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棠棣之华,偏其反而”此句出自《诗经》的哪篇语出《论语》“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斯远而”孔子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在诗经《小雅·常棣》是: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2.棠棣之华,莫如兄弟,出自哪里出自: 诗经 小雅 棠棣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表达古人对于家庭、兄弟之情的深刻感悟 《诗经·小雅·棠棣》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求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 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 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 如鼓琴瑟,兄弟既翕, 和乐且湛。 宜尔家室, 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3.诗经·小雅棠棣的花儿, 花蒂都有光彩。 如今一般的人, 谁象兄弟相待。 死丧的威胁, 兄弟最是关心。 众人聚在原野, 兄弟往来相寻。 鹡鸰困在陆地, 兄弟赶来救难。 往往有些良朋, 相赠只有长叹。 兄弟在家相争, 同心抵抗外侮。 往往有些良朋, 长期没有帮助。 乱事平定之后, 日子过得安宁。 这时虽有兄弟, 又不如朋友相亲。 陈列竹碗木碗, 饮宴心足意满。 兄弟今日团聚, 互相亲热温暖。 夫妻父子相亲, 就象琴瑟谐调。 兄弟今日团聚, 永远快乐相好。 “使你全家相安, 妻子都能快乐。” 好好体会力行, 这话真是不错! 参考资料:余冠英·《诗经选》补充回答: 这是一首贵族宴请兄弟、赞美兄弟和睦骨肉情深的诗歌。诗中以棠棣比喻兄弟,成为常用典故。 这首诗的影响很大,后世以花萼,棠棣,脊鴒,孔怀比兄弟之情,都是从此诗中取意。 注释: 棠棣: 棠棣又称郁李或者六月樱,开白色或粉红色花,果实比李小,可食用,蔷薇科李属。 棠棣花两三朵为一缀,茎长而花下垂。诗人以常棣的花比兄弟,或许因其每两三朵彼此相依,所以联想。 华:花。鄂不:花蒂。 “鄂”字《说文》引作“萼”。“不”字在甲骨文是花蒂的象形。 韡韡(音伟):鲜明貌,一作盛貌。不:语助词。 威:畏。孔怀:孔,最、很。 最为思念关怀。原隰(音习):原,原野。 隰,洼地。 裒(音?g)聚:聚集。 聚于原野似指战争一类的事。 《集传》:“裒,聚也……至于积尸裒聚于原野之间,亦惟兄弟为相求也。” 一说“裒”读为“踣”(薄bó),毙。襃令(音剖令):襃:聚土成堆。 脊令(音急领):水鸟名,通常叫“鹡鸰”。头黑额白,背黑腹白,尾长。 每:虽。犹言时常。 况:就是“贶”,赐给。 以上两句是说当危难的时候往往有些良朋只能为之长叹,而不能像兄弟奔赴援助。 永:长久。 兄弟阋(音戏)于墙:阋(细xì):相争,兄弟在家里争吵。 御:抵抗。 务:侮。 A:终久。戎:帮助。 虽:发语词,通“惟”。友:朋友、友人。 生:发语词。 犹如反问。 傧尔笾豆:傧:陈列。笾(音边)豆:祭祀或宴享时用来盛物的器具。 笾用竹制,豆用木制。 好合:相亲相爱。 翕(音西):和顺,作聚合理解。 湛:深厚。 宜:和顺。帑(音奴):通“孥”,子女,儿女。 傧:陈设。饫(音裕):满足、饱,指家宴劝人痛饮。 孺:相亲。究:深思。 言用心体会上面两句话的道理。图:考虑。 言努力做到。 ??(音胆):诚然;信、确实。 其:指宜室家,乐妻帑。然、如此。 4.“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出自 《论语》 【原文】“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 (1)唐棣:一种植物,属蔷薇科,落叶灌木。 (2)偏其反而:形容花摇动的样子。 (3)室是远而:只是住的地方太远了。 【译文】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虽同属蔷薇科,但是唐棣是苹果亚科,棣棠是蔷薇亚科。所以答案是:不是一种花。图中黄色的是棣棠,白色的是唐棣。 5.棠棣诗经翻译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 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6.《诗经 小雅 棠棣》全文全文如下: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释义: 棠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鹡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宴饮意足心欢。兄弟今日团聚,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协奏。兄弟今日相会,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请你深思熟虑,此话是否在理。 出自:先秦 佚名《诗经 棠棣》 扩展资料 诗八章,可分五层。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棠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棠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因而,比之良朋、妻孥,他们更重兄弟亲情。 二、三、四章为第二层。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这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概括,也可能是现实见闻的艺术集中。这三章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 第五章自成一层。如果说,前面是诗人正面赞颂理想的兄弟之情,这一层则由正面理想返观当时的现实状况;即由赞叹“丧乱”时的“莫如兄弟”,转而叹惜“安宁”时的“不如友生”。“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这叹惜是沉痛的,也是有史实根据的。西周初年,出现过周公的兄弟管叔和蔡叔的叛乱。 六、七章为第四层,直接描写了举家宴饮时兄弟齐集,妻子好合,亲情和睦,琴瑟和谐的欢乐场面。第七章“妻子”与“兄弟”的对照,包含了诗意的递进:“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而“兄弟既翕”,则“和乐且湛”。诗人似明确表示,兄弟之情胜过夫妇之情;兄弟和,则室家安,兄弟和,则妻帑乐。末章承上而来,卒章显志。 诗人直接告诫人们,要深思熟虑,牢记此理:只有“兄弟既翕”,方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兄弟和睦是家族和睦、家庭幸福的基础。明理规劝之意,更为明显。 7.古诗《棠棣》的译文古诗《棠棣》 出处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朝代:先秦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求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译文: 棠棣的花儿, 花蒂都有光彩。 如今一般的人, 谁象兄弟相待。 死丧的威胁, 兄弟最是关心。 众人聚在原野, 兄弟往来相寻。 鹡鸰困在陆地, 兄弟赶来救难。 往往有些良朋, 相赠只有长叹。 兄弟在家相争, 同心抵抗外侮。 往往有些良朋, 长期没有帮助。 乱事平定之后, 日子过得安宁。 这时虽有兄弟, 又不如朋友相亲。 陈列竹碗木碗, 饮宴心足意满。 兄弟今日团聚, 互相亲热温暖。 夫妻父子相亲, 就象琴瑟谐调。 兄弟今日团聚, 永远快乐相好。 “使你全家相安, 妻子都能快乐。” 好好体会力行, 这话真是不错! |