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俞平伯古诗词

1.俞平伯清河坊 赏析

俞平伯《清河坊》赏析

本文作于1925年10月的北京,收于《燕知草》集。如行云流水的文字无妨多情的依恋,作者是收集花果藏在怀中的人,“只缘曾系乌篷船,野水无情亦耐看”,又是“淡如水,茫茫无羁泊的依恋”,那么这样可以离开的独立是洒脱的情操。

文中人物仿佛是古诗文里的青衫书生和仕女,素手的仕女同兰心的诗人雅步坊市,夕阳光里,街灯影里,处处可以成美成诗。那是俞平伯,他的妻子莹环,他的表妹娴小姐,正当青春盛年和人事的“窝逸”,在现代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古老市井间徘徊笑语。

杭州的“风虽小,雨却豪纵贯了的”,正表现了作者同时具有的缠绵与豪情。文中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了同心人相聚的喜悦,“千金一刻是正在醉梦之中央。我们的脚步踏在土泥或石上,我们的语笑颤荡在空气中,这是何等的切实可喜。直到一切已暗淡渺茫,回首有凄悱的颜色”。“同步于北京的巷陌,定会觉得异样;脚下的尘土,比棉花还软得多哩。在这样的软尘中,留下的踪迹更加靠不住了”,可以感到俞平伯对生活细腻准确的观察。虽然看似抱怨“破烂的大街,荒寒的小胡同,时闻瑟缩的枯叶打抖,尖厉的担儿吆喝,沉吟的车轱辘的话语,一灯初上,四座无言”,却也有情意的寄寓。

文中处处见出委婉而入骨三分的感触, “一幅飘零的图画影子,烟也似的晃荡在我眼下”。“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所用的罕见的词语,“大地河山”,“兰因絮果”,“ 飘零的游子”与“西风下的黄叶”,“憔悴的女儿”与“枯干了的红莲花瓣”,这是典型的中国诗人气质,令人想起古代的秦观、纳兰容若一等人。

吴山脚下的清河坊是杭州千年历史的市肆,茶坊酒肆,瓦舍勾栏,钱塘人家的市井情调,留着南宋余韵。繁热的人笑,湖滨的清雅,同是人间的可爱。市井表面的喧阗透着无事忙、真闲散。清末民初的时候,清河坊百年老店仍盛,那些古井,小巷,滴着春雨的屋檐,种种的吃食,为红尘民生的世俗风情所薰,这正是作者文中所说“对于万有的趣味”。

2.俞平伯在读诗札记中说通篇措词委婉幽抑,取喻起兴巧密工细,在朴素

诗经•邶风•柏舟》赏析 题 解: 妇人遭受遗弃,又为群小所欺,坚持真理,不甘屈服的抒愤诗。

原 文:泛彼柏舟1,亦泛其流2。耿耿不寐3,如有隐忧4。

微我无酒5,以敖以游。我心匪鉴6,不可以茹7。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8。薄言往愬9,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10,不可选也11。忧心悄悄12,愠于群小13。

觏闵既多14,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15。

日居月诸16,胡迭而微17?心之忧矣,如匪澣衣18。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译 文: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

不是想喝没好酒,姑且散心去邀游。我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一照都留影。

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

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

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恶。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

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

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 注 释:1、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2、流:中流,水中间。3、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4、隐忧:深忧。隐:痛5、微:非,不是。

6、鉴:铜镜。7、茹(rú如):度,或容纳。

8、据:依靠。9、薄言:语助词。

愬(sù诉):同"诉",告诉。10、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得样子。

11、选:同"巽",屈挠退让貌。12、悄悄:忧貌。

13、愠(yùn运):恼怒,怨恨。14、觏(ɡòu够):同"遘",遭逢。

闵(mǐn敏):痛,指患难。15、寤:交互。

辟(pì屁):通"擗",捶胸。摽(biào鳔):捶,打。

16、居、诸:语助词。17、迭:更动。

微:指隐微无光18、澣(huàn浣):洗涤。 【赏析】: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

俞平伯认为:“通篇措词委婉幽抑,取喻起兴巧密工细,在朴素的《诗经》中是不易多得之作。”(《读诗札记》)关于此诗的作者和主旨,在历史上曾有长期争论。

概括起来主要是两派:一派认为作者是男性仁臣,《毛诗序》说:“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

另一派认为作者是女子,鲁诗即以为是卫宣夫人所作,说:“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刘向《列女传•贞顺》)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女子所作。

我们观察整首诗的抒情,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确实不像男子的口气。从诗的内容看,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

全诗共五章三十句。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

这两句是虚写,为设想之语。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

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因此,才会“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了,笔锋落实,一个暗夜辗转难眠的女子的身影便显现出来。

饮酒邀游本可替人解忧,独此“隐忧”非饮酒所能解,亦非遨游所能避,足见忧痛至深而难销。次章紧承上一章,这无以排解的忧愁如果有人能分担,那该多好!女子虽然逆来顺受,但已是忍无可忍,此时此刻想一吐为快。

寻找倾诉的对象,首先想到的便是兄弟,谁料却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

自己的手足之亲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既不能含茹,又不能倾诉,用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话说,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词)。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词。

前四句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威仪棣棣。

不可选也”,我虽不容于人,但人不可夺我之志,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决不屈挠退让。读诗至此,不由人从同情而至敬佩。

那么主人公那如山如水的愁恨又是从何而来呢?诗的第四章作了答复:原来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是一个对句,倾诉了主人公的遭遇,真是满腹辛酸。

入夜,静静地思量这一切,不由地抚心拍胸连声叹息,自悲身世。末章作结,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

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司马迁语),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子的忧痛太深,以至于日月失其光辉。

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却是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出语如泣如诉,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眼前了。

那么女主人公是怎样的人呢?小人又何指呢?各家之说中,认为女主人公是贵族妇人,群小为众妾的意见似乎比较可取。全诗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

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诗人调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更是生动形象,“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

不可卷也”,几句最为精彩,经常为后世诗人所引用。

3.关于“邻居”的诗句有哪些

1、《赠苗端公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薛能 繁总近何如,君才必有余。

身欢步兵酒,吏写鲁连书。坐默闻鼙吹,庭班见雪初。

沉碑若果去,一为访邻居。至老不相疏,斯言不是虚。

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晓角秋砧外,清云白月初。

从军何有用,未造鲁连书。 2、《酬厉玄》 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

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

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 3、《端午节》 年代: 近代 作者: 俞平伯 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

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 4、《题汤柏纪程文》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诏书选后宫,众女竞媒致。

拂镜浓画眉,临风高绾髻。朝犹东邻居,夕已金屋贵。

彼姝绝代姿,绰约乘云气。箴史合古趣,佩服与今异。

宜哉寤寐求,惜也憔悴弃。君门深复深,岁遣花鸟使。

5、《汝南湾》 年代: 宋 作者: 马之纯 当时只号汝南湾,后有三人住此间。自谓逸民须隐约,并称贤士想高闲。

只缘水味都殊异,且欲邻居数往还。好是有时相就饮,不妨铛脚对青山。

4.推荐几本诗词欣赏的书

古诗词

人间词话王国维

宋词鉴赏辞典(上下) 上海辞书出版社

品味最美古诗词 于丹

诗经

楚辞

唐诗三百首/孙诛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

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

纳兰性德词

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不负如来不负卿(鉴赏仓央嘉措 ) 姚敏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聊将锦瑟记流年

蒋勋说宋词

现代诗

给孩子的诗 北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志摩的诗 徐志摩

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

顾城诗选

七里香 席慕蓉

舒婷诗集 汪国真诗集

以诗之名席慕蓉

雨巷 戴望舒

乡愁 余光中

外国诗:泰戈尔 纪伯伦 惠特曼 辛波斯卡 但丁 歌德 普希金 叶芝 拜伦 雪莱 尼采 荷马史诗

若是诗词鉴赏,推荐于丹 王国维 蒋勋

白落梅 安意如的主要注重文笔和意境,并不专业

纯手打,

5.【古诗词中有安家二字的有哪些】

1、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魏晋·蔡琰·《胡笳十八拍》)2、身安家国肥(唐·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3、此地安家日月长(唐·李宏皋·《题桃源》)4、久闻阳羡安家好(宋·王安石·《寄虞氏兄弟》)5、如君岂合安家林(宋·陈造·《次韵徐监岳四首》)6、落户安家事可怀(近代·俞平伯·《将离东岳与农民话别》)7、袁安家转贫(唐·李端·《赠薛戴》)8、欲安家国在身安(宋·赵希逢·《和寄西山》)9、能令逐熟客安家(宋·魏野·《寄赠蓝田王辟寺丞》)10、袁安家在鸿蒙外(宋·方岳·《次韵梁权郡喜雪》)11、正愁生死困安家(宋·熊与龢·《唐玄宗铁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