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江苏镇江景观的诗句不是

1.北宋时期,描写镇江景色的诗词大都集中在哪座山

北固山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犹记烽火扬州路

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金山

饮泠泉

文天祥(南宋)

扬子江心第泉南金来此铸文渊

男儿斩去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还有传说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

2.描写镇江山水的优美语句

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诗中山: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河: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S226;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描写山水的句子 山水山水,让山与水交融,让灵动与沉稳结合,让智者与仁者相辅相成 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山有状而水无形,山有头而水无尽。山是静止的,水则奔腾不息;水是永恒的蔚蓝,山则色彩绚烂。

山水相依便有了大自然的明丽。 山水产生了文明,山水延续了生命。

当沉稳的山与灵动的水交织在一起,山庇护起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水滋润了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绿树;所以山明水秀,所以水秀山明! 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 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尽了水的魅力,水的灵动,水的深邃,水的神韵。

那以水为画、以水为歌、以水为诗、以水为曲的作品,不胜枚举。“水调歌头”的词牌,演绎出多少耐读的诗篇;“高山流水”之琴音,倾倒了无数天下知音…… 而赞颂山的诗句,抒写山的散文,描绘山的画卷也不在少数。

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庐山之瀑布,衡山之烟云……让多少仁人志士倾倒,在青山之间留恋忘返。 水山水,有山有水才是好风光。

水有水的飘逸灵动,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单调的蔚蓝色;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但一年四季却能以不同的色彩、风光展示山的美丽。活泼的有单调的一面,安静的有变换的色彩。

水,那么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浑澎湃,充满了无限激情。有时人称柔情似水,有时又说咆哮奔腾,这就是水的个性。

瀑布的壮丽,波涛的汹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山,绵延绵亘;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气势磅礴,让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丽,令人忆起娥眉…… 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沉稳是他的天性,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

3.描写镇江南山的古诗词

招隐山观玉蕊树戏书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阁老

李德裕

蕊天中树,金闺昔共窥。

落英闲舞雪,蜜叶乍低帷。

旧赏烟霄远,前欢岁月移。

今来想颜色,还似忆琼枝。

过招隐寺

李涉

每忆中林访惠持,今来正遇早春时。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试珍珠泉

郭野

秋云沉碧古苔绿,风激珠光流万斛。

仙人倚槛抚瑶琴,松外泠泠漱寒玉,

我生嗜饮兼嗜眠,老怀抑郁烦忧煎。

可能一勺分尝后,还我聪明似少年。

游鹤林寺

苏轼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润州

杜牧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4.急求

念 奴 娇叶梦得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1705·《宋词鉴赏大典》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鬓。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叶梦得词作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 。

此词步苏轼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原作之韵,在构思和谋篇上与东坡之词有颇多类似。词的上片是借景抒怀。

起句“ 云峰横起”,奇峰突起 ,气势不凡。下句“障吴关三面”,是写云峰分布情景:云雾缭绕的山峰象屏障一样把古吴国所属地区遮去了三面 。

三面,是指东、西、南三面。吴关,·1706·《宋词鉴赏大典》泛指吴国辖境,此处指今江苏沿江一带。

接下去“真成尤物 ”,是作者对云峰的赞叹。尤物,原意指尤异的人物,一般是指女性,这里借指云峰的奇特可爱。

紧接以下两句写从江干极目望去,回潮倒卷之处,水天浑然一体,无边际可寻。这句是用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 》“洞庭汗漫,粘天无壁”的下一句,很切合词意,押“壁”字韵,可谓天衣无缝。

一个“秋”字点出时令 。下面五句由写景转入抒情。

前面说过,作者曾两次出知建康府,第一次到建康时不过五十岁多一点,还不算老,“绿鬓人归”,回去时头发还是青的;可是这次重返故地,已是过了花甲的人了,人虽还活着,但已是满头白发,回想当年情景,有如大梦一场 ,只有诗情未减,下笔仍象往日那样雄浑奔放。作者在这里虽然感到年岁日增,精力已不如前,但并无伤感情绪,还以“诗句犹杰”自豪,胸襟是很开朗的。

词的下片 ,则是作者看了眼前景物,思潮起伏,兴起了一系列的感慨。首先他想到东汉末年崛起江东的孙策,也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时而引吭高歌。

当时孙策正值英年,手握雄兵,有澄清天下之志。可惜他壮志未酬就短命死了 ,饮恨千秋。

“万里”以下五·1707·《宋词鉴赏大典》句,应是作者兴尽下山,回到自己座船以后的思想活动。他向西望去,万里浓云绵亘,此时北岸临江的瓜步一带,夕阳正照着军营中的旌旗或明或暗,鼓角声水调歌头多 景 楼陆 游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2509·《宋词鉴赏大典》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陆游词作鉴赏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陆游三十九岁 ,以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出任镇江府通判,次年二月到任所。

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多影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

北固下滨大江,三面环水,登楼遥望,淮南草木,历历可数。这年十月初,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楼游宴时,内心感叹而写下此词赋。

永 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南 乡 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念 奴 娇登多景楼陈 亮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永 遇 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姜 夔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

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还有很多。

楼主如果要的话。可以和我联系 tengshuming@sohu.com。

5.描写镇江三山悠久历史文化名城的语句

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镇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具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北宋更名为镇江。 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金山之绮丽,焦山之雄秀,北固山之险峻,丰姿各异,人称“京口三山甲东南”;南郊的鹤林、竹林和招隐三寺,山岭环抱,林木幽深,又延伸入城,被誉为“城市山林”。 镇江不仅自然风景见长,而且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享誉千古的金山江天禅寺,久付盛名的焦山碑林,别具风情的宋元古街,精巧独绝的过街石塔,隐于苍松翠柏中的昭明太子读书台,雕塑珍品六朝陵墓石刻,风景名胜西津古渡等,记下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漫长足迹,也吸引了无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古人以“天下第一江山”来形容镇江山水名胜之气势。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著名风景区以沿江夹峙的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及市区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最为著名。三山以“江、山、寺、洞、泉、林”景观俱全而著称,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和北固山“寺冠山”的精妙特色,堪称江南建筑艺术瑰宝。

镇江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被誉为“文物之邦”。焦山碑林号称“江南第一碑林”。西津古渡街被誉为“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还有丹阳的南朝陵墓石刻。镇江还是有名的美食之乡,以维扬菜系为特色,兼收南北风味。有高档特色菜肴皇家食谱“乾隆御宴”,著名小吃“镇江三怪”中,镇江香醋更是驰名中外。镇江,古称“宜”“朱方”“丹徒”、“京口”、“润州”、“南徐州”。名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镇江北部沿江岸—带地势比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

二是在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改和三年)改润州为镇江府时才有的。据说,当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

镇江之名至今已沿用了800多年。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自l985年以来,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具有比较完整的海关、商检等口岸管理服务机构设施。从此,“镇江”之名更加声誉大振,蜚声四海、五洲。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东汉末年,孙权从苏州迁到镇江建都,定名京城,不久又西迁南京,镇江改称京口。千百年来,历代名流大家纷至沓来,放歌题咏,挥毫泼墨,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文天祥等人都留下了瑰丽的诗文。更有《白蛇传》-“水漫金山”、《三国演义》-“甘露寺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兵”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给镇江增添了神奇美丽的色彩。

此外,镇江市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古时有八大名寺,香火旺盛,高僧辈出。千年古刹金山江天禅寺是水陆道场的首创之地,成为佛教圣地。焦山定慧寺已故主持茗山是全国十大高僧之一,佛学深湛,在华人世界中有着很高的宗教地位。宝华山为“律宗第一山”,是明清时期全国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70%以上的僧侣都在此受戒。茅山道院被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每到香期,上山香客达三、四十万人。宝华山每年也有全国乃至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僧尼慕名前来朝佛受戒。此外,还有圌山绍隆寺、镇江清真寺都展现着镇着浓厚的宗教文化。

6.跪求一篇有镇江北固山景物、诗词、历史相结合的介绍性文章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②。

作者所游的(镇江)金山寺之景色[1]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③。

中泠南畔石盘陀④,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⑤,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⑥。

是时江月初生魄⑦,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⑧,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⑨,有田不归如江水。

翻译

我的家乡地处长江初始发生之源头,

为官出游却随江水滚滚飘然东入海。

听说此地大潮打起浪头足足一丈高,

即使天寒地冻还有沙痕印迹之存在。

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号称盘陀,

自古以来出没水中追随浪涛和江波。

尝试登上绝高山顶遥望万里外家园,

无论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

羁旅在外乡愁只恐难寻回家之归舟,

山上圣僧苦苦挽留欣赏山中之落日。

微微风里波涛万顷阵阵荡漾起细鳞,

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鱼尾血样红。

正当此时江中月亮刚刚还在初升起,

二更时辰月儿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

静静长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

飞腾火焰照得山中栖息鸟儿纷纷惊。

惆怅失然归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识,

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处之事物。

江山弥幻而今如此为何还不回家园,

江神莫非责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顽固。

感谢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实在不得已,

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宁如奔逝之江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