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淑真生平的资料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 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 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 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作品特点】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朱淑真所作,近来学术界认为实是欧阳修作。 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 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 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 【主要作品】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 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 恼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元夕〗(争议中)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 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 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 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 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 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菩萨蛮·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念奴娇二首·催雪〗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又 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 2.二位最出名的女宋词人没听说过两个,应该是四个女词人吧? 李清照 中国五千年第一大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出其左右 。 朱淑真 号幽栖居士,南宋女诗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丽水市)人。生于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后人将她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吴淑姬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3.求朱淑真生平简介(包括出生及死亡年)和她写的诗词越多越好朱淑真,宋女作家。 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 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 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 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断肠集》有宋郑元佐注本。 (《辞海》1989年版) 断肠词:词集名。南宋朱淑真作。 一卷。淑真为钱塘(今浙江杭州)女子,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 有明毛晋汲古阁课《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等。(同上书) 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 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 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 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顺治辛卯,有云间客扶乩于片石居。 一士以休咎问,乩书曰:“非余所知。”士问仙来何处,书曰:“儿家原住古钱塘,曾有诗篇号断肠。” 士问仙为何氏,书曰:“犹传小字在词场。”士不知《断肠集》谁氏作也,见曰“儿家”,意其女郎也,曰:“仙得非苏小小乎?”书曰:“漫把若兰方淑士,”曰:“然则李易安乎?”书曰:“须知清照易贞娘,朱颜说与任君详。” 士方悟为朱淑真,故随问随答,即成浣溪沙一阕。随又拜祝,再求珠玉。 乩又书曰:“转眼已无桃李,又见荼蘼绽蕊。偶尔话三生,不觉日移阶晷。 去矣去矣,叹惜春光似水。”乩遂不动。 或疑客所为,知之者谓客只知扶乩,非知文者。(《湖壖杂记》) 忆秦娥 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 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 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 恼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方按:此词一说欧阳修作,但《六一词》与其它词集互杂极多,不足为凭。 力辩此词非朱淑真所作者如《四库提要》,乃出于保全淑真“名节”,卫道士心态,何足道哉!细赏此词,似非六一居士手笔,实乃断肠之声。淑真另有一首《元夜诗》,可与此词互看:“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吹鼓斗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 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生查子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 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此首或误作朱敦儒词、李清照词。) 谒金门 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江城子 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 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衤周〕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减字木兰花 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清平乐 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方按:“和衣睡倒人怀”一作“随群暂遣愁怀”,疑为腐儒擅改。此词乃写与情人游湖,非随众友游湖,“娇痴不怕人猜”等句可证。) 清平乐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 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 鸳帷独。 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点降唇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 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 恁萧索。 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蝶恋花 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菩萨蛮 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此首或误作朱敦儒词、朱希真(秋娘)词。) 菩萨蛮 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 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 4.蒋勋说宋词说的好不好啊?我不知道‘遗弃的海风’说的是什么回事,一直以来,蒋勋先生说的各种文化类作品,缺少的就是考究,很随心的,而且不爱一首一首的注解,很多人都说他说的太过唯心了,嗯~怎么今天居然有人反过来说,真让人吃惊,可能在说宋词上蒋勋先生的风格变了吧。 反正,不管怎么说,要高考的人最好不要参考蒋勋说的,不然绝对死惨死惨的,没办法考试永远是固定模式。 要看考究形的,还是钱锺书先生的看的让人舒爽,让后再根据他说的,再翻其它的书,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这绝对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