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兴建的长安城在历史上是怎样记录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城是唐代兴建的长安城。 今日的西安市即在唐长安城址内,但它的周 边大大缩小了,只是长安城的一小部分。长安城 周长35.5公里,南北长8.47公里,东西长9.55 公里.城市规划整齐,气势雄伟,最宽的大街达 150米,一般干道宽度也在30米以上。 有居民 120余万。全城分为108个坊。 为便于管理,每 个坊之间用墙隔开,每个坊都有门。全城东西向街道有14条,南北向街道有11条。 东西各有一 个集市。东市是国内市场,西市是国际贸易市场。 长安在历史上曾是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城 市。但早已毁圮,今不复存在。 2.唐诗、汉乐府与长安城的文化关系长安作为大唐帝国的首都,城阙壮丽,人物奇杰,周原秦川沃野千里,终南太 华雄奇峭异,黄河清渭波澜壮阔。自开国至覆亡,近三百年间,一直是全国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唐都长安作为世界名城,万国衣冠,翘首仰慕,通过丝绸之路进 行频繁的国际交往,又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国诗人由于应试、入仕和其 他原因,大都要到长安居住、游历、任职,与云集京城的众多诗人交流思想、切磋 诗艺,参与诗歌创作活动。而当他们来到长安以后,与众多诗人交流思想、切磋诗 艺,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开展、艺术境界之提高,无不出现空前的飞跃。因而可 以这样说: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唐都长安,则是唐诗发展的主要基地。在唐朝建国以前,长安曾是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 隋等九个王朝的首都。山川雄奇壮阔,民风淳朴刚强,文化积淀深厚。就诗歌传统 而言,《诗经》《大雅》中的周人创业史诗,《小雅》中的政治讽刺诗,《豳风》、 《秦风》中的农事诗、战争诗以及汉乐府民歌中的有关篇章,其共同特点是现实性 强,内容充实,风格雄阔健举。南方诗人来到这里,其诗风即发生变化。庾信在南 朝,诗风清绮、浮艳,出使北朝被留,在长安一带生活多年,一变而为杜甫所说的 “凌云健笔意纵横”、“暮年诗赋动江关”~ 3.唐朝时期,当时的唐长安城,君士坦丁堡,罗马城哪个繁华盛唐,引人无限遐思的辉煌岁月,四海来朝的煊赫景象盛极一时,所展现的神韵让炎黄子孙回味到今天,直到漂泊四海的陌生都市中出现一座座的唐人街。岁月悠悠,历经1300多年的时光的转换,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长安,已经被红尘淹埋。今天,当我们拨开覆盖在历史上的尘土,唐长安城跃然而出。 这是一座规模宏大、设计周详、制度谨严、布局井然的大都市:一条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东西左右均衡对称,坊里排列如棋局。这座城市既是中国封建皇权高度集中的标志,又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而它的建立竟然与龙首原上六道坡冈密切相关。 理想的地形,造就了如此辉煌的都市,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做一次回顾之旅吧。 唐长安城的前身是隋大兴城。隋朝国祚短促,仅有三十几年。今天所说的唐长安城,其实是隋文帝杨坚的决策,建筑大师宇文恺的杰作。唐代的辉煌,掩盖不住隋代的光辉。 公元581年,杨坚改朝换代,建立了隋朝, 仍以汉长安城为都。但建于西汉初年的汉长安城,久经战乱,破败不堪。且800年来历经数个朝代的使用,城市诸多功能已丧失殆尽。尤其是因为对垃圾处理采取挖坑掩埋,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地下的方式,导致地下水源被严重污染。隋朝大臣庾季才向皇帝报告说:“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隋文帝立志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新王朝,遂决定放弃旧城,另辟新址。最后选择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坡的平原上兴建都城。杨坚早年曾被封大兴公,新都便取名“大兴城” 西安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发源于秦岭山地的灞河、河和河等,纵贯西安东南地区,趋向西北流入渭河。这些河流,切割了西安市区的平原,使它们几乎都成为东南、西北向的长条形,只有灞河、河和河之间的这块平原最为开阔,东西宽约17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它以龙首原为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地形单元。龙首原南面与少陵原北面之间恰有一块平原,海拔大致在400米与450米之间。原面基本平坦,而且从它的东、西、南方向引水入城,还可以解决城市用水问题。 公元582年,隋文帝任命任“巧思过人”的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为总设计师,营建新都。宇文恺在考察地形时发现,在龙首原与少陵原之间大致有六条东西向、宽窄不等、断续起伏的黄土条块,所谓龙首原六坡。六条高坡犹似《周易》乾卦象排列,于是新都城的设计除了考察借鉴前朝国都北魏洛阳城和东魏、北齐邺城等规划经验,还以《周易》的乾卦理论作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地形制定规划,终于成就了一座规模宏大、设计周详、制度谨严、布局井然的大都市:一条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东西左右均衡对称,坊里排列如棋局。这座城市既是中国封建皇权高度集中的标志,又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 都城布局天人合一 今天当我们透过唐长安城的平面图,在脑海里勾画这座中世纪的大都会时,不能不佩服前人的才智:优越的自然环境与理想化的设计思想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如此辉煌的成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在《周易》乾卦理论中的六爻分别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卦论认为初九是潜龙,勿用。九二高坡是“见(现)龙在田”,因此只能“置宫室,以当帝王之居”。九三之坡,“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如果把百官衙署放在这里,正可以体现文武百官健强不息、忠君勤政的理念。于是宫城与皇城分别被布置在九二和九三坡地上。 从六坡的高度看,地势从南到北渐次降低。宫城所处的位置相对较低。不在城的最高处,有通风不畅的遗憾。 隋代的皇宫到唐朝继续沿用,改名为太极宫。但因太地势较低,盛夏季节住在太极宫显得异常燠热有“湫湿”感。为此,唐太宗李世民每年夏季到渭北高原的九成宫避暑时。后来,监察御史马周建议太宗应表现孝道,该在长安城内为太上皇营造消暑的,太宗选定在长安城北禁苑中的龙首原高地,营造大明宫。后来唐高宗李治又接着以未完成的大明宫为基础,进行大规模的再建工程。 废话 当然是长安最繁华 !!!!!!!!!!!!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在题材上属于唐诗中的什么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5.形容长安城的诗句 描写长安的诗句有哪些写长安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杜牧《长安秋望》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2、唐代卢纶《长安春望》 原文: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3、唐代白居易《长安春》 原文: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译文: 东门的杨柳下垂着,样子软弱无力,春天的东风把柳枝吹成了衰黄之色。 东街的的酒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会醒来,满眼都是春光,满腹都是春愁,岂能轻易销得? 4、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 原文: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译文: 长安纵横的大道连着小巷,四通八达,香车宝马川流不患。玉辇奔驰。金鞭络绎。出入于公主的府第,往来于王侯贵族之家。 龙衔着华盖,凤叼着流苏,映照着朝阳,连带着晚霞。游丝飘绕着绿树,一群啼叫的娇鸟催开了百花。 游蜂戏蝶在千门万户前飞舞流连,碧树成荫,楼台掩映。复道凌空,窗格做成合欢花形;双阙高耸,殿宇相连,阙上都雕着凤凰形的饰物。 5、北宋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原文: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译文: 我骑马在长安古道缓慢前行,秋蝉在高高的柳树上不住鸣。夕阳在高外的远方渐渐沉落,旷野荒原之上秋天之风习习,极目四望旷阔天空幕帐四垂。 时光逝去永远不会再次回来,旧日的期望和约定何处去寻?寻欢作乐的兴致早已经淡漠,那些一起喝酒的朋友也散去,再也不像少年之时狂放不羁。 6.求古人赞美长安城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孟郊 内官传诏问戎机, 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 月中清露点朝衣。 《长安秋夜》--李德裕 长安大道连狭斜, 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 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 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 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 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 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 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 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 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 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 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翼, 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 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 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 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 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 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 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 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 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 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 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 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 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 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 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 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 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 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 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长安古意》--卢照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