主象。后多借指皇后。5.运行。6.传说中的国名。三尺三尺 sānchǐ1.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2.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3.代指人自身。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希望能够帮助你!! 3.古诗中的象征意义每首诗都是不同的,但是大部分“桥”和“路”都跟离愁别绪有关系,都是旅人的忧伤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而《枫桥夜泊》诗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马”这个意向一般是比较苍凉古劲的或者是奋进昂扬的因为古人认为龙和马很多地方是互通的,这个要么是写沙场征战要么写个人壮志报负,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显然已经写到了边地傍晚行军的情景,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真龙”指的就是马。 “柳絮”和“浮萍”这个用的更是多了,柳絮的飘浮不定,常作愁绪的象征。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有时也感叹个人身世漂泊只用,不一而同,得看具体的 4.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象征意义的词都有哪些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 5.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象征意义的词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象征意义的词:杨柳、蝉、月亮、草木、长亭、芳草、芭蕉、柳絮、梧桐、梅花等。 1、月亮: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2、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3、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4、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5、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扩展资料带有象征意义的词的古诗 1、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6.古诗词中“梅花”的象征意义都有什么象征志向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 梅花: 迎寒早开,美丽脱俗,诗词中梅花常常是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 梅花诗中最著名的莫如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还有南宋诗人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哲理暗蕴,意味深长。它的另一首:“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描绘了诗人踏雪赏梅赋诗的情景,可见诗人的旷远逸致,别有一番高雅情趣。 诗人谢枋《武夷山中》诗云:“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以深山中梅花高洁超尘的形态,象征诗人自己不随俗浮沉的崇高品格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 7.古诗词中梅花的象征意义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 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 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 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 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 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 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8.古诗词中的意象及其含义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 9.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