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李山认为,《关雎》是什么诗北师大教授李山解读《诗经》“风诗的情韵” 《诗经》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先圣孔子说,一个人“不学《诗》”,就“无以言”。 孔子所说的《诗》,正是被称为中国诗歌开山之作的《诗经》。 曾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对《诗经》的熟悉程度,对《诗经》引用的恰当程度,都是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 而今天,即使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很难保证读过完整版本的《诗经》,但当普通人在日常对话中引用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的《诗经》中的诗句时,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人,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它的哺育和影响,《诗经》一直都是国人精神世界的永恒故乡,即使你从未厘清《关雎》出自“风”还是“颂”。 正因为《诗经》的永恒,阐释《诗经》成为儒学研究者的传统。 比如,《关雎》以雎鸠之雌雄和鸣,以喻夫妻之和谐相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文学史的解说中,国人听到的几乎是这一种完全相同的声音。 但新近出版的《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一书中,作者李山却大胆地提出:《关雎》不是一首爱情诗。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三十年《诗经》研究的成果,而他也将重返央视《百家讲坛》,全新解读《诗经》。 李山曾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学者,在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他的新作《风诗的情韵》以《诗经》中160篇国风作品为底本,广泛涉及婚姻、家庭、恋爱、农耕、狩猎、战争、劳役等题材,以浅白的语言、有趣的角度娓娓道来这部比《论语》更原生的国学经典。 近日,本报记者邮件采访了李山先生,就《诗经》的影响、被误读的经典和国学热背后等问题,李山先生均一一解答。 不朽的《诗经》 一切古典诗歌的文化基因 记者:您研究《诗经》近年,还曾3次为它作注解。 为《诗经》情有独钟? 李山:首先《诗经》本身着迷,越是研读她,就越能感的魅力。就像《诗经·小雅·里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开阔心胸,放开视野。 知道玉石的硬度仅次于金要磨它必须要靠它山的石头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我们自们应该借助于什么?借助当方,他们在人类学、在社会哲学各方面的成就;另外,学典学问,选择一部自己喜爱典长期守着,也是一种不错法。这叫做建立学术根据住脚跟,再向外扩。 记者:在您看来,《诗经》重要在哪儿? 李山:前辈、同辈的研绩,是它山之石;国外同行的三十何对令人到她鹤鸣》,她教我们刚石,。也己,我代西学、在习古的经的办地,站究竟究成研究也是它山之石。 研究文学,不知道一些历史的、哲学的、人类学的以及社会学的知识与方法,是没有大出息的。敞开胸怀,学习各方面的学术,特别是其方法,非常要紧。 《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开山,要理解中国诗歌,必须要了解《诗经》。而且,她还不单影响诗,也影响赋等其他体式的文学。 中国在后来所以出现唐诗、宋词及元曲那样的诗文学,就是因为最初的文学基因好。《诗经》中就有这后来一切古典诗歌的文化基因。 记者:您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中国文学史大家,他们对您研究《诗经》助益良多。 李山:当年投靠到夏先生门下,就是看了他的《诗经研究史概要》,作为一个本科生,这本书给我打开了“诗经学”宽阔的天地。 在治学上,夏先生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阅历与看问题之间的联系。聂先生典雅而谦谨,一丝不苟。 他是先秦文学的大家,对《诗经》是有很多独特看法的。听启先生谈古论今,真如醍醐灌顶,叫人醒悟,读文学,任何的书呆子气、死板气,都不行。 我常对自己的研究生讲:“我比你们幸运,我遇到了天下最好的老师,你们就没这样幸运了!”老前辈的典范,让我一辈子都不敢松懈。 记者:中国人的日常用语里都少不了《诗经》,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诗经》里的确颇多生僻字,意思难懂。 您的讲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李山:生字问题的解决,倒不是大难题。一加注音、解释,就可以了。 大难题在如何把诗经蕴含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想清楚,讲出来,且以一种恰当方式表达出来。在这本书中,我的解读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让人看得懂,媒体也应该促进大众关心自己的民族文化根本性的经典著作。 记者:您认为《诗经》中最美的篇章是哪一篇? 李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多好的句子,多妙的境界。唐诗宋词,也不过如此吧。 我喜欢。其他还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每次读,都为之心动。 《关雎》不是爱情诗 记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诗经·周南·关雎》,这是《诗经》开篇第一首诗,也是《诗经》里知名度最高的句子。但您在新书中提到,《关雎》不是一首爱情诗。 李山:我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人称形式不对。淑女、君子,都是第三人称;二是篇中的器物不对,有钟鼓,是贵族典礼场合采用的。 把一首作品的主体理解错了,诗篇的价值也就被估计歪了。将《关雎》作《诗经》开篇,这样的编排次第,并不是无因由的,反映的是周人对婚姻、夫妻恩情的重视。 在周代,人们用婚姻形式来粘合异姓异族,打造一个文化人群的整体。你。 2.李山认为关雎是什么诗李山认为《关雎》不是爱情诗而是贺婚诗 “大家对《关雎》这首诗的误解最严重。”李山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描写来看,这属于第三人称,这就是最简单的说明:“班上男生给女生写情诗,会用第三人称吗?不会。” 君子跟淑女这不是爱情,那是什么?李山说,诗里确有爱情的因素,不过不是在追求爱情,而是第三人在表示祝贺,诗里讲了一个男人要取一个好女人,犹如烙饼,看似简单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说非要认为它是一首爱情诗,那它也是限定在婚姻范围内,而不是追求。“这是一首贺婚诗,别人结婚了,大家去凑热闹,祝愿婚姻得意。” 同时,李山还从字面上对《关雎》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把它当成一首爱情,那是忽略了诗歌本身所含有的承重的。他说,中国人认为结婚是人伦的开始,所以《关雎》偶然也必然地放在了诗经第一位。 3.古代王室结亲男方会去女方接亲吗我不是历史专业,只能从历史迷层面回答这个问题。 古代王室结婚要看具体的朝代,还有结婚双方的身份等一系列问题来综合考虑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如果双方身份相等或者女方身份较男方显贵的话,男方应派人或者亲自去女方家迎亲;如果女方身份较男方低,就要看情况了,一般来说就是女方家将女儿送至男方家,这个可以参考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的案例。 一般过程大致跟平民一样,双方家属商议婚礼或者是委托媒人去女方家打探,谈妥后交换信物商定日期、彩礼等。到约定日期,女方家庭派遣卫队将女方送至男方家,除了出嫁女子之外,一般还有金银彩礼,仆人、护卫之类的;男方有权对女方陪嫁品做出要求,比如秦穆公就曾索取百里奚。 婚礼现场,除了结婚双方之外,还会邀请其他贵族参加,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关于中国古代贵族婚俗,尤其是周的婚俗我推荐李山老师的《诗经中的不老爱情》,可以去b站上自行搜索。 4.求《诗经》中的爱情篇诗经中有哪些动人的爱情篇爱情诗这类作品在《诗经》中共有七十首左右,除《小雅》部分几首之外,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国风》部分,占全部风诗的三分之一以上。 太多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婚恋诗的内容:男女的相恋相思,如《静女》、《鄘风·柏舟》、《蒹葭》; 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反映男女之间互相悦慕、爱恋、思念的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诗真实地再现了周代男女之间相恋相爱的世俗生活,其内容丰富而多彩。 其中有的写男女之间互相的悦慕,如《郑风·出其东门》、《叔于田》等;有的描写了男女欢会的场景,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等;有的写男女之间真切深挚的相思,如《王风·采葛》、《郑风·子衿》等;有的写求而不得的惆怅,如《秦风·蒹葭》等,有的写婚姻爱情自由的追求,如《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 《诗经》婚恋诗的第二方面内容是描写男女结合的婚嫁诗,其中有的描写了结婚的仪式和场景,表达对新婚的祝贺和礼赞,如《卫风·硕人》、《召南·桃夭》等;有的表达了婚嫁中的欢乐、幸福、离别等各种情感,如《唐风·绸缪》、《邶风·燕燕》等。《诗经》婚姻爱情诗的第三方面内容是描写婚姻不幸的弃妇诗,其中最典型的是《卫风·氓》。 婚姻爱情诗是《诗经》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上,它真实地传达了男女之间深挚的感情,再现了周代社会婚姻爱情生活的情况。婚姻爱情诗还通过直接的情感倾诉,塑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少男少女形象,少女的天真烂漫、窈窕妩媚、庄重矜持,少男的孔武有力、倜傥潇洒甚至嬉皮笑脸,都栩栩如生。 《诗经》婚姻爱情诗的景物描写也颇具特色,其中多有兴寄,如《蒹葭》用凄清的秋景衬托求而不得的惆怅感伤,《桃夭》用绚烂的桃花暗示婚礼的热烈气氛和新嫁娘如花的美丽。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情景交融的抒情诗,含有婉转不尽的情蕴,对后世影响极大。 婚姻爱情诗多是民歌,其语言风格也非常生动活泼,如《郑风·溱洧》写男女间的调笑,《搴裳》写女子对男子的戏谑,都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民歌风味。 。 5.诗经里相守到老的爱情诗 比较经典的《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送给我木瓜,我回报你美玉,这不是报答而已,是我要和你永相好。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大意: 桃树繁茂,桃花灿烂,果实丰硕,枝叶浓密,这个女孩出嫁了,她会是一个宜家宜室,白头偕老的女子。 《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此诗和桃夭一个讲嫁一个讲娶。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大抵这“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便是相爱到老永不放手的最好见证。 6.爱情是一个不老的话题,悉数古诗中有哪些描写爱情的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2、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4、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春秋·佚名《越人歌》5、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6、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9、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10、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1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1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15、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1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1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18、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汉·佚名《白头吟》19、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晋·王献之《桃叶歌》20、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南朝·佚名·《读曲歌》。 7.【诗经中描写男女互相爱恋却不敢说出来的诗】第一篇 关雎 【概要】这是一首恋曲,表达对女子的爱慕,并渴望永结伴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九篇 汉广 【概要】热恋汉水那端游玩的女子,可惜无法接近她.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第三篇 草虫 【概要】女子思念情人.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第四篇 桑中 【概要】男女相思聚散.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第一〇篇 木瓜 【概要】男女相互酬赠.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第七篇 遵大路 【概要】希望两情长久.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第一七篇 子衿 【概要】女子思念情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第一九篇 出其东门 【概要】暗恋一个东门外出游的女子.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第四篇 蒹葭 【概要】思念在水一方的美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不知道你要的是一首还是很多,所以都发了.。 8.诗经中的爱情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少了后世诗作中的做作与浮艳,难怪乎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诗经》中对美好爱情的歌颂向往,对始乱终弃的批判,如“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这首诗是弃妇自述不幸的诗作,诗中首先以甜蜜的语气叙述了他们的相恋、嫁娶以及初婚的美好生活,然后又以悲凉的语气,叙述了年华的逝褪以及丈夫的变心和丈夫对她的粗暴相向,一种含辛茹苦、人生不幸的感叹以及对青春少年甜美生活的不尽留恋,弥漫在了诗的词句中——而古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妇女生活的不幸,亦由此可见一斑。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击鼓》) 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卫风·伯兮》)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愿天下不再有战争,不再有硝烟弥漫。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表达了远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诗经》不仅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习俗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卫风·子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诗经·卫风·风雨》)读着这些美好的诗句,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了心头,爱情是人类一永恒的话题,海枯石烂,山无棱,天地和,不敢与君绝,爱情长长久久。而真挚率真的情感又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思念,多少动人的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