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表示感谢、鼓励的句子有哪些如下所示: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2.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葛》 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今我伤悲,莫知我哀。《采薇》 5.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6.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木瓜》 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 8.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9.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鹤鸣》 10.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湛奥》 11.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鸣》 12.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 13.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14.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 《诗经》基本信息: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2.表示感谢的古代诗词1、木瓜 先秦: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2、羌村三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译文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 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3、小雅·蓼萧 先秦:佚名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译文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晶晶亮。既已见到周天子,我的心情真舒畅。一边宴饮边谈笑,因此大家喜洋洋。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亮。既已见到周天子,感到恩宠又荣光。您的德行洁无瑕,祝您长寿永无疆。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润又亮。既已见到周天子,快乐非常心悦畅。如同兄弟情意浓,美德无瑕寿且长。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浓。既已见到周天子,精致马勒饰黄铜。銮铃悦耳响叮当,万般福祉归圣躬。 4、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 宋代:苏轼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译文 身居异地,艰难困苦,雪里餐毡按道理都是姓苏的人,可幸的是太守徐君猷驾着载满美酒的车马前来照顾我,大寒天里脸上的醉容转头之间就消散了, 酒宴上还听说朋友已把我向朝廷推荐,如此恩德我无以为报,可惜生活困顿,我作为主人却没有佳肴来招待挚友,在沉醉之中面带愧容。 5、答武陵太守 唐代: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译文 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 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携,也决不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3.表示感谢的古诗句1、《莲叶》 唐代: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译文: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的吹来,摇动着一柄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要多多感谢那些浣纱的女子,她们没来采摘荷叶,这样,在雨中荷叶还可以遮盖戏水的鸳鸯。 2、《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3、《遣悲怀三首·其三》 唐代: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译文: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 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4、《羌村三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 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5、《答武陵太守》 唐代: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译文: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携,也决不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4.表达感谢的诗句1.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4.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5.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6.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7.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8. 人生在世记恩情,父母恩情似海深。 9. 归期岂烂漫,别意终感激。——《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10. 顷刻转轮归去,念感激天意。——《惜奴娇·楼起霄宫里》 11.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刘安 12.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14.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15.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16.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17.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18.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9.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20.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1.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22.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5.诗经感恩的句子1、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2、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4、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扩展资料 感恩诗句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求《诗经》里表示对朋友、老师、长辈的感谢的句子《诗经·卫风·木瓜》 原文: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 1.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2.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3.匪:非。 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5.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 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本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 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 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显然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在 楼上的,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