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白金星的名称来由太白金星,名字与金星有关。太白,金星,名二实一。太白即金星。亦名启明,长庚,明星。据《诗·小雅·大东》记载:“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启明,长庚皆金星也。”另据《史记·天官书》曰:“察日行以处位太白。”正义引《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 古时,以金星辰见于东方谓「启明」,夕位于西方曰「长庚」,《诗经》上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传说太白金星主杀伐,古代诗文中多以比喻兵戎。《西游记》有太白金星(李长庚)奉玉皇大帝旨下界诏安孙悟空之说。 2.道教神仙太白金星地位高吗.太白金星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道教神话体系中他只是玉帝的信使。本为道家先哲老子的学生,后悟得老子口中之道教真言,得道升仙,为感恩老子真传,在其出生得道地亳州修建了道德中宫。 据说是一位白发苍苍、表情慈祥的老人,忠厚善良,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阴阳家认为其是武神,掌管战争之事,主杀伐。只要金星在特殊时间、区域出现,是“变天”的象征,是暴发革命或政府变异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汉书·天文志》:“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唐代玄武门之变前,太史令傅奕曾密奏唐高祖:“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秦王李世民登基之后,还不忘此事。 太白金星,名字与金星有关。太白,金星,名二实一。太白即金星。亦名启明,长庚,明星。据《诗·小雅·大东》记载:“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启明,长庚皆金星也。”另据《史记·天官书》曰:“察日行以处位太白。”正义引《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 古时,以金星辰见于东方谓「启明」,夕位于西方曰「长庚」,《诗经》上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在阴阳家学说中,太白金星是主杀伐的武神,古代诗文中多以比喻兵戎。 太白即金星,又称“白帝子”,是天边启明星的神格化人物。为道教神,据《七曜禳灾法》描述最初的形象是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性神,明以后形象变化为老迈年长的白须老者,手中持一柄光净柔软的拂尘,入道修远神格清高,时常出现在一些有影响的古典小说中,最著名的是《西游记》,但多不被尊敬重视,最近的八流电视剧更有侮辱其存在的不良情节。同为太白星神的还有《唐逸史》中提到与孙思邈交游亲近的太白酒星,他们是四位游历在蜀地豪饮而健谈的奇仙。《广异记》中也提到了一位同样在四川出没,自称“太白山神”的能召唤神虎的老人。还有《宝莲灯》里帮助沉香的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姓李,是天界一位颇有名气的星宿,法力广大,又比较和善。孙悟空闯地府、闹龙宫,玉皇大帝正要发兵征讨,太白金星替悟空说情,建议封悟空为管理御马的弼马温。孙悟空二反天宫时,又是金星出面为招安使,封悟空为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后来,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长庚星多次暗中帮助师徒四人战胜黄风怪,扫荡狮驼洞,是个和善的好老头。 历史上的统治者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总会有主战派和主和派。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把主和派理解为投降派;主和派多为反面人物,把他们与秦桧等面目可憎的人联系在一起,而主战派常常被理解为英雄。而《西游记》中的主和派太白金星则有些例外,一反主和派的丑恶嘴脸,是一位面目慈祥、和和气气的老头儿。 3.2009年12月21号月亮左下角的星是什么月亮旁边经常都会有明亮的星星伴随,但不是都是同一颗。有时是金星,有时是水星,还可以是木星、土星。 现在的那一颗是木星!!!! 早晨看到的那一颗明亮的星星才是金星 如果对星空有兴趣你可以下载 立体星图(星云版) V3.82 绿色版 “诗意星空 牛郎与织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牛郎与织女可能是古诗歌中描述最多的两颗星,仅列举几例 (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大东) ……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 (汉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 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 开颜发艳照里闾。 …… “牵牛星”与“黄姑”都是指的牛郎星(天鹰座α),牛郎星正式的名字叫“河鼓二”,据说“黄姑”是“河鼓”在吴地的发音。 “河汉女”也就是“织女”(天琴座α) 括号中的名字是什么意思?请见巴耶命名系统 天狼星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星即大犬座α,全天最亮的恒星。 心宿二 七月流火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流火:火即“大火”,心宿二(天蝎座α)的别名。因色红似火,故名“大火”。 “七月流火”是说,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以后大火星就偏西下沉了。每年夏历五月大火星出现在正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以后就逐渐偏西,天气渐渐寒冷。 猎户座三星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猎户座三星作为天空中一个明显的标志,也在很多诗歌中出现 (诗经·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 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 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魏晋·徐干·室思)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 辗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三星”是指参宿而言,因为参宿有耀目的三星:参宿一、参宿二、参宿三连成一线。 行星 行星方面收集的信息较少,只有金星比较常见。 金星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大东) ……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 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因为它光银白,亮度特强而言。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一般人很难想象,古人怎样最终确定这是同一颗星。 4.太白金星是谁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原叫李长庚,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 金星在我国古代称为太白,早上出现在东方时又叫启明、晓星、明星,傍晚出现在西方时也叫长庚、黄昏星。由于它非常明亮,最能引起富于想象力的中国古人的幻想,因此我国有关它的传说也就特别多。 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谓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后形象变化为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经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多次出现太白金星的传奇故事,可见他的人气之旺。在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就是个多次和孙悟空打交道的好老头。 在与金星相关的众多传说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应该算是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了。传说李白的出生不同寻常,乃是他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李白在当朝就享有“谪仙”的美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5.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都是这么成仙的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很大,现今人们对他的认识就是一位白发苍苍、表情慈祥的老人,他忠厚善良,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谓 道教中的太白金星 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后形象变化为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经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多次出现太白金星的传奇故事,可见他的人气之旺。在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就是个多次和孙悟空打交道的好老头。 太白,金星,名二实一。太白即金星。 亦名启明,长庚,明星。据《诗·小雅·大东》记载:“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启明,长庚皆金星也。”另据《史记·天官书》曰:“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正义引《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 太白金星 古时,以金星辰见于东方谓「启明」,夕位于西方曰「长庚」,《诗经》上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传说太白金星主杀伐,古代诗文中多以比喻兵戎。《西游记》有太白金星(李长庚)奉玉皇大帝旨下界诏安孙悟空之说。 道德天尊 道教的创始人,也称:老子、太上道祖、道德天尊。坐骑为青牛。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站在三清大殿大门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神像在大殿居左,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 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 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 从此三气各生,”据《云簋七籖》和《道法会元》等道书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灵宝天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德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 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元始天尊〕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 灵宝君〔灵宝天尊〕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 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 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 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灵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玄老君代表洞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道德派和正一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