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没入黄花寻不见

1.唐诗宋辞 黄花

【惜黄花】 出自:《全宋词》

作者:赵以夫

众芳凋谢。堪爱处、老圃寒花幽野。照眼如画。烂然满地金钱,买断金钱无价。古香逸韵似高人,更野服、黄冠潇洒。向霜夜。冷笑暖春,桃李夭冶。

襟期问与谁同,记往昔、独自徘徊篱下。采采盈把。此时一段风流,赖得白衣陶写。而今为米负初心,且细摘、轻浮三雅。沉醉也。梦落故园茅舍。

【惜黄花】

作者:史浩

秋光将老。黄花开早。露浥清晓,金钱万叠犹小。簪遍碧云鬟,压倒乌纱帽。

更把来、玉觞同釂。 过□添炉鼎,朱颜愈少。壮道骨,长仙风,养成灵宝。

今日去登高,谩说龙山好。悄不如、自家蓬岛。

宋词里还有一些。不知道你要的是那首 ?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二首》的其二。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二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拓展资料:

1、释义: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2、赏析: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第一首诗通过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村歌社舞的乡土风俗,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第二首诗选取篱落、菜花、儿童、黄蝶等意象,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3、诗人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3.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花林寻不见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看不见。---林逋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郑板桥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黄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4.古诗《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的全意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唐代诗人贾岛想到了他隐居在山中的朋友,便想去山中会会他.于是,他收拾好行李,高兴地朝朋友的住处走去. 一路上,景色秀丽,风景迷人.山林里,一片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松树挺拔鸟语文香,贾岛不禁感叹到:“我这位朋友隐居的环境真优美啊,他在这儿一定过得不错.” 到了隐者的家,出来迎接的却不是隐者本人,却是他的童子.只见这位童子身穿布衣,手上拿着一个树枝,后面还跟着一只斑点狗.贾岛迎上去问道:“你好,请问你家先生呢?” 童子答道:“我家先生到山中采药去了.” 贾岛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那你知道他在哪儿吗?”“我也不清楚,他只在这座山中,云雾弥漫,山林深处,不知在何处.” 贾岛略带遗憾地转身走了,但他心想:虽然这次来没有遇到他,但这一带风景迷人,我就是当来郊游了,我也不虚此行了.。

5.黄花这首古诗的全文意思

《黄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土花能白又能红,——菊花吐蕊有红有白,(个人觉得“土”应为“吐”之误) 晚节犹能爱此工.——晚秋时节还能绽放如此美丽.(工:细致,精巧,例如工笔画) 宁可抱香枝头老,——宁愿留在枝头独自欣赏到老,(抱香:香气蕴而不发,自赏) 不随黄叶舞秋风.——也不同枯死的黄叶般随风摇摆.(黄叶:应指其夫) 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将苔藓的善于变化和菊花的始终如一加以对照,表达诗人对菊花品质节操的赞赏。

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鲜明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所信守的人生原则与价值取向:宁可做一个失败的理想主义者,也绝不做随波逐流的世俗庸人。“宁愿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一语,不仅仅是朱淑真高举的一面精神(包括爱情)宣言的旗帜,更是一封公然地对封建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奴性婚姻制度的挑战书!这对于在婚姻问题上大多偏于忍让的封建女子(包括男子)来说,无疑是不可理解的一大“异类”,但正是这种“异”与不可理解,体现了她的觉醒,她的超越。

从女性视角看,朱淑真因其女性意识觉醒得早,个人生活又诸多磨难,使她能以女性的敏感、细腻和灵气去观察生活,因而在抒写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上,有着女性作家特有的口吻声情,作品中表现出的人物情态的生动、心理活动的细腻都是男性作家无法企及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