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黍离 拼音版黍shǔ离lí彼bǐ黍shǔ离lí离lí,彼bǐ稷jì之zhī苗miáo。 行háng迈mài靡mí靡mí,中zhōng心xīn摇yáo摇yáo。 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âi我wǒ心xīn忧yōu;不bù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âi我wǒ何hã求qiú。 悠yōu悠yōu苍cāng天tiān,此cǐ何hã人rãn哉zāi? 彼bǐ黍shǔ离lí离lí,彼bǐ稷jì之zhī穗suì。行háng迈mài靡mí靡mí,中zhōng心xīn如rú醉zuì。 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âi我wǒ心xīn忧yōu;不bù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âi我wǒ何hã求qiú。悠yōu悠yōu苍cāng天tiān,此cǐ何hã人rãn哉zāi? 彼bǐ黍shǔ离lí离lí,彼bǐ稷jì之zhī实shí。 行háng迈mài靡mí靡mí,中zhōng心xīn如rú噎yē。 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âi我wǒ心xīn忧yōu;不bù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âi我wǒ何hã求qiú。 悠yōu悠yōu苍cāng天tiān,此cǐ何hã人rãn哉zāi?。 2.在《诗经》,《王风》集中,《黍离》的诗句是王风·黍离 原文: 译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那黍稷之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我缓行其间啊,心中忧戚。 知我者,谓我心忧; 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那黍稷之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我缓行其间啊,心如醉酒。 知我者,谓我心忧; 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那黍稷之实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我缓行其间啊,呜咽难言。 知我者,谓我心忧; 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 3.黍离全诗与注释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 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 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 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 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 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 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译文词语注释⑴黍: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 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⑵离离:繁茂貌。 ⑶稷:谷子,一说高粱。黍的一个变种, 散穗,子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 ⑷行迈:道上走。⑸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⑹中心:内心。⑺摇摇:心神不宁。 ⑻谓:说。⑼悠悠:遥遥,形容天之无际。 ⑽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 )是谁造成的呢?⑾实:籽粒。⑿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白话译文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 了解我的 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 。 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 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 的呢?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 了 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 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 呢?创作背景诗作于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 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 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又有分析认为未必是灭亡后的悲伤诗,只 是在通过不同季节黍的变化来表达作者自 己的心情。作品鉴赏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首先 出现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 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 这种沧海桑 田的巨大变化,自然使诗人陷入悲哀之中 ,行进的脚步变得迟缓。三章反复出现“行 迈靡靡”的诗句,用脚步的迟缓引出心情的 沉痛。 昔日气派恢宏的王宫,转眼之间已 是苔痕遍地,黍稷杂生,曾经拥有的辉煌 ,犹如明日黄花;鼎盛的人群,而今已如 鸟兽散去。独有我孤独地踯躅在昨日风采 的遗迹面前。 质问苍天,为何如此对我? 却得不到任何回答,只有独自黯然垂泪, 任那亡国之痛一泄千里。这首诗采用的是递进式的写景抒情笔法。 出现的景物依次是“彼稷之苗”、“彼稷之穗” 、“彼稷之实”,农作物的部位暗合农作物 的生长过程:先有苗、再有穗、最后有了 颗粒。作者抒发沉痛之情时,依次是“中心 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变得越 来越强烈,也更加痛苦。 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悯乱,最后向天发问 :这种历史悲剧是谁造成的,由谁来承担 西周灭亡的历史责任,诗的作者非常清楚 。他不把问题的答案明确说出,而是采用 质问的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 ,并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4.国风·王风·黍离的注释译文⑴黍稷(shǔjì):两种农作物。 黍,黄米;稷,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离离:行列貌。 ⑵行迈:行走。靡靡:行步迟缓貌。 ⑶摇摇:形容心神不安。⑷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⑸噎(yē):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已结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 5.诗经.黎离黍离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鉴赏: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 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 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 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难怪此后历次朝代更迭过程中都有人吟唱着《黍离》诗而泪水涟涟:从曹植唱《情诗》到向秀赋《思旧》,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无不体现这种兴象风神。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 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更进一层,透过诗文所提供的具象,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充满失望的呼号中读者看到了另一个诗人的影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吟出《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读此诗者当三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